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双向模拟法(二十一)
    怎么办?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转吧!在去机场的路上,我和飞行员们一起坐在进场的空勤大客上。不坐在一起也不行,在别人的地盘上团长也不好使了,也没有专车了,人家只给你提供一台大客。我充分利用进场的这段时间把天气情况赶紧跟飞行员们通报了一下,好让他们及早有个心理准备。原本还有两三个飞行员在嘻嘻哈哈地开着玩笑,听我这么一讲后,个个神情都有些凝重起来,再也没那么轻松了。毕竟大部分都是老飞行员,曾经多次执行过长途机动转场任务,少数几个年轻一点的新飞行员也是至少有过两次以上的转场经验,所以也都明白在那个沿海的山区机场刚符合机场开放条件究竟意味着什么,自然是乐观不起来了。
    “大家都听好了,我再强调四点注意问题:第一点是一定要把‘两个罗盘’和gps结合起来看,防止注意力分配‘单打一’。在gps工作正常的情况下就以gps为主,‘两个罗盘’做参考。如果gps 工作不正常,那就以‘两个罗盘’为主;第二点是必须要严格飞到‘近距’。飞到‘远距’以后不要找跑道,你就是找也是不可能找不到!到了‘远距’一定要继续飞‘近距’,到了‘近距’跑道自然就在你的眼前;第三点是飞到‘近距’的时候,第一件事是对正着陆航向,然后再抬头找跑道。如果还找不到的话,那就继续按着陆航向飞,保持10米的下降率,飞到高度100米再找。高度100米的时候,再次对正一下着陆航向,然后再找跑道。看到跑道就着陆,看不到就果断复飞,建立一圈仪表大航线重新过来着陆。也没多大问题,我们在家的时候有时不都飞到‘1x100’了吗?怕什么?3公里的能见度,我就不信我飞到1公里还能看不到跑道?关键是保持好状态,严格飞‘远、近距’;还有最后一点我要强调的就是安全第一,绝对不允许勉强着陆!你要是复飞了,我保证不会过多地责怪你什么。但如果你要是勉强着陆,哪怕就是非常成功,下来以后也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一律按飞行纪律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这一席话也算是我临上飞机之前对转场飞行员所做的飞行前指示了,用了几个“一定”和“必须”,加重了语气,表明了态度。既突出了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又给大家打了气,树立了信心,同时还进一步申明了飞行纪律。
    我最担心的其实就是这么两个问题:一是飞行员在天气很复杂的时候因为寻找跑道过早而丢失飞行状态。虽然说道理大家都知道,能见度不好你找跑道早了也没有用,根本就是不可能看到的,但是飞行员往往会不自觉地就是要去找跑道,越找不到就越着急,越着急他就越要去找。要知道穿云下降“远、近距”阶段可以说是仪表飞行里面最复杂的了:时间短、动作多、难度大、允许误差小,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尤其是注意力分配要快、要全,操纵动作要精、要准。本来这个关键的时候是要以百分之一百的精力来保持状态严格飞到“远、 距”上空的,就这样还不一定能飞得好,而此时飞行员却要分散出很多一部分精力来寻找跑道了,那是肯定会影响到数据的保持,难以准确飞到导航台上空。或者就是飞到了导航台的上空,但是高度、速度、航向等误差大,也是难以安全着陆的。这就相当于一个必须用双手竭尽全力才能托举100公斤重量的人,现在只用一只手去托举100公斤的重量,那他肯定是力不胜任的;二是飞行员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勉强着陆。天气复杂好不容易看到跑道了,不管条件具备不具备,赶紧着陆吧,落地为安啊!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个时候的飞行员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是无论抓住个什么东西都不会放手的,他看到跑道就一门心思地要着陆,生怕复飞以后天气变得更加复杂,一圈飞过来后连跑道看不到了。其实,许多着陆方面的飞行事故并不完全是因为天气变坏的原因,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飞行员勉强着陆造成的。只要复飞重新建立一圈起落航线或者仪表大航线,这样的飞行事故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说的在家里飞到“1x100”了,这也不是夸张的:我们在年初低气象驻训以及在本场加工低气象的时候,有几个个场次的部分架次的确是因为天气短时间突变而达到了能见度1公里或云底高100米,飞行员也大多都一次着陆成功了。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给飞行员们鼓劲,树立他们的信心,激起他们敢打必胜的勇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终于,又一次起飞了,我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最后一段的艰难旅程。虽然也有些许的无奈,但更多的还是豪迈;虽然也曾有过一丝的踌躇和彷徨,但很快取而代之的便是坚毅和刚强。前半段航程的天气都很好,也是碧空,没有碰上一点点的云,把我原先在地面高度紧张的神经多少放松了不少,既仿佛是在宽慰我们,又仿佛是在让我们养精蓄锐,准备迎接着陆时刻那最关键、最艰难也是最危险的一战呢!
