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飞行指挥员(二十四)
    怎么办?矛盾冲突来了,躲是躲不掉的,到底怎么解决吧?此时我偷看了大队长一眼,怕他不自在,所以没好死盯着他看。只见这个平常自命清高、自诩不凡的家伙现在变得一脸的尴尬,颇有些惨不忍睹的样子:原本白皙的脸变成了通红,竟然有点像是烤熟的大虾的颜色。皱纹密布的额头也有细密的汗珠渗出,仿佛是塔台已经成了一个桑拿房,高温灼烤的时间太长了,里面都开始有些缺氧了,而此刻的他似乎很快就要窒息了。
    这个时候,师长坐在一旁屁股挪动了好几次,已经有点坐不住了。他东北汉子的脸膛原本就不白,而且还有点黧黑,此刻竟然变得铁青,愈发像是庙里吹胡子瞪眼睛的凶神恶煞,看上去都有些瘆人了。师长这是在强压着胸中升腾的怒火,这要是平时,如果不是因为大队长手上还拿着话筒正在指挥的话,如果不用担心批评一个正在临台指挥的飞行指挥员有可能会影响到全场的秩序并且危及飞行安全的话,估计师长早就该发作起来了,哪里还能忍到这种程度啊?开玩笑了,一师之长收拾你一个小小的营职干部还不是小菜一碟啊?还不是拎小鸡一样的啊?还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来照顾你的感受啊?
    仿佛已是大兵压境,形势顿时严峻起来。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飞行指挥员必须立即做出决断,并且马上进行处置调度。其实,这个时候的大队长还没有完全陷入绝境,还可以有着两个补救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挽回前面犯的错误:一是让411正常起飞,而让正在联络道上等着上跑道的417继续在联络道上等待,等到478着陆后再上跑道起飞;二是让417也正常上跑道,跟随411起飞,而让478不要直接着陆,把起落架收起来通过一次,加入起落航线转一圈以后再着陆。
    如果这么做的话,矛盾冲突是马上就得到了妥善的化解,一切都ok没问题了,只是大队长的面子稍微受损,等于是他自己否定了自己:前面做错了,不该让两架飞机同时开车,结果造成地面的飞机需要在联络道等待,不能直接上跑道起飞,或是穿云下降线上的飞机不能按部就班地直接着陆,需要通过一次。这一个“等待”或是一个“通过”,可就成了“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会搞得飞行指挥员有点难堪的——就是因为你没放飞好嘛,才打乱了几个起落的正常实施程序。
    但是,此刻的大队长已经头脑不清醒了,分不清什么轻重缓急,什么“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了,在错误的道路上是越滑越远,他居然犯了飞行指挥的大忌,催促起飞行员来了,在无线电里面草率而仓促地下令:“417动作快一点,上跑道就起飞;478你正常着陆。”
    他这是要硬干啊?死要面子活受罪嘛,是非要把417挤进去放飞不可啊?这是欲盖弥彰,想通过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的结果只能是错上加错,“罪加一等”!
    “417正常做,不要急;478把起落架收起来,通过一次。”这是师长的声音,他实在是按捺不住了,一把抓过自己面前的那个话筒就把话语权夺了过来,不让大队长再说什么了。他怒火中烧,语调急促,语气严厉,简直就是不容置疑,务必立即执行。
    师长在无线电里面有点怒吼着说完了这两句话后,就把话筒往桌子上“啪”地一摔,扭过头来便冲大队长发起火来了,就差踹上他一脚或是拿手指着他的鼻子了:“你这是怎么一回事啊?昏了头了啊?这还能挤得进去吗?都带教这么多的场次了,怎么连个放飞都放不好啊?”
