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五十节 最后一战(2)
    华盛顿特区,美国陆军部情报局总部。
    数十名现役军官和身穿黑西服的情报人员以及一些身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几乎是小跑着穿梭在各个工作地点,现场没有那种轻松的谈笑声,只有一种近乎凝固了的高度紧张气氛,在这里的每个人都争分夺秒、风风火火地工作着。而这里也不过是整个美国的缩影。全美国此时都已经陷入空前紧急的战争状态和高度紧张的氛围里。匆忙、紧张、焦躁、惶恐、团结...这就是美国眼下的国家风貌和社会风气。实际上,美国已经完全孤立了,这不仅仅是以前那种单纯的地理上的孤立,更多的是军事、政治、外交、交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完全隔绝。已经基本控制了全世界的同盟国彻底封锁了美国本土,在美国南北大陆和东西大洋上,同盟国的百万大军和众多舰队正在蓄势待发,随时准备淹没这个唯一还没有向同盟国投降的国家。潜艇袭击、舰炮轰击、飞机轰炸、特工渗透...双方在风平浪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美国的神经已经绷到了极限,全美国正在美国政府的率领下,准备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存亡而竭尽全力。
    整个美国已经是一台战争机器,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人,都是这个机器上的零件。
    当然,美国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高层内,部分悲观者已经萌生了投降情绪;在民间,美国以前积攒的各种社会弊端也暴露出来了。各地的印第安人以及长期遭到种族歧视和不公待遇的黑人们纷纷乘机反抗,试图得到同盟国的帮助。这让美国局部地区接连陷入了动荡中。
    办公室内,几名神情庄肃的人正在低声地讨论着什么。从他们的气质和衣着上不难看出,这几个人的地位都很高。坐在首席的是国务卿威廉·詹姆斯·布莱恩,他直接代表着威尔逊总统本人,前来询问军队的意见。而站在旁边的其他几个人都是美国军队的重要领导者:战争部长(陆军部长)詹姆斯·贝尔中将、陆军参谋长修·斯科特中将、副参谋长塔斯克·布里斯少将、陆军总司令约翰·约瑟夫·潘兴中将、副总司令佩顿·马奇中将、参谋长约翰·海因斯少将。一干将领们都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墙壁上的美国地图、房间中间的巨大北美洲沙盘,以及桌子上堆积如山的情报资料。
    “这是最新的从东亚地区传来的情报。”情报局长查尔斯·萨默罗尔上校小心翼翼地递上前一份文件,“我们的情报专家还在分析和核实,但这是我们目前得到的最详细、最有可能是真实的情报,并且信息量也非常大。如果这是真实可信的,那么它的价值也将是无穷的。”
    将军们急忙把目光转移过来。布莱恩国务卿蹙眉接过文件,认真地扫视着:“又是英国人提供的?”
    “是的,英国和法国虽然已经投降,但是他们的部分地下组织仍然在工作着,而且是为我们进行工作。英国和法国的本土都是同盟国占领区,因此这两国的地下组织搜集情报的优越条件和效率也高于我们。两国以前拥有庞大的殖民地,因此各种龙蛇混杂的地方势力很多,这也为他们向我们提供情报给予了很大的便利。我们很多情报都来自英国和法国方面,至于他们为我们工作的原因,这是不需要多说的。”
    布莱恩神色凝重地浏览着这份绝密情报,慢慢地念出一个发音生硬的汉语人名:“蔡锷?”
