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章:火烧盐务所(1)
    小庙庄逃跑的铁匠叫生铁张,臂力过人,是因为长年累月抡铁锤所致。生铁张是小庙庄的共产党员,还是村支部组织委员,小庙庄的党员因为叛徒李文礼的叛变全部被捕,在押往莱阳大狱的路上,他们在青山脚哪里动了手,青山脚那里地形有些特别,公路在山脚处拐了一个急弯,就好像是一道墙,墙的这边看不到那边,保安团的士兵押送着他们,刚刚拐过山脚的时候,生铁张夺了走在最前面保安团士兵的枪,押解的其他保安团扭头就跑,生铁张就用这一杆枪掩护者其他党员撤离,李保安指挥着士兵追击被生铁张打翻了三个,两死一伤,生铁张他们没有再敢回小庙庄,他们直接找到了特委,特委刘经三他们正在开会,生铁张报告了徐元沛叛变,带领梁秉锟和保安团抓捕他们的经过,刘经三忧心地说:“我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徐元沛还是投靠到梁秉锟哪里当了捕共队队长,接下来肯定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捕杀我们的人,我们已经派人下去通知徐元沛兄弟认识的党员干部撤离外地,不知在时间上来得及,来不及!”
    生铁张说:“肯定来不及,就像我们小庙庄事先什么都不知道,还把徐元沛当成上级派来的同志!”
    刘经三说:“这需要时间,我们掌握的情报太晚了,什么都有些来不及!”
    刘经三的话音没落,特务队队长姜宗泰就风风火火地冲进门来。姜宗泰一看刘经三在跟一个陌生人说话,姜宗泰张开的嘴巴又闭上了,刘经三说:“姜宗泰,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小庙庄的生铁张!”
    生铁张在莱阳一带很出名,生铁张的镢头镰刀的钢火那是硬而不脆,是叫得响的品牌,莱阳人都愿意买这牌子的镢头,姜宗泰就买过生铁张的镰刀,一直都很锋利。对生铁张的本人一直是闻其名,没有见其人,
    刘经三又向生铁张介绍姜宗泰说:“姜宗泰,眼下是特委的特务队队长!”
    刘经三将两个人这样一介绍,姜宗泰和生铁张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姜宗泰说:“你做出的镰刀和你的名字一样响亮好用!”
    生铁张说:“你们特务队的大名如雷贯耳!”
    刘经三说:“你们就不必相互之间戴高帽子了,宗泰有什么事就说吧。”
    姜宗泰说:“莱阳县委组织委员刘曰善被梁秉锟杀害了,还拔了他的头发,挖了他的眼睛!”
    刘经三一惊,问:“什么时候的事?”
    姜宗泰说:“就今天午后发生的事,我得到消息就赶来了向你汇报。”
    刘经三说:“通知的同志刚刚才派出,教训惨疼,教训惨疼啊。”
    刘经三沉吟着,特委书记张静源被害后,特委的所有事情都落在了刘经三的身上,刘经三感觉到从来都没有的压力,刘经三说:“徐元沛疯狂了,捕共队疯狂了,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想办法遏制住,要不然的话,我们胶东的革命形势就要毁在这个叛徒的手中。”
    姜宗泰说:“刘组委你下命令吧,我带领特务队想办法灭了徐元沛和他的捕共队!”
    刘经三摇摇头,特委特务队几个人,几条枪,根本就就不可能是徐元沛捕共队的对手,更何况徐元沛的身后还有保安团、警察局数百上千条枪,谈何容易!
    刘经三愁成了苦瓜脸,生铁张说:“我倒是有个办法,不知行不行。”
    刘经三眼睛一亮,说:“说说看,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铁张说:“几天前我到羊郡集卖刀具,羊郡集盐务所买了我九把剪子没给我钱,让我散集后到盐务所里去拿,散集后我就去了盐务所,可那个拿剪刀的家伙说我好大的胆子真敢去拿,说我是活腻了,还要动手揍我,可能看我块头比他大,就没有真敢动手,而是几个盐警用枪把我从盐务所里逼出来,拿我剪刀的那个盐警还说:‘老子从领了新枪还没杀过人,你小子要是再不识时务敢跟老子要钱,老子今天就拿你小子开开祭’我注意看了他们都是一式新枪,我当时就特别想得到这些枪!”
    姜宗泰有些不耐烦了,姜宗泰说:“我们正合计锄奸,眼下怎么将徐元沛这个叛徒干掉,你却说枪!”