    唉呀妈呀!师长这可真是雷霆之怒啊!他平常并不是这样的,还算是比较温文尔雅的一个儒将,批评人也从来没见过这么严厉。“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现在整个塔台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时间没人再敢说话,甚至连个喘气也不敢出大声了,个个都有点胆战心惊的,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为自己一个不小心也跟着挨师长收拾了。
    说起来也难怪师长这样,其实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事,不过就是一个开车时机没有把握好罢了,只要稍微“等待”一下或是简单“通过”一次也就完了,就完全可以很安全并且很顺畅地把问题解决掉了。可大队长为了自己的面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为了掩盖之前的问题,非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一个问题变成两个问题,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此时的大队长更是面红耳赤,汗流浃背,低垂下头,就差把头躲到两条腿之间,夹到裤裆里去了。只见他还有点不甘心地又抬了一次头,嗫嚅着动了动嘴唇,还想再替自己辩解什么,但是一看到师长瞪圆的双眼,与那喷着火焰的目光相接后,一下子就蔫了,又低下头去,一声也没敢再吭了。
    后面的自不用再细说了,大队长再也没敢造次,老老实实地在那儿放飞和回收飞机。只是他毕竟是受到了前面之事的刺激,情绪变得十分低落,思维也变得有些迟缓,目光更是变得有点呆滞。指挥起来缩手缩脚的,完全放不开了,好几次都是该开车的时候不开车,该提前三转弯的时候没有提前三转弯。虽然是没有再出现之前的那种很快就要危险接近的矛盾冲突了,但由于拖拖拉拉的,所以把战线拉得很长,耽误了不少事和时间,最后整个飞行日计划拖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完成,搞得下面的机务和后勤人员颇有怨言,甚至牢骚满腹、怪话连篇的。
    在空军航空兵部队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机务和后勤人员等一些基层官兵经常会私下里偷偷地议论飞行指挥员,衡量的主要标准就是这个占场时间的长短,也就是“提前完成计划”还是“拖计划”。
    比如说某个飞行日是早上7点开飞的,计划占场时间是8个小时,那么整个飞行日应该在15点也就是下午3点结束。不考虑在执行计划过程当中出现了天气等不可预测或是难以预测的原因,正常情况下都是能够提前一些时间完成飞行日计划的。这是因为计划的时间,这里主要是指飞机再次出动的时间,也就是飞机着陆后到能够再次起飞所需要的时间,这段时间主要是用来机务人员给飞机加油和充氧充冷,以及装减速伞等一些常规的简单的检查和维护,这个时间“计划”都是留有余地,也就是都比“实际”要多一些,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每个起落再次出动的准备时间都用不了“计划”上的那么多,都能够节省个几分钟甚至是个别时候还能够达到10分钟的,所有自然会提前于“计划”完成任务,“实际”减少了占场时间。这是指正常情况下,当然了,一些天气等不可预测或是难以预测的原因,也会造成“拖计划”,“实际”不但不能够提前完成任务,反而还会比“计划”占用更长的时间。
    在飞行训练过程中,机务和后勤人员等一些基层官兵私底下议论飞行指挥员的时候,也还是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的,并没有“鸡蛋里面挑骨头”,吹毛求疵的,因为那些天气等不可预测或是难以预测的原因来责怪飞行指挥员的,他们主要还是看在正常情况下飞行指挥员的指挥调度能力强不强,能不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稳妥而紧凑地放飞,有条而不紊地回收,从而最终能够“提前完成计划”。他们站在自己的位置,以职业的眼光,简单而率真当然也是实事求是地认为这样的飞行指挥员水平高,能力强,值得称赞,很受爱戴和拥护。理由和原因也很简单,更是朴素:“因为占场时间短,他们就可以早点回去休息。在机场风吹日晒的,实在是太辛苦了。”
    所以啊,这种对飞行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和水平的评价,只是基层官兵在执行繁重的战训任务中难得有那么一点闲暇时,自娱自乐的一种放松解压方式吧。因此,这种标准有时也是不够严谨,肯定也是无法全面衡量一个飞行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水平。比如说因为天气变化或是飞机故障等原因,把飞行日计划“砍”掉了几个架次甚至是一部分,自然也能减少占场时间,那你还能说这也是飞行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水平高和能力强吗?再比如说原来飞行日计划是按照“三线”或“两线”组织画的,留有较长的飞机再次出动准备时间,但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又临时因为需要改成了“一线”组织,自然会大幅度地缩短再次出动的准备时间,最后肯定也会减少占场时间很多,你总不能说这也算是飞行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