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划来比划去的,我俩都一致感到把gps安放在瞄准具左边最好,实在是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了。在这里首先是没有任何遮挡,它没有遮挡别的仪表,也没有被别的设备遮挡,同时也没有遮挡飞行员看外界的视线;其次是它不仅是进了状态仪表圈,而且离地平仪、“两个罗盘”很近;第三是飞行员用左手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到它上面的任何一个按钮,对它进行调整或设置;第四是在这个位置也好安放,不用做任何改动,可以利用瞄准具上原有的两颗螺钉,就轻而易举地将gps的托架固定上去了。
这个固定方法后来我们又有了新的创新,但那不是主动所为,而是一种被逼无奈之举。在我的明确要求之下,所有参训飞机的座舱里面都在瞄准具的左边加装上了这么一个托架。但是仅仅加装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等我们从xx低气象驻训基地回来后就被拆了下来。这是因为机务干部不干了,在飞机上加装任何设备都必须要上报到空军装备部并经他们同意后才能允许,现在未经上报就加装了这么个托架,被上面检查发现后会挨批的。这主要是怕军以上的装备部门检查,我们师里的装备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会揪住这个事的,他们是和我们在一条船上。而挨批的时候,直接被批的就是机务副团长和机务大队长。这些业务主管部门一般都是按条条管辖,不会找我们这些飞行干部麻烦的。哦,你们飞行员用的是快活了,让我们机务干部挨收拾,凭啥呀?所以机务干部不同意继续装了也正常,他们能在整个驻训期间让装着就已经很不错,很够意思的了。
在一个飞行团里面,因为技术专业的种类多,所以组织结构也是比较复杂的。团长肯定是要由飞行员来担任的;政委是专业政工干部,虽然他以前有可能出身飞行或机务,但是改政工以后就是一直走政工干部这条升迁路线了;机务副团长是全团机务人员的最高行政职级,负责全团的装备工作也就是机务工作。飞机能不能飞,不是团长说了算,也不是政委说了就行的,这个就是机务副团长一句话,他说能飞就能飞,他说不能飞就不能飞。你团长再牛,当机务副团长说哪架飞机不能参训的时候,你也不敢去逼着他让他同意参训,除非是这个团长的脑袋不是被驴给踢了,就是被门给挤了!
低气象驻训回来不久,机务副团长就跑到我的办公室:“团长啊,那什么gps托架不能再装在座舱里面了,上面来检查我们要挨收拾的!”无奈,我也只好忍痛割爱,同意了他们拆除下来,咱也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人家的痛苦之上啊?但我还是反复交代,要把拆下来的托架保存好了,防止哪天还要继续使用呢。
哼哼,活人也不能让尿给憋死了啊?托架固定在飞机座舱里面是不行了,我和训练副团长只好另辟蹊径,又钻进了座舱里研究合计起来。搁肯定是要搁在原来位置上的,因为实在是找不出更好更合适的位置了。这个是根本的,也是必须的,更是不能改变的,是我们的基本打算和既定方针。
哈哈,看来还真是部队官兵经常说的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琢磨了一会儿,我们就找到了一个两头兼顾的办法,把原有的放置在左腿上的那个托架的后面,加上一根钢尺一样铝片,只用一个点固定,可以旋转,最大达到90度。打开的时候,把铝片插到瞄准具的一个缝隙中,再用原先绑腿上的橡皮绳上的一个钩子,挂到在瞄准具另一边的一个小孔中,即可牢牢地把托架固定好;不往瞄准具旁边安放的时候,可以把铝片合拢起来,并到托架的后面,什么也不影响,照样还可以在绑到腿上。这样在战斗机上飞行的时候,就插到瞄准具边上,而教练机上飞行的时候,仍然还是绑到腿上。那时我们的战斗机是歼八,教练机是歼教六,战教不同型。教练机上因为座舱小一些,仪表板布置得也相对比较密集,瞄准具的边上、状态仪表圈里面实在是安放不下这个gps了。但现在好了,我们这么一改革、一创新,就兼顾到了战斗机和教练机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机务的要求。不是两全其美了,而应该说是三全其美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领导层把方向搞对了,把路子摸准了,把方法找到了,剩下就是带着飞行员苦练巧练、多飞精飞了。