    刘经三说:“不对,宗泰生铁张说的这件事不是没有道理,枪不正是我们扩大武装所急需的么?眼下徐元沛和他的捕共队正疯狂,我们想接近他们,消灭他们,我们无论从人员装备上跟他们比都不行,我们胜算的把握也都不大,我们这样做有些歪打正着,到敌人最缺少防范、最薄弱的地方狠狠给他一下子,这样梁秉锟就不可能在集中精力专门捕杀我们的同志了!”
    姜宗泰经刘经三这样一说,姜宗泰也瞪大了眼睛,用手反复摩擦着自己的寸发,粗壮的寸发发出刚丝一样“呲啦“声,连连惊叹说:“还真别说,有点围魏救赵的味道哈,你一个打铁的,真没看出来不光会打铁,还会用兵啊!”
    生铁张说:“啥用兵,我就是想得到那些枪,那些枪在反动派的手里是行凶作恶的工具,在我们的手里却是捍卫我们生存的武器!”
    刘经三夸赞说:“生铁张说的真不错,走,我们到屋里说去,今天就把盘子定下来!”
    羊郡集位于莱阳市东南端,南濒黄海。西连穴坊镇,北邻高格庄镇和大夼镇,南毗丁字湾海域,海域浅滩生成天然多个晒盐场,在面积比较广阔的海滩上,人们挖出一块块大的池地,海水被拦截在一方方盐池里,经过长时间的日照,太阳把海水晒干,海水中溶解的氯化钠就结晶出来,从一吨海水中可以得到三十公斤左右的粗盐,晒盐时阳光和风力比较重要,日晒风吹可以加速水分子的运动,从而有利于食盐晶体的析出.粗盐从海水里结晶出来的时候,难免带一些泥沙和杂质,例如氯化镁和氯化钙,他们比较容易吸潮,而氯化钠则正好相反,粗盐经过再结晶就得到精盐了
    传统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主要是“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的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
    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盐田法的步骤大致分四步: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
    古代我国沿海居民利用海水制食盐,把海水引入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浓缩海水,使其达到饱和,进一步使食盐结晶出来。这种方法在化学上称为蒸发结晶。
    海盐,最原始的制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史称“煮海为盐“。经过十数世纪的实践改进,由直接用海水煎煮,改为淋卤煎煮。用煎煮法制取海盐不但产量低,而且质量差。
    是谁最先发明了盐田法、采用海水滩晒制盐呢?
    追根求源应该是无棣碣石山附近的盐民。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 . 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这段记载中的“海丰“就是指明代山东省的“无棣县“。“无棣“一名始见于《春秋左传.嬉公四年》,明初,因避明成祖“朱棣“之讳,改名“海丰“,1914年又恢复无棣之名。其中的“解盐“系指山西解州之解池所产之盐,解盐质量居当时国内之首,属“贡盐“之列。无棣滩晒的海盐质量与解州贡盐相同,无棣制盐水平可见一斑。
    山东夙沙氏煮海为盐,为华夏制盐之鼻祖。周初封姜太公于齐“北。
    至于无棣“,据《管子》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史记》载:“太公至国……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由此无棣盐业日盛,西汉时渤海郡置盐官。魏晋时盐民在碣石山上修建盐神庙(亦称“盐神祠“),因此碣石山又俗称之为“盐山“。 《魏书.地形》由此“盐山神祠“的记载。《盐山县志 》p108 :“隋开皇18年(598),以县境东南近海处有一座山名盐山,以山名改高城县为盐山县。盐山(今山东无棣县境内大山),古称碣石山,春秋时改称无棣山。山下有月明沽产盐,山腰有盐神庙,魏晋时称盐山。“
    元太宗二年至元世祖二十三年(1320-1378)在碣石山北境鬲津河沿岸建有海丰、海润、海盈三处盐场。明初海润、海盈有煎有晒,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海丰场率先易煎为晒,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制盐旧工艺,被无棣人发明的新工艺所代替,使制盐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无棣人对盐业生产的贡献功不可没。
    羊郡集紧靠丁字湾,丁字湾浅滩又是数百年的盐田场,国民政府在哪里设盐务所,就是控制盐场的所有税收,盐务税收一直都是各级政府的大头,盐务所那么多人,那么多枪,所针对的就是数千滩涂上的盐民,也严防盐民向外偷盐,每年都不下数十盐民因为向外偷盐,被盐警击毙,盐警可以无端地敲诈勒索盐民,盐民不敢有一点反抗迹象,一个不服的眼神都不行,被吊打的盐民往往就被盐警作为杀一儆猴的手段被击毙,盐民一直以来都是不敢怒,更是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