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一个侯府的世子夫人唱俚俗的小调,本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何况还是在这样的场合,而且,阮玉翡的声音听起来很是怪异。
众人都有些面面相觑,不等曾氏发话,褚锦绣一面说着她去看看,一面急忙忙地朝假山的放心奔了过去。
“你们也跟过去看看。你们奶奶有什么不妥,先扶回她院子里去。”曾氏就吩咐几个服侍的人。
然后,她才转过头来,强笑着跟众人解释。这必是阮玉翡的狂躁之症又犯了。
“惹大家嘲笑了。”曾氏还说。
看着曾氏这样有苦难言的样子,众人自然不好说别的,只有宽慰曾氏的。
正乱着,就听见假山那边传来更加混乱的声音,就有婆子大喊了一声不好。
阮玉珠寻声望过去,就见远远的假山顶上,阮玉翡竟是一跃而下。席上也早有人看见,不由得响起一片惊呼声。
“这……”阮玉珠的心失跳了半拍。
那么高的假山,下面也都是些奇石,阮玉翡就那么跳下去,只怕是凶多吉少。她站起身,随即又坐了下来。不说周氏不会允许她过去,就算是她过去了,这个时候也于事无补。
“快,扶我去看看。”曾氏也惊叫出声,她站起身的时候,身子似乎有些颤抖,似乎是惊怕到了极点。不过阮玉珠离的她近,又是心中有事的人,就觉得曾氏此刻眼中的亮光惊人。
那分明却并不是惊怕,而是兴奋。嗜血的兴奋,心愿得偿的兴奋。
阮玉珠转开视线,不由得看了一眼快步走过来的华珍珍。
华珍珍是真的吓到了,她到了曾氏的身边就站立不住,还是旁边服侍的丫头扶住了她。
“夫人,这、这发生了什么事。”华珍珍说话带着颤音。
曾氏立刻意识到,这种情形并不适合华珍珍在场。不管怎样,都不能再让华珍珍受到惊吓了。
“你们快扶二奶奶回房中去,不用再过来了。”一面吩咐,还一面跟身边诸人解释说华珍珍心最善,胆子也极小。
阮玉珠就想到她第一次来安定侯府,华珍珍正是被阮玉翡从那座假山上推下去的。
所以,这种场面对于华珍珍来说,就是双重的刺激。
华珍珍确实也禁受不住,就被服侍的人连扶带抱地带走了。
周氏已经起身,却先顾着阮玉珠:“都是没想到的事。我先送玉珠回去。”
曾氏忙乱着,倒也没忘了她们,一面说都是自己的疏忽,一面问阮玉珠是否受到了惊吓。
“谁能不惊不怕。”阮玉珠就说,“大嫂子不用照顾我,我自在这里。”她还让周氏也跟去照应。
此时此刻,阮玉珠并不急着离开安定侯府。她想知道,阮玉翡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我不过去。我在这里照顾你。”周氏就说,只打发了心腹跟随曾氏过去看个究竟。
曾氏也没再说什么,就带着人往假山那边去了。席上的人除了特别胆小的,或者是特别不理事的,也都呼呼啦啦地跟随了过去。
褚家大太太带着褚素馨却似乎并不着急,还刻意多看了阮玉珠几眼,才跟了过去。
“不知道咏枫媳妇怎么样了。”身边并没有外人,周氏低低的声音跟阮玉珠说。
还能怎样,不过是凶多吉少。当初华珍珍还是不情愿,被阮玉翡推下去还丢了半条性命。如今阮玉翡那样子,却是自己下力气跳下去的,能不能活命都在两可之间。
阮玉珠暗自凝神思索。
“你刚才听见没有,她唱的是什么……”周氏又问。
阮玉珠摇摇头,她听的并不十分清晰,但是隐约能听出,是唱男女偷情的。阮玉翡就算是不长进了些,却是从哪里学来的这样俚俗小调。
而且,就算是阮玉翡丧失理智发狂,从来都是糟蹋东西,伤害别人,何曾伤害过她自己。
今天的事,真是处处都透着蹊跷。
还有曾氏的态度。表面上看,曾氏很惊讶,但阮玉珠就是觉得,曾氏心里应该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并一直在期待着。
曾氏掩饰的很好,但依旧瞒不过阮玉珠这个有心人的眼睛。
这是终于对阮玉翡下手了吗。她还想着,曾氏会多磋磨阮玉翡一些时日,最后在阮玉翡的身孕上做文章的。毕竟,对于后宅的女人来说,那时候最容易出事,也最容易做手脚。
可是,安定侯爷就要回来了。
安定侯爷回到侯府之后,曾氏再做手脚,只怕就有些掣肘。
这个时候阮玉翡若是死了……
不待阮玉珠想清楚,周氏的人已经回来禀报:“摔的血葫芦似的,还有口气。侯爷夫人已经请太医去了……”
随着回报,曾氏也回来了。
曾氏满面阴云,眼角似乎还有些泪痕:“我的命可真苦。这好生生的,只可怜了我的孙儿。”
阮玉翡生死难料,肚子里的孩子已经确定保不住了。
褚家大太太和二太太众人都忙着劝解曾氏。
“都是这孩子没福。”说的是阮玉翡。
“太医请来了没有。玉翡还有一口气在,无论如何,哪怕倾家荡产,也要将玉翡救回来。”曾氏还跟褚家两位太太表白,“玉翡那样的性子,虽然之前也有些磕绊,只到了这个地步,我只想起她的好来。她若怎样,我没法跟你们姑太太交代,也难见你们老太太……”
说着,又落下泪来。
“这怎么能怪你。”褚家二太太立刻说,“我们老太太通情达理,定然不会。至于我们姑太太,等这个劲儿过去,她心里都是明白的。不管怎样,咱们的情谊是不变的。”
曾氏似乎这才略好了些。
褚锦绣没回来,早就随了阮玉翡往飘香院去了。一会太医被请了来,曾氏和褚家的人也都往飘香院去。
阮玉珠和周氏这才告辞出来,并跟曾氏说,让她需要什么尽管往东西两府中去拿。
“有什么消息,也打发人来告诉我们一声。我回去还要禀明了国公夫人,国公夫人必定挂心的。”周氏还嘱咐曾氏,一面留下人来帮曾氏料理,其实也是为了通消息方便。
离开安定侯府,阮玉珠随着周氏先回到国公府。
宁氏却是早一步知道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