“要不咱们再仔细查一查,看看有没有哪个指挥员多拿钱了?多填报几个场次倒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因此而多拿了飞行补助那可就是性质变了,那就不仅是训练问题和作风问题,而更是思想问题和经济问题了!”我不依不饶的,开始反守为攻了,因为我估计那位副团长还不只是多填报了指挥场次,恐怕还是多拿了飞行补助。另外,这个时候我也不能退让了,我一退让团长势必要进一步相逼的,我是必须要以进攻为防守了。
“你回去叫作训股他们好好把今年的训练登、统计查一查,重点就是飞行指挥员的指挥场次,把错误的统统改回来,这一次就这么地吧,算了,不再追究下去了。但是下不为例,如果将来再出什么错的话就必须要追究责任了,到时直接拿股长是问!”果然,团长不想把事情再闹大了,闹大以后对谁都不好,他都是难逃其咎的,所以最后也是一脸的无奈,气哼哼地交代了这么几句。
团长说到的“训练登、统计”是指“训练资料”的“登记”和“统计”,在我们航空兵部队大家口头上就是这么简称为“训练登、统计”,但是在书面材料上体现的时候就是“训练资料的登记和统计”或是简称为“训练资料的登(记)、统计”。这个“记”和“计”音一样,意不同,口语上好简称,在文字上还真不太好简称呢。
于是,我也偃息旗鼓,满口应承下来,这样的结果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我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呢?甚至都还心有余悸,存在着一种漏网之鱼死里逃生的侥幸感。
离开团长办公室后,我回到了机关大楼,稍事休息,定了定神,便把作训股长叫了过来,把团长的要求转达给了他,要他组织一次训练资料普查,重点就是看看各位飞行指挥员的指挥场次统计,发现问题后立刻改正过来。
最后,我又故作正经地跟股长嘱咐了两句:“你们把我和x副团长的指挥场次都给搞错了,都多统计了好几个,x副团长的更多,必须都要改回来。这个以后可千万不能开玩笑的,你们以为是在帮助我们啊?其实是在害我们呢!”
好在是有惊无险,兴许也算是吉人自有天相了吧,一场政治危机就这么化解过去了,双方都未折一兵一马。但是,仔细回想起来,在我当团参谋长期间,不仅是困难重重,而且还是危机四伏的,因为团长和那位副团长是巴不得我出点错的,因为那样一是显得我水平能力不行,只能是搞搞自身的飞行业务,再多的比如说管理部队啊什么的就不行了。这样他们就可以进一步贬低我,造舆论,造声势,有力甚至是有效阻止我进步的步伐,直至最后把我完全废掉;二是让我承担领导责任,就是即使是我自己能力足够,但是司令部出了问题也算是我的问题,因为我需要承担领导责任啊。如果恰巧这个时候、这段时期团长位置空缺出来,我也还是因为正值承担领导责任的时候而不能接班,此时,那位副团长不就正好是取而代之了吗?