进驻xx低气象驻训基地之前的技术加工训练,虽然飞行日有限,但是因为有了gps的帮助,它的作用就相当于力量倍增器,飞行员的仪表穿云技术提高很快,尤其是直线穿云下降线飞的都很准,基本上都是一次着陆成功。
就快转场了,上面的工作组也不断地来我们团检查指导工作,主要就是训练和装备部门的。飞行员的仪表飞行技术加工的差不多了,我的主要精力就转换到机关的组织计划上来了。这个也很重要,司令部是统率机关,能否高效运转是直接关系到整个驻训任务的。当时的参谋长比较年轻,工作能力也很强,但他是搞作战出身,不是太懂训练。说实话,飞行训练的组织计划工作实在是太复杂了,受到很多法规制度和上级阶段性指示要求的制约,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人、装备和事情,不是专业的人实在是很难搞明白、搞好的。再加上当时的地面副参谋长也不是训练出身,他是军务干部出身,搞搞管理还行,搞训练实在是一窍不通,根本就不敢让他插手。空勤副参谋长倒是有两个,但他俩都是飞行的,是从飞行大队长岗位改任的,你只能指望他们搞好飞行,别出乱子就行了,指望不了他们来帮着你运筹谋划什么的。作训股长倒是专业的训练出身,但是领导能力不是很强,自己干活没问题,写写材料啊,做做计划什么的都行,就是把大家都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不行。所以当时的司令部在训练方面的综合力量不是很强,这就需要团长和训练副团长操心劳神了,不然的话是既影响到正常工作、训练和任务的完成,又很有可能因组织计划的混乱而发生问题并导致严重后果。
临近转场的前一天,都到上午10点了,我正在自己办公室里面抓紧转场准备呢,跑来一个参谋向我报告:“团长,我们教练机的转场航线上面没有批复,中转的xxx机场保障不了歼教六了,要求我们马上更改!”
什么?我一下子头就炸开了,下午就要下达任务,明天就要转场了,现在还让我们改航线?要知道这个航线可是我们准备了一个星期的,现在说改就让改了,可哪里来得及准备啊?
但是军令如山,让你改你就得改,不改也不行啊!“股长呢?叫你们股长跟作训股长赶紧过来,还有教练机那几个飞行员,重新选航线吧!”我火烧火燎地吩咐下去。
因为教练机的航程比较短,中途需要多次降落才能飞到xx低气象驻训基地,不像战斗机只需中途降落一次,所以战斗机和教练机走的不是同一条航线。这也给我们的组织计划工作带来不少麻烦,现在不就是麻大烦了吗?我们机关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怎么早不知道跟那个中转的xxx机场联系一下呢?现在军线程控电话这么方便,早问人家一下不就行了吗?不就知道他们现在能不能保障歼教六了吗?还至于今天把我们搞得这么被动吗?来不及准备不说,上面还会批评我们组织计划工作混乱,临转场的前一天还在改航线。唉,真是出师不利啊!
我恼火极了,看谁都不顺眼,逮谁都想骂两句的。很快,参谋把大家都找到我办公室来了,等着我安排任务。嗳,作训股长呢?作训股长怎么没来?作训参谋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在我的追问下才道出了实情:作训股长回家拉煤去了。这段时间以来,作训股工作非常繁忙,股长好多天没有回家了,明天又要转场走了,所以今天回家拉点煤,烧炕用的。没有跟领导请假,不是不想请,是没敢请,怕领导不同意,也怕挨批。股长只是跟作股里说了一声,就偷偷地溜回去了。
所说的作训股长要转场走,是指第二天我们小飞机起飞以后,参加驻训的地面人员,如政工、机关、机务人员和飞行指挥员,他们会坐上我们申请来的大飞机,也就是军用运输机,直飞xx低气象驻训基地。他们肯定是比我们小飞机提前到的,在我们降落的时候还需要他们接我们呢。
我顿时是火冒万丈的,差点就蹿到天花板上去了,怎么按都按不住:混蛋玩意!混账东西!明天就要转场了,作训股长还溜回家去了!这么多事要做,我们都在忙,谁没有家啊?要都溜回去了还不乱套了啊!再说我们组织上对你也够关照的了,正连才刚两年,就给你提了副营,不就是考虑到作训股辛苦,股长不好干,活干的多,挨批还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