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云中空域(九)
    地平仪的表盘迅速地转动着,大约也就是三四秒钟的时间吧,表盘便是一半蓝一半棕了,这是飞机已经被我拉到了平飞状态了。没敢有丝毫的停留,我一鼓作气地继续拉着杆,直接就把飞机拉到了仰角15度左右的上升状态。上升的仰角也不敢太大了,毕竟是在云中,太大了又有可能产生新的错觉。这个我可实在是经受不住,再来一下肯定不行了,真的是再也输不起了。
    好了,好了!够了,够了!我看仰角达到10度以后便把驾驶杆向前松了出去,最后让飞机的仰角固定在了15度左右。前面拉的急,拉的多,所以要提前量大一些把拉的杆松出去,防止杆舵超调量也就是操纵杆舵过量。
    “323注意保持好空域位置,不要偏南了!”就在这个时候,耳畔突然传来了飞行指挥员急促的声音。他这是在提醒我飞机所处的位置偏南比较多了,估计肯定是标图员从雷达标图上看到了我的位置,向飞行指挥员做了报告,于是指挥员便赶紧在无线电里面明确告诉了我。
    “323明白!”我哪里敢跟飞行指挥员多解释,说什么我是因为产生严重错觉了。那样会把全场都搞得很紧张的,一是因为天气这么复杂,飞行员产生飞行错觉严重危及了飞行安全;二是毕竟我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大局,再跟指挥员报告也于事无补,反而会给指挥员增加思想负担,给全场增添紧张空气,搞不好还会分散了指挥员的精力,导致该关注的没有关注而发生其他的问题;三是我也有点碍于情面,虽然飞行错觉也是正常甚至是非常正常而且是必然、必须的事,但毕竟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嘛;四是我还担心报告了以后,飞行指挥员就不让我继续飞云中空域,而是让我提前返航,回机场耗油着陆了。那样这个架次岂不是成了无效架次了,还得再补飞,费时费力,影响了我个人甚至是全团的训练进度。组织复杂气象这样的专项训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说组织就组织的,那也是要靠天、甚至是要等季节的,有时真的就会因为一个架次而耽误很多天,甚至还有可能为了一个架次而专门组织上一个场次(即一个飞行日)。
    好在这个时候飞机已经穿出了云层,我可以大胆地使用大坡度尽快转弯而不用担心再次产生错觉了。于是我迅速地向右压了一个坡度,很大,超过了60度,达到了特技飞行使用的最大允许坡度,有72度甚至还要更大吧。坡度形成以后,我便使劲拉了一杆,让飞机以最大的角速度迅速水平转弯起来。同时,我还把油门加满,防止速度小飞机不抗拉,无意间再拉进失速螺旋的。
    这两个动作必须要同步的,就是拉杆和加油门,尤其是这种紧急情况下。记得我们航校毕业刚分到作战部队的时候,团和大队对我们进行飞行安全教育,就曾经多次讲到过这么个典型事例、一起教训深刻的飞行事故:兄弟部队的一个飞行员在飞高空空域的时候,空域位置没有保持好,飞行指挥员在无线电里面提醒他注意保持好空域位置的时候,他一紧张,急于调整好空域位置,防止偏出空域,当然估计还有爱面子的因素,就压坡度后使劲拉杆,结果把飞机给拉进失速螺旋,最后也没有能够及时改出,发生机毁人亡的严重飞行事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和因素,就是他只顾拉杆而没有加油门——飞机原本速度就不大,又是在高空飞行不抗拉、减速容易增速难的,一压坡度拉杆后更是急剧减速,造成速度又进一步减小很多,很快便进入了失速范围,最后坠入了难以改出的螺旋状态,没有能够正确改出,导致了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油门加满了,转速很快也上去了,就连发动机的噪声都明显加大,轰鸣声是震耳欲聋,令我的精神也是为之一振:ok,没问题了!这下可以放心大胆地拉杆,让飞机以最大角速度转弯了。
    当然了,也不是说油门加满就可以不要命地使劲拉杆,这个时候飞机的速度大,只是说不容易失速,但并不是说就不会失速了,所以拉杆也不能过于盲目了,还是得根据速度来拉:大速度时可以使用大坡度、大过载,让飞机以大角速度转弯;而小速度时只能使用小坡度、小过载,让飞机以小角速度转弯。刚开始速度大时使劲拉杆,速度就会小下来的,随着速度的减小就要相应地减少拉杆、减小过载。所以,抽空我又赶紧看了一眼速度表,检查了一下速度:哦,可以,还有700左右呢;再看了一眼载荷因数表,嗯,也还行,不是太大,也就是4个重力加速度左右吧。哈哈,都挺匹配的,全部处在了安全的范围之内,不会拉失速的!
