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飞行指挥员(三)
    想想我这也算是厚积薄发了吧?你瞧瞧,你瞧瞧,连飞行指挥员理论集训居然都参加了两次,而且还都是高规格的,这在实际临台指挥被培养飞行指挥员的时候可不能再拉稀了。果然,我还是不负众望的,登台拿话筒被培养飞行指挥员的过程不仅是非常顺利的,而且还初步显露出了一个飞行领导干部的潜质,这自然同时也为以后的成长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我能够成为一个优秀飞行指挥员的潜质,早在当副大队长、飞歼七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可谓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啊。那次是我担任战斗值班任务,带着我们大队的两个飞行员一起在机场战斗值班。他俩都是我一批学飞行的航校同学,一个是中队长,另一个还是普通飞行员,没有任何职务。当时我也是我们一批飞行员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担任副大队长职务的。他俩是长僚机,我担任的是指挥员。
    这个战斗值班的指挥员又不一样,又是除了飞行指挥员、靶场指挥员之外的另一种指挥员,不需要经过任何的培训,只要是中队长以上的飞行干部即可担任。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带领两个飞行员当然飞行干部也可以,根据战斗值班的等级,住在内场的营区或外场的战斗值班室,听候指挥所命令,在规定的时限内登上值班的飞机,升空进行战斗出动,遂行防空作战任务。
    内场和外场是空军航空兵部队会经常说到的一种通俗用语,其实就是针对机场而言,并且据此来划分的:机场就是外场,而主营区一般都会因为避免噪音烦扰而离开机场一定的距离,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之为了内场。外场也就是机场其实也驻扎有少量的人员,其中就包括了担负战斗值班任务的飞行人员以及机务人员,当然主要的还是负责保障机场各项设施的勤务人员。
    当时我虽然还不是飞行指挥员,而且也还没有经过飞行指挥员理论培训,但是因为毕竟是中队长以上飞行干部,所以我还是可以担任战斗值班指挥员的。
    这个战斗值班的指挥员虽然名为指挥员,也可以在有战斗起飞任务时登上塔台拿起话筒,但是,实际他能得到指挥的机会是很少的,说白了,不过是充充样子罢了。用有的说话刻薄的飞行员的话来说,那就是滥竽充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一是领导尤其是团领导不放心,必定会亲自赶过来取而代之的。也就是说在机场的战斗值班等级转进尤其是飞机战斗起飞后,在家的团领导,特别是团里飞行领导干部,如团长或是负责作战的副团长,会很快坐着小车从内场也就是营区或家属区赶到外场也就是机场的。团里飞行领导干部到了机场以后,肯定是上塔台的,那么话筒自然而然地就是由他拿着了,再没有战斗值班指挥员的份了。这也对的,因为团里飞行领导干部肯定首先是个飞行指挥员,不然他也当不了飞行领导干部,上了塔台自然是要也应该从不是飞行指挥员的战斗值班指挥员手中拿过话筒,接替指挥的。这既是作为一名飞行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同时也是他责任心强不强,敢不敢担当的具体体现。因为拿过话筒就意味着替人承担了责任,自己直接面对着风险。这种风险就是一旦飞机发生事故,飞行指挥员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指挥责任;二是内场离外场也没多远,团里飞行领导干部都是赶得过来的。一般的航空兵部队驻地,营区都是和家属区设置在一起,而且都不会离机场太远的,所以无论是工作日在营区上班还是休息日在家属区休息,团里飞行领导干部在等级转进,飞机战斗起飞后,坐上小车赶到机场都是不会超过二十分钟的。而飞机战斗起飞升空以后,一般情况下怎么也得一个小时左右才会回来着陆的,因此团里飞行领导干部肯定能在飞机起飞后不久、回来着陆之前赶到机场的。
    我们战斗值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外军的电子侦察机在境外也就是在他们境内起飞后向我国边境线逼近,执行对我军的航空电子侦察任务。如果我军不起飞战斗机空中监视他们的侦察机的话,他们不仅会擦边,离我国的边境线很近进行电子侦察,甚至还有可能会越境,悄悄地溜进或肆无忌惮地闯进我国境内来。
    这次按照指挥所的号令,我们团的2架战斗机也就是我们大队当时在机场战斗值班的2架战斗机战斗起飞了。我自然是在指挥所下令“二等转一等”的时候,与那两个飞行员跑向值班飞机的同时,也跑向了塔台,坐上了飞行指挥员的位置,密切关注起2架飞机开车、滑行、起飞的全过程。
