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飞行指挥员(三十四)
    “大家都注意了,我再强调这么一句啊:分配给每个人的窗户,你们都要重视起来,认真负责。如果团里检查的时候,说哪个不合格,那么就要由你自己去返工,重新把它擦干净。‘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自己的窗户自己负责,可别指望到时候别人来帮你‘擦屁股’。”分配完窗户以后,我又一字一顿地补充强调了这么一句。丑话说在前头,而且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把责任很明确地完全落实到了每个人:一包到底,干得不好你还要自己返工,自己的“屁股”自己擦,怎么干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好了,就这样,按照‘先公后私’的原则,也就是先干公共部分的,后干自己房间的,都要按这个顺序来。抓紧时间干吧,解散!”我没有按照惯例和习惯再征求副大队长什么意见,问他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就把队伍解散了。一是时间紧,来不及让他再啰嗦了。他这个人性子“肉”,干什么事都磨磨蹭蹭的,说个话更是啰里吧嗦的;二是估计他也讲不出什么,他的自以为是的方法方案被我全盘否定掉,估计也没脸再说什么了;三是我对他已经很不满意了,就不能再那么倚重他甚至是抬举他,帮他树立什么威信了。哼哼,我不打压他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再说了,这个时候我也需要给他点脸色看一看,不然他是涨不了记性的,还不知道自己干得好不好呢?甚至还自以为是,自我满足的,觉得自己干得还不错呢!
    经过我这么分配完以后,形势大变,情况立马就大不一样了:所有飞行员包括那两个师和团的行管重点人也都走出了自己的房间,暂时放下了自己手中的“私活”,纷纷来到了走廊、厕所等公共场合,按照我的分工,拆起了各自负责的窗户上的窗户缝来了。我们整个大队呈现出了一种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打扫卫生场面,让人很受感染,备受鼓舞。你若是当时能够融身其中的话,一定就会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会情不自禁地就想加入进去,和大家一起干起来。这种场面充分体现了一个基层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精诚团结、密切协作、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这才真正是我所喜欢、我所希望、我所期待的,也是在我领导之下的这个飞行大队应该有的良好表现。
    果不出其然,一切都还真的在我的预料之中,就在我重新这么分配完了以后,工作步入了正轨,形势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也就是十来分钟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吧,分管空勤行管的副团长还真的转过来看看了。
    “呵呵,干得热火朝天啊,你们大队动作比较利索嘛,不错,不错!”副团长平常有点刻板,国字脸上刻满了苦难的皱纹,而此刻却是挂满了笑容,似乎每一道皱纹都变成了欢畅的五线谱,走到我身旁时驻足下来,背着手表扬了这么一句。看来他还是比较满意的,我刚才的及时出手还是很有必要,而且也的确是卓有成效的。
    最后,在中午吃饭前检查评比内务卫生的时候,我们大队得到了副团长的重点表扬。毫无疑问,那面不过也就是两本杂志大小的三角形卫生流动红旗也终于“花落我家”了,成了我们辛苦了半个上午的精神犒赏。够了,忙乎来忙乎去的,为的不就是这个吗?这也不光是个面子问题,而是为了全年的扛红旗、争先进、评第一一步一个脚印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
    嘿嘿,对这个事情啊,你也不要看得太简单了,其实,我们基层单位平常的工作不就是这个样子吗?没有什么大风大浪、跌宕起伏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波澜壮阔、建功立业的,不就是这些平平淡淡的上班下班、打扫卫生等日常事情吗?好与坏,强与弱,差也差不到哪儿去的。但是往往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就把你、把你这个单位与别的人、别的单位拉开了差距。别人上去了,你下去了,别的单位先进了,你这个单位落后了。而对于这些,印象尤其是领导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东西都不好量化,难以实施精确的数据比较,只能是进行定性的模糊分析,所以,我们工作的好与坏,能力的强与弱,经常撅着屁股干了半天的脏活累活,为的不就是给领导一个好印象吗?等的不就是领导这么一句好的评价吗?要的不就是领导这么一句鼓励和表扬吗?
