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0章落后五十年
    良宵又苦短,第二天一大早,林超涵悄悄地将自己下楼买好的早点放在季容公寓的餐桌上,留张纸条写明自己因为回程时间紧急一大早赶飞机先走了。出门前,回头看看季容恬淡的笑容,林超涵忍不住亲吻了一下季容的额头。然而就悄然掩上房门,前往机场搭乘最早一趟航班,赶回公司。今天公司要召开内部会议,向公司董事方和主要高层汇报与nam的合作情况,并讨论接下来的计划,他不可能缺席,必须尽快赶回去。
    10点半的时候,他降落在了秦省,然后打了一个出租车,一路狂奔,12点前赶回了公司,连饭都顾不上吃,立即找到郭志寅报到,着手准备下午开会的材料。
    其实这些材料并不复杂,主要就是nam方面提供的一些g2000的相关资料,然后就是备忘录里提及的合作方向和内容,基本上事前已经准备完毕了,郭志寅回来后稍微拾缀了一下,需要林超涵处理的地方就不是很多了。
    只是他作为此次谈判小组的重要成员,他必须要列席会议,并汇报自己的所见所闻,对西汽来说,每次出差其实相当于一次小型战役,都必须要有事前请示和事后总结汇报的,尤其像这么重大的合作,必须要全公司上下统一意志才行。
    但是这个意志并不是那么那统一的,实际上,很多人对于这个合作是颇有微词,大家不太理解,目前西汽的日子相对来说比以前好过多了,在民用市场上折腾得风生水起,徐星梅带领着销司不断扩大市场,生产任务多到忙不过来,大家到手的票子因此也相对不缺了,难得公司现在终于摆脱了生死危机,很多人就想放松一下神经,起码别过得太苦。但是如果按照林焕海的规划,引进g2000,公司的利润恐怕就大半要没了,这样一来,苦日子还得延续几年。因此,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和支持林焕海这个决定的。很多人无法理解林焕海为什么这么急迫地扩张!
    对,就是扩张,大家很难理解,这几年西汽变化太大,从山沟里来到省城,从年产千辆到年产近万两辆,这搬迁新址扩大产能耗掉的资金是以亿计的,肯定一时半会没回本,贷款也没有还清,这么匆匆忙忙地就又要上马新项目,是不是明智?很多人心头都存有这样的疑惑。
    但是疑惑归疑惑,谁也不大可能站出来否认林焕海的主张,因为历史的经验往往证明他是对的,若不是这几年他一直在把握着大方向,西汽早就翻车了。君不见,离西汽仅百余里地的另外一个极其知名的加工型企业,本来一直利润很好,但就是因为新工艺出现后,其企业领导人没有及时调整方向,加强研发投入,反而是盲目乐观继续引进旧工艺设备,扩大生产 ,结果呢?现在可好,整个厂五六百号人,逐渐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挣扎了两年后,终于轰然倒塌。这都是前车之鉴啊!所以,林焕海现在准备引进更新一代的技术,这眼光有多长远,谁也不轻易断言。
    其实,林焕海等人该考虑到的早就考虑过了,公司一些人在想什么,他们心里门清,说实话,他们何尝不想安逸下来,尽情地享受几年订单接到手软的日子?但是他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中国汽车技术仍然落后至少20年以上,如果因为眼前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那么要不了两年,西汽就会变成陈旧落后的代名词,被时代毫不留情地淘汰。这种结局不是林焕海他们要的初心,所以他只能咬着牙向前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林焕海不仅打算将这次会议开成通气汇报会,还打算开成一次技术革新之战的动员会议。让各方都知晓这一次赴德的成果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做一次思想动员,统一全员意志,来打赢这场战争。
    这场会议比林超涵想像的时间要长很多,林焕海等人向公司众多高层剖析了当前的市场格局,以及对未来的预期。
    林焕海说,总体来说,他相信大家的觉悟,眼下公司的员工虽然近年招收的有大批人员进来,高级人才包括大学生的入职比例大大提升,但整体来说老员工占大多数,而高层管理人员除了个别破格提拔的人才外,也以老职工为主,大家亲眼目睹了厂子是怎么从亏损濒临倒闭的处景一步步走到今天欣欣向荣的,要说大家都愿意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就愿意这么干下去,挣上一分钱,就全部用来改善大家的生活,那很有可能,有了今天就没了明天,咱们不干这种断子绝孙的事,挣到的钱只有全部用在技术革新上,才能创下像nam那样百年不衰的企业基业,那样企业才有未来,大家才有未来。
