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云中空域(六)
    不错,这架飞机都还可以,几块主要的仪表都没有什么指示误差的。我记得登机的时候好像是35号飞机,这是一架比较新的飞机,从工厂接回来时间不久。
    飞行员在参加训练飞行的时候,因为人多机少,所以飞机都是做不到一人一架,无法进行相对固定的。飞行员都是轮换上飞机飞行,是“歇人不歇机”的。所以,有时在一个飞行日里,飞行员可能4个架次飞的都是不同的飞机,经常是上了飞机了,还不知道或是不记得自己飞的是多少号飞机。这一是因为上飞机的时候比较匆忙,没来得及或是没注意看飞机号;二是因为上了飞机以后因为集中精力做别的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检查座舱、穿伞、调整仪表等,就忘了飞机是多少号了。这种尴尬的情况在我们实际飞行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座舱里面位于中央仪表板的醒目位置上用不干胶贴上了机号,便于飞行员观看,如此既不会搞错,也省得专门费精力去记忆了。
    飞行员知道不知道自己飞的是哪架飞机,绝大部分时间对飞行的影响、对任务的完成都是关系不大的,但是有时也还是比较重要的。比如说在某架飞机升空以后,机务人员才突然发现这架飞机有什么隐患,就需要飞行指挥员通过无线电及时提醒飞行员注意了,甚至是尽快返航着陆,排除隐患。在这个时候,飞行指挥员跟飞行员及时核实清楚到底飞的是哪架飞机就显得尤其必要了。而此时如果飞行员不知道自己的机号,再加上塔台计时员记错飞机号的话,那可就有点麻烦了,可能就会影响处置的时机甚至还会导致处置上的错误了。
    飞行的时候,坐在塔台上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人,而是一个由飞行指挥员率领的专业众多、要素齐全的指挥班子,总共有十几个之多呢。其中就有这么个计时员,是个战士,专门负责记录每架飞机的起飞、着陆时刻以及留空的时间。他要记录的内容中,除了时间以外,还有就是飞行员的姓名、代号和飞机的机号了。
    在时间5分多的时候,高度大约5300米时,我的眼前突然一亮,飞机一下子冲出了白茫茫的云层,跃升进了纯净的蓝色天空。这是一个湛蓝的世界,宽阔而无垠,高远而深邃,一任你放开无边的想象,只恐你的思维还会受到禁锢。飞机也仿佛是一只刚才还被囚禁在笼中的鸟儿,突然之间就摆脱了羁绊,冲出了牢笼,飞到了自由的天空,无拘无束,可以随心所欲,更能展翅高飞。
    “雨过天青云破处,诸般颜色做将来。”从云中这看似突不破的白色藩篱,一转眼便冲进了这无边无际的湛蓝天空,我的心情也瞬间开朗明媚起来,在心头突然想到了在书法绘画方面具有非凡的天赋的宋朝皇帝宋徽宗的这句雨后诗来。因为在翼下这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云海衬托之下,头顶这更加宽广无垠的天空显得无比的蔚蓝深邃,此情此景你在地面上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也是无法用一般的语言和文字来形容的,似乎也只有皇帝的这句流传千古的诗词才能表达得了一二了,毕竟人家是天子——上天之子嘛!
    时间6分多了,高度也接近了6000米,这是预计改平飞的高度,不过才比云顶高出了700米而已,所以飞机一出云很快就到了。提前了将近300米的高度,我开始柔和向前推杆做改平飞动作,同时也把油门收到了平飞的转速。在改平飞的过程中,我“动纵把横”,注意保持了航向,没有让它有大的改变。“动纵把横”与“动横把纵”都是同样原理,都是因为飞行员在改变纵向或横向平衡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操纵动作有细微的偏差或是注意力分配“单打一”,造成横向或纵向也跟着改变了。具体些说就是原先只是想由直线上升或下降状态改成个直线平飞状态,结果却因为驾驶杆向前推或向后拉的不够正,造成飞机带了很小的坡度而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最后导致飞机不能够保持直线飞行状态,航向发生改变;同样,有时飞行员是想保持平飞转弯,刚开始直线飞行的时候还是升降速度表指零、处于平飞的,但是由于飞行员注意力分配不得当,只顾着捣鼓坡度而没有关注到升降速度表的变化,飞机转着转着就上升或下降高度了。
    把飞机在高度6000米、航向240度上完全地改成了平飞状态,在抓紧时间利用地平仪和高度表校正升降速度表的同时,我快速分配着注意力,检查了发动机和操纵系统还有冷气以及电源系统的工作。因为后面就要开始做动作,再检查这些系统的机会就很少了,必须要在动作之前都检查好。这样的话如果有问题就能够及时进行处置,而不会延误时机,或者是把问题越积累越大,甚至是在进了云以后才发现异常,那岂不成了雪上加霜、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和不自在了吗?