然而,好在咱还是有点水平的,起码也算是“洞庭湖的麻雀——经历过风雨”的,不是那么容易就被他们给搞倒的。
值得自豪的是,虽然我的参谋长任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我最后离任的时候,还是得到了师长的三点高度评价,概况起来说就是“三个明显进步”:
第一点,大胆泼辣,管理严格,部队作风纪律建设有明显进步。要知道,这一点对一个军事干部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这说明你基本具备了担任一个军事主官的潜能:部队嘛,毕竟是要练兵打仗的,你总不能找一个优柔寡断、黏黏糊糊的人来当师长、团长的吧?那样还不得把整个一支部队给带成一群小绵羊了啊?所以各级党委、首长和干部部门在选拔飞行领导干部尤其是师长、团长的时候,都非常看重这一点,那就是有没有魄力,能不能管部队。
第二点,认真扎实,严谨细致,机关文字材料有明显进步。这一点也很重要,说明我这个参谋长还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的,能够把整个司令部的公文写作水平带上一个新台阶,这同时也证明了我是一个复合型的干部,一个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的飞行领导干部——不仅能拉驾驶杆,而且还能拿笔杆。这个恰巧也算是我个人最明显的优势所在,是不同于普通飞行员、一般飞行领导干部的特点和长处。飞行员嘛,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大部分都比较单一,专注于专业技术,对飞行以外的其它事情投入精力不多,尤其是对写文章这样的苦差事,更是很少有人愿意问津和付诸心血。
第三点,思路清晰,善于创新,质量安全监控管理有明显进步。师长说的这一点我还真有点不敢当,觉得真的有点过奖了,因为我只是创新了那么一点点方法罢了,似乎还是难以上升到“质量安全监控管理”这么高的高度上。只是没想到看似粗粗拉拉、文化水平不高的师长竟然会如此的概括和总结,上升到了这么高的高度,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还真的搞得我有点受宠若惊了呢。
那么,师长评价的这个“质量安全监控管理有明显进步”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啊,我认为代表作或者说是给师长留下深刻印象并首肯的就是一张表,一张训练进度监控表,每个飞行日一填写,每个飞行日前下达任务时一公布。
那时,在我当参谋长之前,作训股对每个飞行员的训练进度的掌握不够精细和精准,方法比较粗糙,方式比较简单,只是在每个飞行日飞行之后或者是之中,对每个飞行员已经飞过的课目架次在纸上画“正”字。这个有点像我们以前在小学、中学里给学生搞选举时的统计票数,在唱票人每念到一个人的名字的时候,计票人就会在黑板上或是纸上,给这个人的名字后面画上一笔,横、竖、横、竖、横的画上五笔便是一个“正”字。画完第一个“正”字,再接着画第二个“正”字。这样不仅形象直观,而且好统计得票数,一个“正”字就是5票,两个“正”字不就是10票了嘛。
选举时一般情况下只是统计这么一次,而且只是有两个人在算,如果再正规一些,加上监票人的话就是三人了,所以也不容易出错。但是,这种方法用在训练课目进度的监控上,就容易出错了,因为统计时往往只是参谋或者计时员一个人在那里画“正”字,画着画着经常就迷糊了,多画或是少画了,这样就有可能造成飞行员进度练习多飞或是少飞了。
多飞嘛,倒没有多大的危害,但是毕竟会造成浪费,有时还会影响到全大队甚至是全团的训练进度,造成阶段任务不能按期完成;少飞嘛,就有可能影响到飞行训练的质量基础,让飞行员吃“夹生饭”,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危及飞行安全。
对此,我是怎么改革创新的呢?其实,我只是把我当飞行大队长时的做法推广到了全团罢了。当大队长时我是自己做,亲力亲为,而当参谋长以后我就不需要自己亲自做了,只是在指挥别人做了而已,更省事。
当飞行大队长时,在每次开完教学法研究会,确定了该练习每个飞行员要飞多少次以后,我就会自己画一张表,每个飞行员这个练习要飞多少架次,我就给他的名字后面留几个空格。然后在他飞过这个架次以后,我就把他飞的日期填写进一个空格里,把他所有的空格都填满就是他全部完成了这个练习的进度架次;把全大队所有飞行员的所有空格都填满,那就是我们整个大队都完成了该练习的训练进度了。
比如说512练习,团里在教学法研究会上把飞行员区分成了三个技术层次,要求“技术上”的飞行员每个人飞6次512练习即可,“技术中”的飞行员则是要每人飞7次,而个别的“技术下”的飞行员可就要每个人飞10次了。
那么,根据这个教学法研究会的规定,我就会在会后到飞行前这段时间里,来画这个训练进度监控表。制表时,我会把我们大队属于“技术上”的4个飞行员每个飞行员的名字后面留6个空格,而把属于“技术中”的9个飞行员后面各留7个空格,最后再把属于“技术下”的2名飞行员后面各留10个空格。
最后,我就会在飞行的时候把这个训练进度监控表带到机场,大队的飞行员每飞一个架次,我就把日期填写进相应的一个空格。等到把“技术上”的4名飞行员各自名字后面的6个总共24个空格都填满,那就标志着这4名飞行员都完成了512练习的进度训练。同理,等到我再把“技术中”的9名飞行员各自的7个总共63个空格填满,把“技术下”的2名飞行员各自的10个总共20个空格填满,那就标志着全大队所有的飞行员都完成了512练习的进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