    “此人是中华帝国中南战区参谋长,也是中华帝国自从满清时代结束后第一批新秀将领和中国军方少壮派的典型代表,并且此人在中华帝国向中南半岛扩张的战争期间表现很优异,另外他还是主导印度分裂的中华帝国军队的代表人物,中将军衔。这份情报是前英国驻印度军队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中将在锡兰岛地区偶然得到的。当时这个蔡锷已经被委任为中华帝国北美远征军副总参谋长,正在上任过程中路过锡兰岛,并邀请黑格中将就餐,但在这其间被一名突然间混进餐厅的印度民族极端分子开枪刺杀。黑格中将乘乱取走了蔡锷在现场遗留下的公文包,因此才提供给我们这些情报。蔡锷本人目前生死不明。”
    “他既然是中国北美远征军的副总参谋长,那么这些情报就很有可能是真实的。”贝宁中将显得有些兴奋地道。
    “这份情报的可靠性有多少?”马奇中将不动声色地问道。
    “这个...” 萨默罗尔上校面露难色地道,“我无法给予准确的保证。情报工作是微妙而含糊的,不可能用精确的数字来衡量准确性。”
    “这份情报显示的资料,和来自德国那边的情报似乎得到了佐证。”斯科特中将沉思道,“前段时间里,在欧洲战场上原本已经率军投降的英国援欧远征军总司令约翰·弗伦奇上将在德国人的战俘营里接受调查后,确认没有犯下战争罪行,因此赦免了战犯身份,德国人那边放他回英国了。另外,在北非战场被俘的英国驻埃及军队副总司令埃德蒙·艾伦比中将也被德国人释放了。这两位将军在法国境内和德国境内都或多或少地闻到了一丝风声。比如说,弗伦奇上将在德国陆军副总参谋长埃里希·冯·鲁登道夫上将的指挥室内曾瞥见墙壁上悬挂着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的地形图,埃德蒙·艾伦比中将曾偶然地看到英吉利海峡里集结了大量的登陆舰艇,并隐隐约约听几个德军高级军官商议进攻杰克逊维尔(美国东南部的沿海城市)的作战计划。当然,具体内容并不清楚。这也是英法方面仅能提供给我们的只言片语。”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潘兴中将目光如炬,“敌人恐怕不仅仅是在陆地上对美国进行南北夹击,而是很有可能在美国辽阔的海岸线上展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他转而又忧心忡忡地道,“我们的海军已经损失殆尽,沿海造船厂也不断遭到敌军飞机的轰炸,海岸线被敌军的联合舰队死死封锁,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东西两侧的辽阔海岸线都是巨大的防御空洞,非常适合敌军的两栖登陆。我们必须要事先判断敌军的登陆地点,才能组织起最有效的防御。”
    布里斯少将也忧虑道:“是啊,美国南北的陆地都已经遭到威胁,东西两方的海岸线也非常地不安全。美国可以说是四面楚歌,敌人可以任意地从任何方向进攻我们。我们以前认为敌人会只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发动全面进攻,确实有些草率了。看来,以德军为主力的盟军会在美国的东海岸发动大规模进攻。”
    萨默罗尔上校分析道:“按照我们从中华帝国和德国方面累计得到的情报,可初步判定,中华帝国的军队会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展开陆地进攻,德军会在东海岸线展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从客观条件上看,这也是对美国实行最有效打击的手段。美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以及华盛顿、纽约、费城等重要城市都在美国的东部。盟军没有必要步步为营地占领美国的西部和中部,他们只要攻取我们的首都和东部地区,就能摧毁我们的国家机器。”
    布莱恩静静地聆听着将军们的讨论,然后询问道:“你们推测,德军会在哪里登陆?”
    贝宁中将指点着地图道:“目前,协同中华帝国军作战的德军、奥匈军、意大利军等同盟国其他国家的军队都集结在古巴境内,距离迈阿密(美国佛罗里达半岛最南部的沿海城市)仅仅不到300公里的距离。德军很有可能渡过狭窄的佛罗里达海峡,在迈阿密登陆,但这样做在战略上不是很有效,因为迈阿密距离华盛顿1800多公里,这意味着登陆后的德军必须要从美国最东南部一路进攻到美国东北部,而沿途我们的军队会有足够的回旋余地进行反击。我相信德国人不会这么傻,他们很有可能在费城或纽约登陆,也可能在杰克逊维尔登陆。由于我们已经没有海上力量,所以他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距离华盛顿最近的沿海城市登陆,没有必要在陆地上慢慢地展开进攻。”
    “费城距离华盛顿只有200多公里,纽约距离华盛顿只有500多公里,从距离上来分析,德军在这里登陆的可能性远远超过在迈阿密。”萨默罗尔上校表示赞成,“迈阿密虽然距离古巴最近,但是距离华盛顿太远。德军没有理由在陆地上和我们展开漫长的搏杀,而会直接坐船省下这段漫长的陆上距离。”
    “有道理。”布莱恩点点头,“那中国军队呢?”
