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模拟法”是一种利用机载导航设备模拟地面导航设备的飞行训练方法,主要作用就是能够辅助提高飞行人员的外场起降能力。这也是我在当上飞行团长的第一年,通过两次外出执行重大任务机会,结合全团飞行人员的切身体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反复摸索,最终才总结出来的训练方法和组训经验。后来又经过多次外出执行重大任务的实践检验,证明是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为彻底解决我们团机动能力弱的难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找到了最短的捷径。
也可以说这个“双向模拟法”是我当团长后放响的第一炮。虽然时间比较长,耗时将近一年才放响,但就是这一炮,却打响了我们团的翻身仗,部队迅速崛起,从低谷一鼓作气直接就攻占了高峰。第二年便从一个多年不挨先进边的落后单位,一举成为先进团党委、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并且跻身空军甲类战斗团的行列。
我长达6年的团长任期,能用一年的时间改变部队的面貌,把一个落后的团队带成先进的集体,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了。所以这个“双向模拟法”对我以及我们团来说,的确是功不可没,既是我们团实际训练经验的总结,也是飞行人员对新装备的开发运用。这里面可是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汗水,得来并不容易,甚至是差点就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惨重代价。
我是2003年1月份担任空xxx团团长的,当时的军衔还是空军中校,一年以后才晋升为空军上校。上任之初,面对一个烂摊子不说,还要迎接两个严峻的考验:一是当年3月份开始的低气象驻训,为期一个月,全团规模;二是当年11月份开始的入x轮战,为期半年,跨年度,大队规模。说实话,烂摊子不怕,不是很多人都这么说吗:“烂摊子好干,稍微使点劲就能出成绩。怕就怕好摊子,好摊子反而难干。往上发展已经没有空间,往下退步却是非常容易。守住了也是前任的成绩,守不住可就是你这个后任的过错了。”所以,我还真不怕什么烂摊子,自信还是有能力把它收拾成好摊子的。可是,这两个年度重大任务,也就是低气象驻训和入x轮战,着实让我十分挠头,甚是焦虑,颇为担忧。
其实,也不光我一个人是这样,还有团政委和一帮团常委们也都是忧心忡忡的,只不过是我作为团的军事主官压力更大一些,责任更多一点而已。除我之外,更着急和操心的自然就是政委了,甚至他作为连续三届团党委班子的党委书记身上的担子还要更重一些,毕竟我们当时正处于新老班子的过渡期。政委是浙江人,人长得高大英俊,相貌堂堂的,一米八几的个头,骨骼粗壮,像是北方人。虽然说话十分的儒雅,但是办事却是雷厉风行的,很有点军事干部的劲头。他任职经历非常丰富,不仅是在基层带过兵,担任过雷达兵部队的连队指导员,而且还曾经多年在军区空军和军机关工作,给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和军政委都当过秘书。领导水平很高,工作能力很强,是个好班长。说实话,虽然我们后来因工作关系,也产生过不少矛盾,但总体配合还是不错的。应该说,我当团长之初就能跟这样优秀的政委搭班子,还真是一种幸运,就像我们在空军指挥学院中级培训时教员讲到的军政主官之间的关系:“三生有幸,命中注定,相依为命”。从他身上我的确学到很多东西,而这其中的一些东西都是实际工作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总结,从书本上是很难学到的,甚至就是根本没有。
政委非常善于运用党委的力量抓班子和带部队,尤其是针对飞行团时间紧、任务重、专业多、头绪繁杂的特点,十分注重党委议训工作,充分发挥党委一班人的作用。所以,在我以团党委副书记、团长的身份第一次参加团党委扩大会,深入分析训练形势的时候,大家在政委的主持下,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真正从关心团队建设的角度,说了掏心窝子的话。政委前面开场白就说的很直白了:“今天是新年开年以来的第一次党委议训,也是我们团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后的第一次党委扩大会,不是年底的年终总结大会,所以也不是说过年话的时候,今天我们主要就是说问题,找差距,明确不足,制定措施。”
