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三一)宦
    (二三一)宦
    《汉书·艺文志》言:九流之学,皆出王官之一守。此非汉世去古近,刘向、歆父子又博极群书不能道。近世胡适之力驳之,乃于古事全无所知之瞽说也,而亦有人附和之,异矣。
    古书言历代学制,颇为详备,必不能皆属子虚,然从未闻有一人焉,学于学校,而出其所学以致用者,何也?此语习焉不察,则不以为异,一经揭出,未有不瞿然而惊者也。然无足异也。何也?古代之实学,固得之于宦,而非得之于学也。
    理事不违,人之求之,则不能无所先后。《学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先志者先求明其理,先事则先求习于事者也。《曲礼》曰:“宦学事师,非礼不亲。”以宦与学对举。《疏》引熊氏曰:“宦谓学仕官之事。”即官先事之谓也。九流皆从事于宦者也。章太炎曰:“官人守要,而九流究宣其义,及其发舒,王官所弗能与。”其说最近于实。冰寒于水,非水固无以成冰也。
    《论语·先进》:“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此重宦轻学之见。“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则谓学自有其用,而疾夫当世之佞者,徒能随事应付,而绝无远大之规,犹贾生言移风易俗,非俗吏之所能为,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也。《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此傥夫子所谓为政不可不学之道邪?此固非凡俗所知。《左氏》襄公三十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亦子路之见也。昭公十八年言原伯鲁不说学,当亦如此。其所谓学,固与宦对举之学,非该宦言之之学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所谓仕,即宦也。理事不违,学之虽可分先后,固不容畸有重轻。然当时之所谓宦者,未必皆能学仕官之事也。宦之义为养。《檀弓》曰:“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此所谓养,即宦也。《史记·吕不韦列传》: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者千余人。正以司奉养之事,故必居于其舍耳。《汉书·惠帝纪》:帝之立,赐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宦官尚食比郎中,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此宦官及宦皇帝者,即太子家之舍人也。应劭以阍寺释宦官非。《后汉书·宦官传》曰:“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则先汉固多士人矣。后世宦于士大夫家者曰门生,即古之舍人也。宦而徒以奉养人为事,而不能习于官事,此其所以寖为人所轻欤?
    《汉书·马宫传》云:“本姓马矢,宫仕、学,称马氏。”《楼护传》云:“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君卿之才,何不宦、学乎?”以仕、宦与学对举,犹是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