    “毋庸置疑,他们会在美国最东北部的纽约州或缅因州展开进攻,配合在纽约或费城登陆的德军一起进攻我们的首都。”萨默罗尔上校补充道。
    “干得好,先生们。”布莱恩表扬道,然后又再次分析道,“这么说,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同盟国的整体战略计划,但也已经有了模糊的概念,这对我们的帮助自然是巨大的。但是我仍然感到一丝的不安。这些...”布莱恩顿了顿,斟酌词句道,“这些会不会是同盟国精心策划的欺骗谋略?让我们在战略部署上出现巨大误差,从而狠狠地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中国人的诡计多端和他们那东方式的狡诈已经在这场战争里验证了很多次。这一次会不会也是他们给我们设下的圈套?”
    “国务卿先生,您说的也有道理。”萨默罗尔上校很诚恳地道,“但目前,想得到更精确的情报是很困难的,中立国畏惧同盟国而不敢暗中协助我们,同盟国内部都认为胜利已经指日可待,因此我们很难策反他们的高层人员。英国和法国的暗中协助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同盟国占领军要是得知英法暗中支持我们,那么英法两国必然遭到报复,这使得两国政府不得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在这种整体很不利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
    “谢谢你们了。”布莱恩颔首道,“请继续吧!这些情报最好能得到进一步的验证。美国的处境非常危险,我们已经极度不利了,更加不能在情报方面出差错。”
    “是!”萨默罗尔上校立正,敬礼。
    5月15日,一个从中华帝国本土传来的消息似乎验证了美方情报。当天,中华帝国国防部和中南战区司令部都以沉痛的语气发布了讣告,宣布中华帝国中南战区总参谋长蔡锷中将由于在锡兰岛地区遭到印度极端民族分子的刺杀枪击,身中四发子弹,经抢救无效于凌晨三点在科伦坡军医院去世。中华帝国的各大报纸随后都报道了这件事,《帝国军报》高度评价了蔡锷中将投身帝国军以来为帝国立下的赫赫战功以及做出的巨大贡献,声称他的去世是帝国军队新一代骨干将领的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并称赞他是“帝国新一代青年将领的楷模”。另外,中华帝国国防部宣布追晋蔡锷为陆军上将,追授“虎贲”勋章和“忠烈”勋章各一枚,同时对其家眷抚恤银圆五万,封地三百亩。圣武皇帝还特地亲自接见了蔡锷的夫人刘新英和蔡锷的长子蔡泽琨、次子蔡泽珂,并命令中南战区将蔡锷的灵柩从锡兰岛运回故乡湖南宝庆隆重安葬,同时为蔡锷写下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随后几天的帝国军报上连载了圣武皇帝接见蔡锷妻子、广东政府在广州港迎接蔡锷灵柩、蔡锷妻子在葬礼上痛不欲生、湖南政府为蔡锷举办葬礼等重要事情的照片。
    本来在这场世界大战里某个参战国死了一个中将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但美国情报部门则敏锐地关注了这件事,并搜集了与之相关的资料。很明显,从中华帝国对待这件事的郑重态度以及新闻媒体跟踪报道所拍下的现场照片,可以确认无疑,这个中国将军确实是死了。而这也说明了,他被刺杀是真实的,而从他那里获得的情报也是真实的。这是一个很有逻辑性的过程。如果这个中国将军神秘地消失或者隔几天便活蹦乱跳地出现了,那么得到的情报就很可疑了。但是,他确实死了。
    华盛顿的陆军情报局办公室内,萨默罗尔上校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