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航向072!”在我又一次按照团长的要求呼叫3号以后,稍等了片刻,3号吐字清晰、语气沉稳地回答了我。不是那个新兵蛋子,换上了一个老兵班长了。被团长这么一熊,他们也不敢再不重视,赶紧换上业务好、经验丰富的老兵班长。看来团长熊的对!都什么时候了?天气这么复杂,怎么还能让新兵上岗呢?什么时候不能练?非要赶这么个危机时刻?真是稀里马哈的!你以为团长不骂飞行员就不骂你了?
团长这个时候不骂飞行员是因为飞行员正在空中飞行,他就是想骂也不敢骂。“对空中的飞行员要好好哄,对地面的飞行员要使劲批”,这也可以说是飞行指挥原则和空军航空兵部队严格管理飞行员优良传统的有机结合。飞行员在空中飞行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乱批他的,把他弄紧张了会出大问题的,所以一般都是采取“哄”的方式,先把他搞下来再说,到了地面你怎么收拾他都没问题了。而对你个定向台领导是想怎么批就怎么批的,不会顾及你的情面,也不用担心批评了你会导致什么更严重的后果了。
我一听这还差不多,应该是对的,便马上回答了3号:“665明白!”你不随后回答他他一会儿还会继续通报的,又要多出一句话来,给已经比较频繁的空地通话又增添了一份拥堵。另外,不做到有问必答的话,搞不好我也要挨飞行指挥员批评的,虽然不是当时,但下来以后的飞行讲评说不定就要说上我几句了。
在回答的同时,我也立刻调整航向,由68度转向了72度,修正了4度,及时对正了定向台也就是导航台。动作不能慢,慢了就会造成积累误差越来越大,必然影响到数据保持的准确性。
向导航台飞行看似简单,其实也还是挺复杂的。飞行员一是要保持高度;二是要保持速度;三是要保持全罗盘指零。为了保持高度,飞行员要观看3块仪表:地平仪、高度表、升降速度表;为了保持速度,飞行员也要观看3块仪表:速度表、转速表、高度表(因为有的时候速度的变化是因为高度的变化造成的);为了保持全罗盘指零,虽然只需要观看全罗盘这一块仪表,但还是要受到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仪表误差、飞行员技术水平、空中风向的影响。其中空中风向的影响最大,会直接增加飞行员保持全罗盘指零飞行的难度。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但倒也能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这就好比在一个行进中的汽车上面挂一个风筒,当风向为零也就是相对气流从正面吹来的时候,风筒会飘向汽车的正后方,但当风向为90度,也就是相对气流从正侧方吹来的时候,风筒自然会向下风头方向产生漂移。我们可以把风筒就当做飞机,那么拴风筒的绳子就可以当做全罗盘的指针,而绳子拴在汽车上的那个固定点便可以认为就是导航台。这是在有全罗盘的情况下,那么要是没有了全罗盘呢?这就相当于失去了拴风筒的绳子,向台飞行会变得更加的复杂和困难,飞行员就只能是依靠定向台给的航向飞向导航台。而受到空中风向的影响,飞机的航迹会逐渐偏离预计航线,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是越偏越多的,这就造成定向台给的航向也是不断变化的。通常情况下是持续变大或持续变小。飞行员就需要不断地要定向台,然后不断地根据变化了的航向去飞向导航台。
全罗盘还在无精打采地晃悠着,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毫无方向和目的,只知道在那里犹豫不决和徘徊彷徨。我按照团长的要求,又要了几次3号,时间间隔都是大约1分多钟。问题不大,3号给的航向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说明空中侧风不明显,对航迹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而我也始终是对正定向台也就是对向导航台在飞行的。这也让我慢慢放下心来,不再过多的理会全罗盘了,反正一会儿半会儿它也不能恢复正常,我还是集中精力保持好飞机的航向吧。
“665你通过导航台了!”又过了将近5分钟的时间,正当我看时间也应该到了导航台上空,但由于全罗盘不能正常工作而造成我无法判断搞得我有点着急的时候,3号的这个重要的通报到了!他的声音也明显提高了两度,看来这个老兵班长的确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无线电通话的抑扬顿挫把握得很好,在重要的时机对重要的通话他知道加重了语气,这对空中飞行的飞行员也是一个警醒,相当于提醒飞行员:重要的时刻到了!
