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五九)神嗜饮食
    (二五九)神嗜饮食
    古人最嗜饮食,故遂以己之心度于神。《左氏》一书,所载当时士大夫务民之义之论,可谓多矣。然随侯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桓公六年。虞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僖公五年。犹可见习俗之相沿焉。赵婴之放于齐也,“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使问诸士贞伯,贞伯曰:不识也。既而告其人曰:神福仁而祸淫,淫而无罚,福也。祭其得亡乎?祭之之明日而亡。”成公五年。是虽持福仁祸淫之论者,亦未尝谓祭不可以获福也。《墨子》言《天志》,言《明鬼》,亦持福仁祸淫之论者也。然《天志下》云:“楚王食于楚四竟之内,故爱楚之人;越王食于越,故爱越之人;今天兼天下而食焉,我以此知其兼爱天下之人也。”亦不觉露出祭可获福之旧见解矣。《明鬼下》曰:“昔者宋文君鲍之时,有臣曰观辜,固尝从事于厉。祩子杖揖出,与言曰:观辜,是何挂璧之不满度量,酒醴粢盛之不浄洁也,牺牲之不全肥,春秋冬夏选失时,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观辜曰:鲍幼弱,在荷襁之中,鲍何与识焉,官臣观辜特为之。祩子举揖而稁之,殪之坛上。”则更明目张胆,以饮食罪过生人矣。墨子此说,自言出于宋之《春秋》,可见当时流俗,持此等见解者之多也。
    观于观辜之事,则知《史记·鲁世家》谓成王少时病,周公揃其爪,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不足怪矣。《金縢》册祝之辞,曰“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俨然有要挟之意。亦以人固蕲神佑,神亦恃人以饮食之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由于此。而微子以殷民攘窃神祗之牺牷牲用为大罪,更不足怪矣。
    《楚茨》一诗,皆言古人祭祀之事,而曰:“神嗜饮食,卜尔百福。”又曰:“神嗜饮食,使君寿考。”此真古人之见解与?《左氏》诸书所载务民之义之论,乃当时先知先觉者之见解,而非其时人人之见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