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次空中加油(二十三)
    于是,我又一次开始了一段艰难的旅程,就是在云中而且是在对流强烈的云中进行着空中加油。看来这次我不仅是要改写历史、创造纪录,而且还要填补空白,那就是填补空军航空兵部队云中空中加油的空白啊!毫无疑问的,这个起落的确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但同时也更是任务艰巨、困难重重,一个考验接着一个考验,一个挑战接着一个挑战的。
    云的浓度虽然总体不是很大,但有时也还是不小的了,搞得我看加油机机身的后部还行,但是看加油机机身的前部就不太行了,时不时的都有点模糊了。一时间我非常担心这个云的浓度会不会继续大下去,别搞得我看不到加油机了,那可怎么办啊?还怎么进行空中加油啊?你总不能只看着锥套和一小段软管保持吧?如果是突然就看不到加油机了那就更可怕了,那退都来不及退了,因为在看不到加油机的情况下,你在退的过程中甚至是都还有没来得及退就有可能会撞上加油机的!
    其实,按照平常的飞行标准、一般课目来说,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在云中飞行的时候,这点颠簸也不算是大的,只是飞机有些抖动,保持正常的飞行状态也还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但是,现在,我可不是在进行一般性的飞行,而是在进行高难度的、对操纵精准度要求极高的空中加油飞行啊!这样的颠簸可就算是很大的了,给我的对接保持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增添了很多的风险。当时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我已经对接上了,否则的话,在那样的云中而且颠簸的情况下,恐怕我是很难再有那个本事对接上的。但是,与此同时,风险也正在这一点上,是机遇也是风险,是有利也更是不利,因为我们是对接状态下仓促入云,不仅是“骑虎难下”,甚至差点也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这一次的“风浪”可真是来得猛,来得凶,来得大。毫不夸张地说,可谓是劈头盖脸,不由分说,让我既无法逃脱,又无处可躲。此时的我就像是一只被大船拖曳在尾后的小舟,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海上,突然遭遇上了海啸和飓风,与大船一起被排山倒海般的惊涛骇浪一下子就裹挟了进去,不仅要面临着随时都有可能倾覆的危险,同时还要应对着保持队形的万般艰难,既不能把绳索拉断,与大船分离,因为那样更是独木难支,极有可能万劫不复;更不能与大船相撞,因为那样必然导致粉身碎骨,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
    怎么办?我实在是再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是凭借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敢!坚定!顽强!沉着!虽然做不到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但相信只要我敢于迎着困难上,凭过人胆识,靠高超技术,来披荆斩棘,去顶风破浪,就一定能够做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
    坚持着,苦熬着,好几次我的飞机都是忽地一下就往右也就是往加油机身上贴了上去,要不是我的反应快,修正动作及时的话,差点就撞上了!这么两下一搞很快就吓出了我一身冷汗,手脚也都有点冰凉了。就连心脏好像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得紧紧的,心跳也变得异常的艰难,似乎成了一种无法承受之重,因为每一次心跳都仿佛要依靠一次竭尽全力的迸发,而每一次又都存在着成为最后一次的危险。
    哎呀妈呀,这么搞下去可怎么得了啊?我就快坚持不住了,这云中空中加油可实在是没法飞,又是翻滚着的乌云,又是筛糠似的颠簸,就是神仙也整不住啊!而且这种颠簸就更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了,原本就是处在强烈的翼尖涡流之中苦苦挣扎,好不容易整住了,躲到了一个避风的港湾里去,现在可好,又来了这么一阵大风大浪的,而且还是无处躲藏的,你说到底怎么整?难道说我真的要成为麦城的关羽、乌江的霸王了?真的是天要灭我也?真的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这个油加得怎么这么慢啊?都多长时间了,怎么还没有加满呢?虽然气流颠簸、尾涡扰动的,但是我的队形保持的还是很好的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一直处在了最佳加油区。你看,软管虽然也受到紊乱气流的强烈干扰,晃荡来晃荡去的,就像风中的杨柳、雨中的荷叶,并且在吊舱口忽进忽出的,又像是蟒蛇口中的伸缩不停的信子,但是长短却始终没有多大变化的,标志就是软管上的红色部分一直是露出二分之一左右。