    ok!一切正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323加入4号!”加入5号空域后,我在无线电里面向塔台报告。
    “323你是去5号!没跑错吧?”塔台上的飞行指挥员急了,所以连“跑错”这样的不规范口语都用上来了。正常情况下,按照标准的规范指挥用语,他是不应该这样问话的,而是应该问我“没有加入错吧”。
    “是5号!没有加入错!”我赶紧在无线电里面进行了回答。前面是我报告错了,因为起飞前计划上就是4号,临起飞的时候飞行指挥员把我改成了5号,我虽然没有去错空域,但是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心里还想着4号在,所以在例行报告时,不假思索地就把5号说成了4号。
    这倒不算是什么大错误,飞行员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新飞行员在飞行中经常会出现的。但是,飞行指挥员可是要紧张一小会儿的,他会非常担心飞行员去错空域。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他临时改变了飞行员的空域,多少还是要承担一些责任的。要知道,按照有关的规定和要求,飞行员去错空域可是要算事故征候的。一般的事故征候是全区也就是在本军区空军范围内通报,而典型的事故征候可是要在全空军范围内通报的。事故征候多了、大了,虽然不像飞行事故那样损失巨大,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单位的建设,但是也还是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的,起码是让当事人的进步受挫,单位的主要领导脸上无光,甚至是颜面扫地。
    我禁不住心里咯噔了一下,怎么这么出师不利呢?上来就把个空域号给报告错了,怎么这么糊涂呢?真笨!我恨不能扇上自己两个耳光。
    不行,不行!要集中精力,不能再出错了,这个云中空域可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在这么复杂的天气情况下,可不能开什么玩笑的!我挪了挪屁股,用一个激灵把自己浑身上下尤其是四肢都活动了一下,似乎是把他们都调动到了最佳工作状态,同时还在心里暗暗警示自己,让大脑始终保持在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
    时间8分钟了,飞机应该是正好到达了5号空域的中心位置,必须马上开始做动作,否则的话后面的配套动作就难以保证飞机还在空域里面了。
    前面的两个坡度60度的水平盘旋动作都还好,因为都是在云上做的,动作中没有入云,所以相对好做了许多,做的我都比较满意,起码是达到了4分以上的标准。水平盘旋,水平盘旋,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在同一个水平高度上做,也就是说高度不能改变,必须是在保持平飞状态的前提下做转弯。在实际飞行中,坡度45度以下的水平盘旋倒还算好做,但是这个坡度60度的盘旋难度可是很大的,因为飞机升力倾斜得多,所以在改变横侧平衡的同时,也还要改变俯仰平衡不少。其中最难的就是高度的保持,能保持在正负30米也就是上升、下降高度不超过30米就都算是5分也就是满分动作。这次由于离云顶还有个700米的高度,所以我怎么做这两个水平盘旋也都不会掉到云里面去,自然是比较轻松加愉快地在云上完成的了。可是后面的升降转弯以及俯冲、跃升和上升转弯就不好搞了,高度活动范围都是在1000米以上,进云、出云的,飞机状态变化大、进出云频繁。这也对,前面因为没有入云,所以只算是飞了个云上空域,再加上又是刚开始做动作,积累误差不大,空域位置没有产生大的变化,所以也好搞一些。但是,后面就不同了,后面飞机动作中进云了,是在正儿八经地飞云中空域,难度自然是立马增加上去了。
    果然,果不出其然,在做第一个下降转弯的时候就有点把我给造懵了,上来就来了个错觉,而且还是个科里奥利错觉!给了我一个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