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〇三)疏食上
茹毛饮血,此皆以为形容野蛮人之词耳,其实不然,此四字见《礼记·礼运》。《正义》云:“虽食鸟兽之肉,若不能饱者,则茹食其毛以助饱,若汉时苏武以雪杂羊毛而食之,是其类也。”古人恒苦饥荒,苏武之穷乏,于古必数见不鲜,足见其非形容之词。《诗·豳风》:“九月筑场圃。”《笺》云:“耕治之以种菜茹。”《正义》云:“茹者咀嚼之名,以为菜之别称,故书传谓菜为茹。”案毛言茹,菜亦言茹,则古人之食菜,与茹毛同。肉不能饱而茹毛,草木之实不能饱而茹菜,其致一也。然茹植物之始,非必皆后世老圃之所植也,盖草根树皮,无弗食焉,其去后世饥荒时之所食,亦无几耳。《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道之;其有相侵夺者,罪之不赦。《周官》大宰九职:“八曰臣妾,聚敛疏材。”委人:“掌敛野之赋,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管子·七臣七主》曰:果蓏素食当十石。《八观》曰:万家以下,则就山泽;万家以上,则去山泽。皆可见其养人之广。若后世,则惟饥荒之时食之,见诸救荒本草中耳。
《淮南·主术》曰: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则果蓏与疏食不同;果蓏者草木之实也,疏食其根茎也。《礼记》郑《注》曰:草木之实为疏食。《周官》郑《注》曰:疏材,根实可食者。混二者为一,恐非。
疏食较谷食为粗,谷之粗者,亦较其精者为粗,故后亦称谷之粗者为疏食。《礼记·杂记》:“吾祭,作而辞曰:疏食不足祭也。吾餐,作而辞曰:疏食也,不足以伤吾子。”《正义》曰:“疏粗之食,不可强饱,以致伤害。”是也。今者谷之精者,不足养人,人人知之矣。予谓更推之,则专食粗谷,或者不如兼食各种植物。古《本草》有所谓久服轻身延年者,今人试之,或无其效,则以古说为不可信。然古人所谓久服者,恐非如今人以之为药物,乃以之为饔飧也。国民军围武昌,某药肆学徒,为其肆送何首乌,中途炮火大作,流弹纷至,不能至肆,姑归家止焉,已而其肆闭。此学徒家惟老父一人,久瘫痪卧床弗能动矣。父子二人,闭门坐守。粮绝,遂以何首乌当饭。一月许,其父竟愈。此事见上海某报,予曾录存之,今亦在游击区中,弗能道其详,然其大致固犹能记忆也。此人瘫痪之获愈,不知果由以何首乌代饭否?然《本草》中所云常服之品,若以之代饭,必有效验可见,则理有可信也。神农为古农业之称,本非指人,如《月令》云: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是也。所谓《神农本草经》者,非谓炎帝神农氏所作之本草经,乃谓农家原本草木性味之书耳。古农家所以能知百草之性者,亦以其所食不专于谷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