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看出这就是澹台宬的真实想法,而且澹台宬也并没有隐瞒什么,但宋哲还是希望事情不会像这样,宋哲变得有些不知该如何应对了,他随后就慢慢的坐了下来,或者说是宋哲就直接坐在了原地。
“吏首大人,你这是怎么了?”澹台宬本想去搀扶着宋哲的,但澹台宬知道并没有什么用。
宋哲有些发愣,他开口念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啊?”
澹台宬也只好顺势坐了下来。
“澹台贤侄,难道我王会想不到这些?”这是宋哲的疑问。
“正是因为我王能够想到这些,所以才会让我们几位国政大臣共同商讨此事,但吏首大人却打算主导此事,并且要帮着我王达到目的。”澹台宬陈述着一些实情,澹台宬并不认为宋哲会看不出来,只是说当时的宋哲没有想明白而已。
宋哲一脸的茫然,“澹台贤侄啊,你觉得本吏首接下来该怎么做?难道还有必要派出使节?或者就如刚才宰执大人所说的那样,本吏首直接去找我王说此事难以达成……”
“吏首大人这么做可能会让我王做出重罚……或许我王也不会责罚吏首大人,只是我王会认为吏首大人不适合担任这一国的吏首,因为大人你的做法会让我王失去信任。不知吏首是否会如此认为?”
“澹台贤侄说的有理,到时候本吏首就难以再次成为这一国的吏首了,依然就是如宰执大人刚才所说的那样。”
“吏首大人,你还是应该要派出使节的,虽说这样做可能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作用。”澹台宬说着他的建议。
“明知是这样的结果,真的还用派出使节?澹台贤侄啊,你要帮本吏首想到一个办法才可,我王不也觉得你是一国的谋士?既然是谋士,就总会有办法的,你也能想到什么具体的办法才对。贤侄啊,本吏首都听从你的安排,你觉得如何?你要帮本吏首啊,做到此事不也能向我王展示你的才华?本吏首对我王说想让你帮着谋划,我王也是同意的,或许最为根本的一点原因就在于,我王认为贤侄你是可以想到办法的,就算你没能做到,会受责罚的只是本吏首,而不会是贤侄你,说不定我王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而我王也是准备重用你的,贤侄你以后也不可能只是以客卿的身份立于议事堂。”其实宋哲也是在揣摩着文庄王的想法,他觉得文庄王不会随意的就做出一些安排,而文庄王的此举一定是有意义的。
“澹台贤侄,你就直接告诉本吏首,你觉得我王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或许我王也是认为你可以做到,要不然我王也不会让你参与讨论此事了,而你自然也不会在这议事堂里。”
“是吏首大人要帮着我王来谋划此事,我王又岂会不同意?”
“不是如此的。”宋哲此时又想到了什么,“应该是我王本来就打算让你来做出谋划的,但刚好是本吏首提出要谋划此事,所以我王就顺势同意了,而且就算你没有做到,我王也不会责罚于你,这对于你来说是有利的。”
宋哲所想明白的一点就是在于,此事本来应该是由澹台宬来主导的,因为文庄王知道此事难以达成,所以文庄王才会选择让澹台宬来试着做到此事。而文庄王今天之所以说澹台宬是谋士,原因也就是在于此。
宋哲只是觉得他应该早一点看明白的,至少不能主动的提出来谋划此事,而他应该可以试着去帮澹台宬来谋划,文庄王肯定也是会同意的。
“澹台贤侄啊,此事还是由你来谋划最好。”宋哲在想明白之后,就直接说着他的想法,他当然是希望澹台宬能够同意了。
“吏首大人,我只能帮着你谋划……”
“贤侄啊,本吏首怎会介意这些?”
澹台宬说道:“我知道吏首大人不会介意,可我王是让吏首大人来谋划此事,我可以帮吏首大人,但也仅此而已。”
“贤侄,你肯定是看出来了才对?”
“不知吏首大人指的是什么?”
“我王之意。我王本来是打算让你来做出谋划的,只不过是本吏首率先答应了此事,所以就演变成了现如今的这种局面。”宋哲认为他也不用隐瞒自己所想到的这些,毕竟澹台宬肯定是能够看出来的。
“吏首大人,你现在看出来也没有什么用了。此事难以更改。”
宋哲觉得有一丝无奈,但他依然认为还是有可能做到的,这就要看澹台宬的想法了,“澹台贤侄,你还是想一下为好,也算是帮着本吏首来谋划了,不仅是为我王而谋。你也看的出来,这吏首之位是由你来决定了。”
“吏首大人,但我也要思考。”
“贤侄,就在这议事堂里想办法,如何?”宋哲请求道。
澹台宬没有拒绝,“吏首大人,但我也不一定会在今天就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宋哲示意他当然明白,宋哲随后就接着说道:“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于,要让武智王能够来到我国恭贺,就算文良王与武简王不来我国也没什么。澹台贤侄,你说是否如此?”
宋哲看到澹台宬在思考着,他也不好打断,于是宋哲就看向了他的前面,而这座议事堂也让宋哲觉得不是那么的熟悉了,可以说是与往常不一样的。宋哲当然也会看向王座,那是一个显得很威仪的地方。
“吏首大人,武智王来我国恭贺的理由是什么?武智王总要觉得值得这么做才可。”
“其实这也并不难,本吏首知道我王的真实目的在于会盟,就让武智王成为盟主,本来武智王也是想成为盟主的,之前的会盟之事肯定是难以达成了,但这次武智王可以成为盟主,如此一来,武智王也不会轻易的拒绝。澹台贤侄啊,你觉得如何?”
“吏首大人,你应该知道我王的想法。”
“本吏首当然知道,是我王也想成为这次会盟的盟主,更何况这又是在我国,倘若让武智王成为盟主,我王并不会轻易同意,但我王也应该做出一些妥协才可。”
“吏首大人只能亲自与我王说此事了。”
“这……看来也只能如此了。不过你觉得我王是否会做出退让?”
“并不会。”这是澹台宬的回答。
“是否可以劝说我王同意?”宋哲再次提出他的想法。
“如若我王不能成为盟主,吏首大人觉得我王还会同意这次会盟?”
“嗯……可这就变得两难了。我王与武智王都想成为盟主,否则也难以达成这次的会盟。”宋哲越想越觉得难以做到。
不过宋哲之后就提出了另一个设想:“就让文良王成为其中的一个盟主,如何?当然我王还是主要的盟主,这样的做法是会让文良王同意来我国的,而且武简王自然也会同意。武智王自然会听说这次的会盟,但他知道自己不是盟主的时候,又岂会罢休?武智王也一定会来到我国……”
“吏首大人,到时候武智王是来夺取盟主之位的,不是来会盟的,更不是来恭贺我王,这可能还会引发各诸侯国之间的纷争。这样的做法必然会让朝廷知道,一旦朝廷怪罪下来,我王一定会受到斥责,而吏首大人你将会受到更重的责罚。再说我王也不会同意这样的做法。”澹台宬的想法与宋哲的不一样,可以说澹台宬也否定了宋哲的这一设想。
“澹台贤侄啊,那么本吏首又该如何做事?这几乎是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