    正是由于速度大、坡度大、载荷大,所以飞机的转弯角速度也比较大,只见罗盘被我拉得滴溜溜地直转,机头也在天地线上迅疾地划过,如同一叶轻舟欢快地驶过平静的小河。
    很快,当看到罗盘还剩四五十度就指到“n”即360度正北的时候,我便开始减小拉杆量,同时也减小了坡度,收小了油门,并且在反杆的同时也配合着反舵即蹬左舵。这一整套动作我做起来是轻车熟路,手脚协调一致,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简直就是行云流水一般,又像是一串愉悦的音符在天际唱响。
    高度重新又回到了6000米,我把飞机改成了平飞状态。油门固定在了10000转/分左右,这是一个平飞的万能转速,可以维持飞机较大的表速,有利于随时机动,可以放心地进行转弯或是上升高度的,飞机不容易进入失速和坠入螺旋。
    坡度被我基本改平,航向也概略对向了北面。只要对向北面即可,不需要那么严格了,毕竟我不是在做标准的仪表动作,只是在调整空域位置,以便尽快回到空域的中心而已。这个时候我的主要目的只有两个了:一是保持好飞行状态,随时把它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二是保持好空域位置,尽快制止空域位置的偏差进一步增大,千万别再偏出空域去了,被抓上一个“猴”——发生一起飞行事故征候。
    正好我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定一定神,刚才惊魂未定,现在迫切需要片刻的安宁,安抚一下我这颗备受摧残的心。否则的话,心脏的负担也实在是太重了,精神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我真有点觉得是不能承受之重、不敢面对之大了!那时的我毕竟还只是个羽翼未丰的新飞行员嘛,哪里经受过这么大的风浪啊?但是,值得骄傲的是,我不但没有“樯橹灰飞烟灭”,而且还敢“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就已经很不错的了!
    5号空域的电台方位角是30度~90度,30度是空域南面的边界,90度是北面的边界,60度则正好是空域的中心位置。此时,我密切关注着罗盘上电台方位角的变化情况,只见它已经从刚才的接近30度逐渐变大,快接近60度了,这说明我已经接近空域中心了。
    看到这些,让我稍微安心了一点,对空域左右的位置心里大概有了点数,但是对空域远近的位置心里仍是没有什么底,因为刚才意外的错觉和急盘旋下降,把我整个领航计划都给打乱了,真的搞不清楚在这个过程中飞机到底位移了多少,心里是一点也没有底。这个时候也不太好意思问塔台,那多没面子啊?哦,别人都自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依靠两个罗盘保持好了空域位置,咋就你不行呢?还老是要问指挥员,那干脆让塔台的雷达标图别标别人了,都标你一个得了!
    “323你现在的位置好了,注意继续保持!”就在我心里还有点疑惑,想问又不敢问的时候,塔台传来了飞行指挥员亲切的声音。他这话真仿佛是雪中送炭,不亚于久旱逢雨啊,让我心头一爽,疑云顿消:你看看,你看看!人家到底是老指挥员,非常了解飞行员的心理,知道什么时候、什么飞行员有什么样的最需要。
    既然空域位置已经好了,那就赶紧开始做动作吧!再不做一是油量不够了,毕竟刚才折腾了这么一会儿也耽误了不少时间,消耗掉了不少燃油啊;二是空域位置又要发生变化了,毕竟还有空中风的影响嘛,这个也是不得不考虑的。
    后面按计划做的几个动作,我都是格外地小心,尤其是入云的时候,再不敢乱动了,都是老老实实地看着地平仪,头没有再随意偏来偏去的。说实话,再次入云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点心理障碍的,毕竟刚才产生了那么大的偏差,受到那么大的惊吓。也是鼓足了勇气,下定了决心,咬紧了牙关,并且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敢硬着头皮又钻了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