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三三)交绥
    (一三三)交绥
    《左氏》文公十二年:“乃皆出战,交绥。”杜《注》曰:“《司马法》曰:逐奔不远,从绥不及。逐奔不远则难诱,从绥不及则难陷。然则古名退军为绥。秦、晋志未能坚战,短兵未至争而两退,故曰交绥。”《正义》曰:“《魏武令》引《司马法》云:将军死绥。旧说:绥,却也,言军却,将当死。绥必是退军之名。绥训为安。盖兵书务在进取,耻言其退,以安行即为大罪,故以绥为名焉。”然则交绥乃不战而退。而世以为战无胜负之称,误矣。《公羊》于是年及文公七年令狐之战,皆曰:“何以不言师败绩?敌也。”《解诂》曰:“俱无胜负。”昭公十七年楚、吴长岸之战,亦曰:“诈战不言战,此其言战何?敌也。”《解诂》曰:“俱无胜负,不可言败,故言战也。”然则战无胜负者,正当以敌为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