按照我们部队党委工作的组织原则,凡是军政主官也就是党委书记、副书记当中,有一个人是新调整加入这个党委班子的,就视为是新一届的党委班子。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政委才有了“我们团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之说。
听完其他常委的发言,在政委总结讲话之前,我也重点就飞行训练工作和面临的重大任务,进行了形势特点分析研判,并且原则性地提出了措施和要求。因为刚来,我不说不行,但是又不能说的太具体,毕竟情况还不是很熟悉嘛。
我尽量说的中肯一些,避免带上什么感情色彩,防止大家误以为我对前任团长的工作进行全盘否定,所以特别注意了措辞。我说了我只是希望大家都要一致认识到,我们团目前正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更可以说是一个高危期或是高风险期——
一是时间太紧。只剩下两个的时间就要全团转场,远赴南方的空军xx低气象驻训基地。现在看,可供我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了,马上就要过春节了,至少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要刨除掉,那么我们能真正用来做准备的大块时间就只有一个半月多了。一个半月时间,根据当前季节的天气特点,最多也就是组织12~15个飞行日罢了。可是全团这么多的飞行员需要技术加工,飞行日又这么的有限,二者之间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
二是任务很重。眼前最紧迫、最繁重的任务的就是飞行员的仪表加工训练。这个基础不打牢,别说是去进行最低起降条件训练了,恐怕是你连去都去不了,或者说是还没飞到xx低气象驻训基地你就把飞机给摔了。那个机场常年天气不好,低云、低能见度的,进都很难进的(是指飞机飞到该机场降落,因为我们需要自己把飞机飞到那个机场,然后在那里训练)。而且到了那儿也不是待着没事干的,那可是要进行最低起降条件训练的,并且昼间和夜间都要训到的!
三是骨干偏少。当前正值用人之际,而我们又正是人才青黄不接之时。本来全团的飞行骨干队伍就不强,老的老,小的小,而且没有一个真正按《训练大纲》要求达到了本机型的最低起降技术。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团的飞行员不行,而是我们机场的净空条件不够,开放条件就没有达到最低起降条件,所以在本场无法训到这个技术。
四是经验匮乏。部队十几年没有外出了,一直在驻地的本场训练。那个低气象驻训基地处于阴雨潮湿的南方山区,而我们驻地则是在干旱少雨的东北大平原,二者差别很大,必然会给机关的组织计划、指挥员的组织指挥、飞行员的空中飞行、机务的飞机维护带来很多特点。而这些特点到底是什么?又究竟会有多大的影响?我们都几乎是一无所知,或者说是仅仅停留在纸上和道听途说上,没有实践,缺乏实际的经验。
五是基础薄弱。由于我们驻地在大东北,常年天气晴朗,经常阳光灿烂的,完成年度任务基本上都是轻松加愉快的,没有什么压力,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选择好天组织飞行,飞行员很少经过复杂的天气锻炼,所以复杂气象飞行的技术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不像南方的航空兵部队,常年天气都不是很好,完成年度任务的压力比较大,所以逼着他们不得不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组织飞行,不然就完成不了年度任务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培养锻炼了他们飞行员的复杂气象飞行能力。
说到这里,我喝了口水,同时也把一些都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回肚子里去了。我不能讲,那样一是太刺激大家了,二是会把我和大家隔离开来的。
那么到底我想说的是什么话呢?其实我想说的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家可千万别忘记了我们xxx师是怎么解散的!”在那年之前的5年之前,这个团是并不是我们师的,而是隶属于另外一个师,番号为空军航空兵第xxx师。该师在5年之前被解散了,只留下这么一个团,划归了我们师管辖。解散的具体原因就是因为把简单气象当成复杂气象飞!那天,该师的某团组织昼间复杂气象飞行,正好赶上一个空军首长坐专机来该师检查指导工作。首长是个飞行干部出身,恰好又在空军分管作战、训练工作,所以十分关注部队的战斗力成长和从严治训按纲施训,并且以铁腕治军而闻名全空军,以致于不少师团职干部看到他都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