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双向模拟法(四十二)
    所以,单纯从权威梯度上来看,师长和团长是最合适的搭配,一是师长对团长能够构成绝对的权威,可以形成绝对的领导核心,不会有多少内耗的;二是两人皆为军事主官,领导能力、指挥水平都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对轮战这样的专项任务形成最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组织指挥。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师长毕竟是一师之长,一般都是不可能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面不在师部的大本营,而带着一个团远赴外地去执行任务。
    师长不能这么干,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能是副师长或师参谋长带队轮战了。这种情况下,合适的权威梯度就是副团长或团参谋长跟着去轮战,这样比较合理一些。我第一次参加轮战就是这样,我们团是副团长带一个大队跟着副师长和师指挥班子去的,就没有闹什么矛盾、出现多少摩擦,大家在一起虽然并不轻松但还是比较愉快地完成了任务。
    但是,绝大部分的部队去轮战的时候,团里都还习惯是由团长带队去,感觉这样一是显得更重视一些;二是团长嘛要带头指挥、带头任教、带头执行重大任务这“三个带头”。到了后来,还必须就是团长亲自要去了,因为从师指挥班子带一个飞行大队去改成了带整个航空兵团去了。团长不去还不行了,整个团都去轮战了,你这个团长总不能连部队都不要了,自己留在驻地当个光杆司令了吧?如果真是那样,那你这个团长也干不下去了:一个团长都不能带队出去执行任务了,要你还有何用?你就等着组织上把你免职、撤职吧!
    其实,在实际安排中,师参谋长和团参谋长真正去轮战的也不多,因为毕竟既是部队的首长,又是司令部的主官,而司令部又是部队的统率机关,至关重要,因而各级参谋长都是事务繁忙,很难脱身。所以,大多数部队的轮战安排,师里一般都是副师长,团里一般都是团长;如果只是一个飞行大队去,那么就把副团长留家里组织其他两个飞行大队的训练;如果是全团都去,那副团长也是必须要跟着去的,但会将参谋长留家里管理部队,因为毕竟还有少量的留守官兵。
    既然是只能这样去执行任务,那么在轮战的过程中也就只能面对这样的矛盾了。但是,这样的矛盾并不是说就是不可调和的,就看你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处理了。只要处理得当,也是不会发生什么多大摩擦的,毕竟前提大家都是想把工作干好、任务完成好,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利益冲突嘛。我第四次和第五次轮战也都是这种领导结构:副师长和团长。只不过不同的是第四次我还是团长,但副师长换成了另外一个我的老领导,不是我说的第三次的这个副师长了。第五次我已是副师长,带着另外一个团的团长;共同的都是这两次我们皆没有出现什么不和谐音,更没有什么互相指责、顶牛干仗的地方,任务完成的也很好,并不比这个诞生“双向模拟法”的第三次差,标志性的成绩都是所有架次仍然一次着陆成功。到后来,这个简直可以说就成了我个人的标牌动作、标志性政绩了,还是非常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因为只要有我在,只要是用了“双向模拟法”,肯定都是所有架次全部一次着陆成功。这可真不是吹的,事实明明就在那里摆着嘛!当然了,并不是说飞行员自身的努力不重要,基层单位的严密组织、精心保障不关键,而是在方向确定以后方法的确就是最重要的了。
    对照参考才知道哪里不足,相互比较方明白差距多少 。我经常会回忆起我个人参加的五次轮战,尤其是我自己当团长以后、可以称得上是带队领导的三次轮战,反复对照比较了各次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深深感到外区轮战总会出现副师长和团长之间这样的矛盾,主要责任不在团长而是在于副师长,是副师长不太会当!