    林焕海对自己西汽职工的觉悟非常自信,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座中大多数人是干技术出身,就算有些因循守旧,但是这几年,目睹林超涵不断地折腾新花样,从引进计算机,cae等和种辅助手段,对技术提升带来的巨大作用,现在谁也不怀疑未来的方向,林焕海一行人随便描述了g2000的几个数据指标,听得他们都是大流口水,要是能生产出这样牛逼的车型,甚至创新出比这更牛逼的东西,那将来老了,就可以很自豪地向晚辈述说自己奋斗历程了,只有来自龙德集团派驻的财务等人,充满了疑惑,他们听到西汽如此宏伟的计划,顿时肝都颤了。这一年来,他们已经开始真正投入血本,帮助西汽引进新设备扩大产能了,砸了不少钱,耿进波发了狠,决定要好好干一番汽车事业,但是这汽车事业哪里是那么好干的,那就是一个无底洞啊,砸多少都不听见响。特别是耿进波决定了还要帮助西汽建设新厂,那更是一大笔投入,只不过,现在还只是考察阶段,尚未大规模投入。
    现在林焕海说得热闹,又要引进德国新技术,但是要投入多少,他们心里没数没底。龙德派驻的财务总刘良玉,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监管了财务,平素基本上都配合林焕海的工作,但此时实在忍不住了问道,“林总,不知道,这个投入需要多少?”他四十多岁,但头发都花白了,可见财会这项工作有多熬人。
    林焕海看了看他,内心虽然有些不忍心,但嘴上还是很轻描淡写的道,“我预计前期技术引进专利费等等,可能也就三四百万美元吧,后期其它各种合作,可能还要增加投入。”
    刘良玉迅速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这笔钱看上去好像还能接受,区区数百万元美元,也就是几千万人民币,对于耿进波来说不算个什么事,相比新厂区要投入上十亿,那简直就是毛毛雨,零头了。那就没必要太纠结了,只是出于本能,他还是提醒了一句,“林总,这笔钱需要尽快做出预算,我向耿总那边汇报一下。”
    林焕海听了有点不乐意了,咋事事向耿进波汇报呢,西汽是需要投资注资,但这不代表西汽自己没有独立自主权,而且也不代表着西汽不挣钱,西汽实质上此时虽然利润不算太高,但也还是挣钱的,只不过花得更厉害罢了。
    “这笔钱呢,我们尽可能不走龙德的账目。”林焕海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主要还是从我们公司内部账目开支走,算成本,有些福利我们压缩一下,看看有没有哪些地方可以挪用一下,比如说三产那边的进出账,在他们效益好的时候,我们就要多一点,毕竟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是把资源都开放了的嘛。”
    这话听得曹海鉴脸都抽搐了一下,但还是保持了沉默,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反对。连姜建平书记听了都有点意外,但是同样没有反对,他也不想让林焕海难堪,毕竟他才是决策人和主要压力承担者,事事向耿进波请示汇报,别说林焕海做不到,就是他姜建平也不乐意啊。
    既然不走龙德的账目 ,那就没有必要跟耿进波请示了,刘良玉也乐得轻松,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表面来看,公司内部就这么愉快轻松地达成了统一意见 ,形成了统一阵线。在得到g2000的技术后,西汽必然会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对此,大家还是蛮憧憬的。
    但是林焕海显然考虑得更多,每次大会之后再开小会是他的习惯,民主集中制嘛。留下一小圈精英中的精英,才是他最想要说的话。
    林焕海脸色凝重,“刚才只是给大家看到希望,现在我们来讲讲真话,实际上,我想讲的是,我们的危机所在。大家以为引进g2000是结束吗?错了,是刚刚开始,赴欧一行,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跟世界顶尖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差异,我原以为顶多落后二十年,错,我们起码落后五十年,从机床设备,再到人员素质,从管理制度再到技术研发,我们无一不落后,无一不是危机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