    通过以上活生生的例子不难看出,到底什么叫制度管理?什么叫示范管理?以及我又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怎么灵活运用的——我们大队的这个“拆窗户缝”的事,把所有的窗户分工到人就是制度管理。每个人都有,大家都要干,这就是制度;我和副大队长多干了两扇窗户就是示范管理,因为我们作为大队干部我们带头多干了,率先垂范嘛。
    再后来,等到第三年,我们大队也分来了新飞行员,“拆窗户缝”之类的这种事我根本就不管,也不伸手了,只是让副大队长做一下分工,然后由中队长带着新飞行员们去干了。这种管理方式就叫做权威管理,因为这个时候我已经具备了绝对的权威,而且足够利用这个权威来管理整个大队了。
    结合我自己多年的空勤行管经验,尤其是担任飞行大队长这样重要的基层主官岗位的切身体会,在深入思考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我总结了基层管理的“四种境界”,严格地说应该是航空兵部队飞行大队管理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你不干”。虽然你自己不用干,但是大队有人在干,单位的工作一点没耽误,都能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而且大家对你还心服口服,背地里没有丝毫的怨言和不满。毫无疑问,我认为这个是基层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你作为基层主官的领导能力的全面体现;第二种境界是“你带着干”。因为你若不干的话别人也不会干,所以你只好带着大家一起干了。这种管理境界也不算差,大家在你的带领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团结向上,成绩斐然;第三种境界则是“你自己干”。也就是说整个单位里面大家都不干活,就是你自己一个人在干。这种就应该说是比较差的管理境界了,说明你这个基层主官基本上没有什么组织领导能力,只是一个普通一兵的水平。这是不行的,组织上把你用到了基层主官的重要岗位上,那是不光需要你自己一个人干的,而是需要你带领整个团队一起干;第四种境界便是“没人干”。大家都不干,你也不干。这种管理境界是最差的、最糟糕的,说明你这个领导既没有什么能力水平,又好逸恶劳,没有什么进取心。那就完了,你这个单位就散了摊,人家是样样先进,而你们是个个落后。如此的话你这个领导也就快干到头了,就等着组织上调整吧!
    这第四个境界在我当大队长第三年的时候遇到过一次,也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说的是我们团另外一个飞行大队的大队长,他被提拔为大队长的时候很年轻,是全师最年轻的飞行大队长。他的兵龄比我还少两年,是在我当大队长的第三年提拔的,所以也算是和我年龄一样当的大队长了。他的提拔当时还是颇有争议的——
    争议一是破格了,算是一匹黑马,他是从中队长直接被提拔为大队长的,这在当时这种情况还真不多见呢。不像我提拔的时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大家心里都很好接受或者说是起码的还能够接受:第一,我是从师机关下来的,在师司令部军训科当了一年的军训参谋;第二,我已经当了一年的副大队长,提拔大队长也算是顺理成章了。而他呢?虽然也不算差,飞的也还可以,表现也马马虎虎,但是的确还没有优秀到那种“锥置袋中,锋芒必露其外”的程度,而且在他们那一批的飞行员里面他也很不起眼,不是最优秀的,或者说连个优秀都算不上,唱不了主角,拿不了主意,甚至还可以说只是个跟在别人后面混的小混混。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这么提拔呢?而且还是打破常规的破格提拔!
    争议二是师团的意见并不统一,不像提拔别人的时候一般都是形成了共识,统一了意见:师里求快、求年轻,要提他;而团里则是求稳、求人心,不想提他。师里要提他的真实原因其实是因为主要领导和他有私交,而且还有着不为人知甚至是为人不齿的利益输送,并不是因为他飞行技术好、管理能力强。所以在那个并不强调干部年轻化的年代,我们师的这位主要领导却非要如此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不可。那可真是固执己见,力排众议,直接插手基层的人事调整。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棒,以培养年轻飞行骨干为理由和借口,为他量身打造设置条件,最后是就差明确告诉团里“报谁都不行,非他不提”了;团里不想提他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心的向背,跟群众不好交代。因为难以服众,所以必然是提了他一个,打击一大片。要知道他的这个提拔可不是一般的提拔,不仅是一次罕见的越级提拔,而且还是相当于一个分水岭,标志着他之前的老一点的飞行骨干都变成了“过去时”,基本上是不会再得到什么提拔重用的,以后要用也都得用他这一批以及他这一批以后的了。当时,我们一批的飞行骨干里面还有两个副大队长也都比较优秀,一直也在勤勤恳恳的干着,任劳任怨地工作着,耐心地等待着机会当大队长。可是,昨天还是好好的,还在鼓励人家好好干,是大有前途的,今天也就是现在却突然变了,一转眼说他们老了,不行了,不能再提拔了,惊愕之余能不伤心吗?打击之下还能安心工作和集中精力飞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