    我既然敢下这个结论,就绝不是贸然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是有着绝对的把握的。要知道个人五次轮战的经历,在全空军范围内即使不算是最多,但也的确可以算是很多的了。在此基础之上,我又紧密结合了自己6年团长、4年副师长的实际工作体会,再加上深入的理性思考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后,才最终得出了这么个结论。不含任何感情色彩,不带丝毫个人恩怨。
    那么,我为什么就这么说了呢?这么说并不是说副师长的能力水平不行,既然能在航空兵部队都干上副师长了,那肯定都是有着过人之处的,绝不会是个一般的飞行员。我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指副师长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个别时候甚至是有越俎代庖之嫌:一是有的副师长在家里由于有师长、政委压着,头上始终有个“紧箍咒”,没有太大的自由空间,总感到憋屈的很,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啊。现在可好了,不在家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带队外出执行任务了,终于是“将在外”,可以“君命有所不受”了,所以总想施展一番才华,实现一下抱负。结果度没把握好,整过了,一不留神就变成了想说一不二,要个人说了算了;二是副师长毕竟一般都干过团长,都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有自己思路和干法,看别的团长干总觉得不顺眼、不放心的,总是担心这样下去会出问题。所以有的副师长就控制不住地想要左右团里的工作,试图把他们纳入自己认为正常的轨道上来。虽然他的出发点也不能就说不对,但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毕竟还只是个一厢情愿的事,过分了的话就成了横加干涉,最终往往也是弄得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出力不讨好:把自己累得够呛,人家团长还很反感你。
    其实啊,别说是有的副师长喜欢管的太具体了,就是有的师长都是这样,我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师长,他也是我当副师长时的师长,也是我军旅生涯里遇到的最后一位师长。说实话,他是我遇到的师长里面,人品官德不算最差,但是能力水平的确是最差的一个了。他工作起来是既没有头绪,又没有章法,事无巨细都要管,大事小事都要问,抓不住什么是重点,搞不清什么是要点。比如说,他每个周末都详细地了解飞行团下一周的工作安排,发现他不满意的地方就会直接进行干涉。要知道,一个航空兵师可是三个飞行团啊,你要那三个团长何用?你一个师长管那么细干什么?不是说师长不要管团,而是应该在宏观上把握方向,至于微观上的方法问题,就交给团长弄去呗!对每周的工作安排,师长应该从大面上把握:一看是否急躁冒进,飞行日安排过多,埋下安全隐患;二看是否消极怠工,飞行日安排过少,导致飞行间断超过《飞行条令》规定的天数。航空兵部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师长是管作战的,团长是管训练的。”这句话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师长应该是抓大的,宏观统揽;而团长应该是抓小的,注重细节。层级管理,各司其职嘛!
    其实,我们这位师长的经历还是非常丰富的,曾经当过多年的飞行团长,并且当的还是军委空军直属的某试验训练基地的一个飞行团的团长。但由于能力水平的关系,他团长干的也不成功,干了5年多,原来已经是没有什么进步的机会,恐怕只能是等着改成基地副参谋长(正团职)干到头的了。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狗屎运到了,一军委空军首长的女婿到他们团当政委,跟他搭班子。这下他可算是抱上大腿,傍上靠山了,在工作上是坚决听政委的,虽然该政委还比他小上五、六岁,但他绝对能放下身子,唯政委马首是瞻,政委说什么就是什么;在门路上是很快便通过政委跟他老丈人联系上了,并且紧抓不放,就差认首长做干爹了,所以也是深得首长欢心和赏识。后来,想在他们本基地干副司令员(副师职)没干上,因为司令员和政委都看不上他,坚决反对就地提拨。就在这个时候又恰好军委空军司令部军训部空出了一个副部长(副师职)的位置,于是他又在首长的特殊关照下,因祸得福,反而还荣升军训部的副部长了。他副部长干了两年多,便急吼吼地想下来干师长,但又一直也没有位置。等到我们师的师长位置空出来的时候,我们军区空军原本报的是自己的司令部军训处的处长去接师长的。但是这位处长又不争气,先前到军委空军参加新一代《飞行训练大纲》编修的时候,大放厥词,胡言乱语,给空军首长和机关留下很差的印象。处长原本是想当着军委空军分管训练副司令员的面,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的,没成想却弄巧成拙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忘了自己的半斤八两,真把自己当成训练专家了。他本身水平就不咋地,当了处长以后便高枕无忧,歌舞升平,以为师长就是手拿把掐、非他莫属了,就更不注重学习研究,光想着怎么陪首长、搞关系了。所以,军区空军的干部配备方案报到军委空军的时候,就在分管训练副司令员那儿被卡住了,坚决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副部长的机会来了,关系起作用了,那位团政委的老丈人毕竟身居军委空军高位,影响力很大,加之又是老谋深算,善于借力借机:既然你们军区空军没有合适的人选了,报上来这么个不着调的军训处处长,那么我们军委空军就给你们派一个军训部副部长去吧!就这样,副部长便又捡了个便宜,阴差阳错地又变成了我们师的师长了。虽然我们师地处偏远,条件艰苦,既不是新机部队,又不是重点部队的,但是副部长也饥不择食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先干上正师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