    当人处在了困难时刻、危险境地的时候,自然会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其实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巴不得尽早脱离困境和险地。我当时就是这种情况,在最佳加油区里面,加油机已经是按最快的速度给我输油了,应该是达到了xxxx公斤/小时,整个加油过程是不会超过x分钟的,加上前面还没入云时我就对接上并进入了最佳加油区,进云以后不应该还需要多少时间就是可以加满油的。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仍然还是觉得很慢,甚至还对输油系统是否正常都产生了怀疑。由此也可以反映出我当时的紧张程度,心里是承受了难以言表的巨大压力,夸张点说是不亚于生死考验,简直就是命悬一线,处于了万分危机之中。
    哈哈,好在苍天有眼,天不灭我啊!就在我精神高度紧张到快要崩溃的时候,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倒不是出了云光线变亮,而是看见了吊舱上绿色信号灯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黄色信号灯重新燃亮。这标志着机内机外所有的油箱再一次全部加满了,我的第二次空中加油已经完成了。这可真是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给我点亮了一盏明灯啊,瞬时便照亮了我眼前崎岖的山路,管它哪里的魑魅魍魉、何方的妖魔鬼怪以及什么样的牛鬼蛇神的,瞬间便照得它们魂飞魄散,顿时便打得它们落荒而逃!心头的阴霾也自然随之瞬间散尽,立马便是阳光普照大地,春风和煦拂杨柳的,这简直就是“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心欢”啊!嘿嘿,正所谓“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不也正是我脱离的好机会吗?
    慢点,慢点!别着急,慢慢退!一看到吊舱上的绿色信号灯熄灭黄色信号灯燃亮,我就一下子精神有点放松下来,不自觉地就把油门收了一大块。这是急于退出啊,看来实在是憋得难受,真的受不了了。好在我及时察觉出来了,不能这样,这样退得太快容易出问题,还是慢慢地退,不能让稳定的空中加油编队队形突然发生大的变化,那样异常改变编队状态,也容易引发飞行状态的异常变化,导致云中错觉之类的危险情况,从而危及飞行安全。
    “涨时不溃退时溃”嘛,这也是我们“九八抗洪”的经验,举一反三地告诫人们在一项工作收尾的时候反而发生问题,因为这个阶段往往会思想松懈、精神放松,所以必须要切记和谨防。我现在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因而我提醒自己慎而又慎,稳而又稳,仍要注意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精心操作,用标准的动作缓缓退出,不能心急,更不能急躁。要知道标准就是安全,标准的动作也就是最安全的动作。
    所以,我赶紧把油门又加上了一点,没有让飞机减速太快,退出太急。好在油门补得及时,飞机并没有立刻减速,估计我那么一收一加的,发动机的转速都还没来得及反应得过来,所以体现出来的只是转速被我减小了一点点而已,速度自然不会减小太多、太急了。
    开始退了,刚开始队形并没有看出来有什么明显变化,但是软管上红色部分已经被我全部从吊舱里面拖出来了,并且剩余的黑白相间部分还在继续缓慢地往外拖着,这说明我与加油机的距离正在逐步拉大。我注意一面缓缓往后退,一面慢慢把软管拉直,扩开与加油机的间隔,不再“躲”到加油机的腋下,让软管与加油机的纵轴恢复到平行状态。这样的话,可以避免探头与锥套脱离对接的时候造成锥套受到较大侧力,带动软管一起产生较大的横向飘摆。
    随着“咔吧”一声脆响,锥套与探头终于脱离开了。只见锥套晃了两晃,依旧是喷出了少许残余的油雾,仿佛情人惜别的眼泪禁不住挥洒了出来。但是,这一次可不同于上一次的第一次空中加油了,我可再没那么浪漫,那么多情了,早巴不得分手了,就像是早已经没有了感情的男女,还在一起纠缠的什么?赶紧散伙吧!尽快拉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