    “二等”和“一等”分别是空军航空兵部队战备值班的一种等级。毫无疑问,一等战备值班要高于二等战备值班,所以一等战备值班的时限要求要远远严格于二等战备值班,允许的时间要比它少得很多。一等战备值班就是航空兵部队战备值班的最高等级。“二等”转入“一等”也叫做等级转进。
    “副大队长,指挥所让上跑道就起飞!”和我们在一起一同担负战斗值班任务的领航参谋接完专线电话后马上向我转达了指挥所的命令,意思就是要我们的这2架飞机滑上跑道就要起飞,不能再等待了。根据我们的常识和经验判断:这一是说明了情况比较紧急,需要值班飞机尽快升空;二是说明了是有真实的敌情,不是什么不打招呼的演练或战备检查。
    “689记时起飞!”我看2架战斗机匆匆忙忙地滑上跑道,僚机也对正了跑道并与长机摆好了起飞队形后,便果断地按下话筒上的发射按钮发出了命令。“689”是长机飞行员的飞行代号。虽然并不是第一次拿话筒指挥,以前还是担任过靶场指挥,也曾经有过拿话筒对空指挥的经历,但毕竟坐在塔台飞行指挥员坐席上指挥还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所以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激动和紧张的,但是通过音响传回来的声音来听,语调语速把握得都还是不错的,我自己也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
    轰!2架歼七两台涡轮发动机强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震得塔台上的窗户玻璃似乎都有点跟着抖动起来,也掩盖住了我多少有点忐忑不安的心:以前都是自己驾机在跑道上起飞,这是第一次坐在最有利于观察飞机起降的飞行指挥员坐席上看着别人驾机起飞,这种感觉还真不太一样呢!是既激动又担心,当然主要还是担心的多,害怕起飞的飞机发生特殊情况。因为起飞阶段是高度低、速度小,剩余跑道又越来越短,所以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处置的安全余地很小,极易发生重大特殊情况,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对飞行指挥员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须要眼明嘴快,决心果断,及时指挥,给予飞行员最大的当然也是最有力的帮助。如果真的遇到了这种特殊情况,我行吗?能正确进行指挥吗?说实话,心里还真没有什么底呢!
    很快,2架飞机一起呼啸着编队起飞了,消失在了远处天际,那巨大的雷鸣般的轰鸣声也随之远去,机场上的一切重新又恢复了往常的寂静。可是我的心情却没有完全平静下来,又开始泛起嘀咕来:“怎么样啊?他俩在天上飞的怎么样啊?天气情况还好吧?到底是什么空情啊?这么急着就让我们起飞了!”
    不过是十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团参谋长就坐着小车来到了机场。他下了车后,虽然没有跑,但也是行色匆匆,三步并作两步就上了塔台。进了飞行指挥室,参谋长一屁股就坐在了我右边的飞行副指挥员坐席上,还没等到完全调匀呼吸就开始询问了我有关情况,然后又让领航参谋用专线电话帮他要到了指挥所,了解了一下战斗起飞的背景。原来果然是有真实的敌情,是外军的一架歼侦机逼近我国境线,企图对我实施临空侦察。见到我军战斗机紧急起飞并做好了空中拦截态势后,他们就没有敢再进一步逼近了,而是沿着国境线在做巡边飞行,也就是贴着国境线在他们那一边飞行。而我们刚起飞的2架飞机呢,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也是跟他们的飞机保持着相同的航向,做同向的巡边飞行。
    “1号,长岭!”这是指挥所在呼叫塔台的飞行指挥员。“长岭”是指挥所的暗语代号。他这都是用的简称和简语,其含义就是“长岭1号,长岭呼叫你,请回答!”这样太啰嗦,所以在实际无线电通话联系中就是这样简单的“1号,长岭”了,意思大家都明白,在使用中是不会领悟错的。
    “1号回答,声音好!”这个时候我们参谋长正在和领航参谋说着什么事,他根本就没有从我手中接过话筒来回答指挥所的意思,所以我就只好自己继续拿起话筒,回答了指挥所。我这也是用的简称和简语,含义是“我是长岭1号,回答长岭的呼叫,你的无线电声音都是好的”。因为我知道,指挥所这么呼叫塔台,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跟塔台沟通一下无线电,看看联络是否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