    在从渤海之滨飞往东南沿海的这条航路上,在起飞后的半个小时左右,便途径了我的故土。这是长江三角洲腹地,以“三山三水”而闻名遐迩:处于长江、淮河中下游,居中靠东、沿江通海,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的黄山,“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一柱擎天”、“万岳归宗”的天柱山。除此之外,境内还拥有着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面积达800平方公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成汤放夏桀于南巢”即出于此。啊!这可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那里有我儿时蹒跚的足迹,也有我少年懵懂的初恋,更有我青春莽撞的记忆。正是从那里一个城市的一所重点中学高中毕业后,我积极响应了党和国家的号召,放弃高考,参加招飞,光荣入伍,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名战斗机飞行员。现在又成长为一个飞行团长,正带队飞过家乡的天空,奔赴东南,去执行保卫祖国、维护统一的轮战任务。这个时候父母亲戚、老师同学、好友故交他们正在干什么呢?会偶尔地抬头仰望天空吗?能看到我们四架飞机正编着整齐的队形划过湛蓝的天空吗?他们会想到我吗?会想到正是我,他们的儿子、学生、朋友正带着这四机编队飞过了这片天空?哦不,可不止这四机编队,要知道后面还有好几个四机编队呢,偌大的一个战斗机机群,可都是在我的率领之下的。
    由于飞行的高度很高,又是从一旁通过,下面还有着一层薄薄的雾霾,所以看的并不是很清楚。再加上我还要集中精力保持飞行状态,尽量给后面的三架飞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因而也没能再仔细多看故土几眼。可是内心却仍然是格外的心潮澎湃,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是油然而生,令我有点热血沸腾了:无论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是龙潭还是虎穴的,我都毫不害怕,无所畏惧的,那可真是像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主题歌唱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顿觉胜券在握,信心百倍。
    “701,长岭!”耳机里传来了空x军指挥所的呼叫,这是他们的雷达已经看到我们了,在主动跟我联系无线电呢。长岭是空x军的暗语代号。
    “701回答长岭!”我在无线电里面口齿清晰十分沉稳地回答道。
    “701工作好的吧?”
    “701工作好!”
    在得到我明确地回答编队工作好之后,长岭又分别跟我的三个僚机联系了一遍无线电,确认了编队的四架飞机无线电都畅通并工作正常后,又通报了我一句:“701你的航迹都是好的,注意跟青城1号联系!”
    “青城1号,701!”我按照军指的要求主动跟降落场的塔台联系无线电。这个塔台班子由我们轮战部队的先遣分队和驻场场站共同组成,是以我们为主的。
    塔台没有回答,我心里倒并不着急,很清楚这是因为塔台的无线电联系距离近而已。塔台的超短波电台功率肯定是不如指挥所的大,所以工作距离必然也是远远不如指挥所的。另外估计指挥所的超短波电台设置的位置也是在山顶上,受到的遮挡和屏蔽少,而机场因为在山坳之中,塔台的超短波电台没法设置到山顶,只能是在塔台的楼顶,无法避免地会受到山体的影响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山地效应”,客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