能不能准确通过导航台以及通过导航台后能不能及时对向背台(背对导航台飞行)航向,是穿云图飞行中的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全罗盘工作正常这个阶段做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不过就是严格全罗盘指零飞行,进入导航台上空盲区后全罗盘指针打转,出盲区后全罗盘恢复指示,转弯对向背台航向而已。导航台的正上空是一个盲区,像个喇叭筒似的,高度越高,盲区越大。飞机进入以后,全罗盘就不指示了,会出现指针打转现象。这不是故障,这是设备性能的特征,属于正常现象,而且这个现象恰巧还可以作为飞机处于导航台上空的一个判读依据。但现在的问题是我的全罗盘工作不正常,它是一直在打转,我就无从根据它来判断什么时候飞到导航台上空了,只能是完全依靠3号的通报和地面的雷达标图了。而这两个一是慢,二是误差大,势必会影响到背台飞行航迹的准确性。而背台飞歪了,就会给后面最关键的阶段——穿云下降带来积累误差,造成更大更多的困难。
在得到3号的通报后,我立即压坡度右转,同时记下时间,左手刚离开领航时钟的计时按钮,便马上回到油门杆上按下了无线电通话按钮,向塔台报告:“665通过导航台!”一气呵成有条不紊地做完了这三个动作,我严格保持着飞行状态,密切关注着电罗盘的指示,因为我需要在计算好的背台航向上把飞机改平,可别转过了。
与全罗盘专指导航台不同,电罗盘是指示飞机的航向,也就是飞机往哪个方向上飞。飞机的设计师们也真是独具匠心,因为这个电罗盘和全罗盘都很重要,飞行员需要经常观看到这两块仪表的指示,以观看频率最高的穿云下降阶段为例,飞行员最多每间隔2秒钟就必须观看一次这两块仪表,否则是很难把数据飞准的,所以在歼六以上的飞机就合二为一了,干脆把这两块仪表合成了一块仪表。但还是两个指针,各指各的刻度。如此飞行员就可以一眼看两表了,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是非常有利于保证飞行安全的。
看电罗盘在缓缓地转动着,速度很均匀,指针很稳定,没有任何的跳动或卡壳。尽管全罗盘还没有恢复正常,但这个电罗盘还是很给力的,没有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拉稀。因为转弯角小,所以很快就接近了背台航向,剩余角大约还有5度左右,我柔和减小坡度对正了航向,最后把飞机完全改成了平飞状态。
“665你现在慢慢下降到高度4000米,准备做4000米的穿云图。”听到塔台这么调度,我基本明白了飞行指挥员的意图,他是想让我提前着陆。因为穿云图的高度越高就会飞的越远,时间也就越长。可为什么要让我提前着陆呢?我心里犯起了嘀咕:“该不会是地面天气很差了吧?指挥员急着让我赶紧着陆。那可就麻烦大了,这个全罗盘又不指示,复杂气象主要不就是飞这个全罗盘嘛,现在气象又这么复杂,没了全罗盘可怎么办呢?”
一时间,我有点忐忑不安了,心里仿佛是“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但时间不容许我再犹豫,形势不允许我再彷徨,从7000米下降到高度4000米可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因为在云中不能下降率太大了,那样也容易造成错觉。于是,我收小了油门,向前松了松驾驶杆,让飞机转入了十几米的下降状态,开始中等速度下降高度了。太慢了也不行,别来不及了。如果到了穿云图的最后一个转弯也就是对正着陆航向的时候,高度还没有降下来,就会需要一面转弯一面下降,增加了工作量,平添了动作难度。天气这么复杂,动作能简单还是简单一些的好,更有利于保证安全。
也就是眨了几眼的功夫,飞机刚低下头,就重新进了云,太阳看不到了,蓝天也消失了,仿佛是盘古还没有开天地,一切都仍处在混沌之中。唉,这云我倒不是太怕它,刚才也穿过了,最多再产生点错觉呗,可是关键还是这个全罗盘不指示很讨厌,对我是个不小的挑战。既考验飞行技术更考验心理素质,哪一个差了都不行!
“665高度4000。”在云中下降到高度4000米后我及时报告了塔台。倒还好,这一路3000米的高度降下来还没有产生什么错觉,也没有遇到很强的气流以及降水。
“665你的全罗盘还没有恢复正常吗?”团长关切地询问着我,似乎是掩饰不住地透露出了一丝的焦虑。前面的7架飞机此时也都已安全着陆,空中就剩下我一架还在飞行了,而天气又是越来越复杂,加上全罗盘还不能正常工作,他能放得下心吗?
在得到我全罗盘仍没有恢复正常的回答后,团长沉吟了片刻,定下了决心,斩钉截铁般地说到:“665你做好全罗盘故障着陆的准备,地面现在天气好转了!”
后来才知道,地面的天气不仅是没有好转,而且进一步变差,我前面一架也就是第7架飞机着陆的时候能见度还有4公里,而团长说这话的时候能见度是很快变差,已经不到3公里了。我们机场因为四周环山,净空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开放条件就是能见度3公里以上,而此时已经低于机场开放条件了。
那团长为什么还要骗我说天气好转了呢?其实这也正是团长懂得飞行指挥艺术的高明所在,这叫做善意的谎言,不是欺骗而是安抚。他那么早跟飞行员讲天气变差了,不仅是解决不了天气变差的问题,反而会搞得飞行员很紧张,造成动作失常,难以正常发挥,发生更大更严重的问题!
“665明白!”我受到了团长的情绪感染,当然也是受了他的骗,真的以为地面天气好转了,全罗盘好不好都无所谓了,所以回答得干脆利落,充满了自信,仿佛这个着陆我肯定能做得手拿把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