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章艰难的装配试制
    国庆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起来。
    但是西汽的“地摊”却异常火热,机器的切割声音十分刺耳,电弧焊火花四处飞溅,蹲在大梁前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绞尽脑汁解决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曾经遇到过,但有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经验不管用,就得讨论解决方案,讨论不决,就得做试验,无一刻清闲。
    没有哪一次的样车试制不是一次涅槃重生的过程。
    这次7吨车的试制,同样如此。而且这是一次前途未卜的试制,进入到样车试制阶段,林焕海和郭志寅到现场办公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哪怕是林焕海碰到谢建英有些尴尬,也不敢怠慢,几乎每天都会到现场来看进度。
    试制组已经提前给采供组打招呼,同时给生产科打招呼,保障样件的采购周期和自制件的制造周期,常规能通用生产的部件已经陆续送到了“地摊”上,被分区域分类摆好。
    就像那天林超涵给女记者介绍的那样,枕木上的大梁已经装好了许多部件,底盘已经大致装好部分。林超涵跟进了整个过程,从设计图纸变成实物,这个过程说来容易,实则艰辛,很多的部件需要手工打磨,他不光是记录工艺修改,还得亲自上手,前段时间在修模具炼得的一手好技术现场派上了用场,很多部件老师傅稍微一指点,他就可以自己动手磨出来,而且经常磨得很质量还很不错,夏万成本来以为他是眼高手低,此时也是惊讶异常。
    当然这点技术在这些老师傅眼里,也不算得什么,顶多也就是入门而已,在他们眼中,林超涵现在没有成为拖后腿的,就很好了。
    这个装底盘可不是只装一辆,为了赶进度验证技术,同时需要装两辆车,但两辆底盘也只占了整个厂房一半的面积,在底盘的旁边,还有些装配工作是同步进行的,驾驶室的分装就是在同一个厂房内的一个角落,需要把楼子空壳架起来,装配工在里面装内饰、驾驶室线束、电气件、辅液箱、仪表盘、换档杆、踏板总成、转向柱、风挡、车窗、内饰件、灯具等等,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这个军车的需求和老款车大多相同,只是3180多了后排座椅,而且仪表板不太一样。
    驾驶室的装配与原始设计最大的不同就是,部队基本不用那种反光特别严重的弧面玻璃,而是两片式平板玻璃风档,这种风格硬朗霸气,舒适性相较弧面玻璃也没那么强,但是胜在反光没有那么强烈。为了适应平面玻璃的安装位置,楼子前脸也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全靠人工工改动修正。
    这些装配虽然难度没那么大,但是由于同时进行,相当耗费精力,林超涵也得参与记录观察,以前只是雾里看花,在理论上各种参与,跟现在亲身经历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因此也有不少感悟。
    一些老师傅在自己干活的同时,也会给林超涵传授一些只有在长期实践工作中才会有的一些经验,听得林超涵也是如获至宝,全部都记录下来。这些老师傅也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们现在都看得开,现在西汽的年轻人很多,愿意学技术的大把,但是有整套理论体系知识,笔头过得去,但又愿意低下身段来学习技术的年轻人则是凤毛麟角了,不要说林超涵是厂长的儿子,就算是厂长自己,要是不愿意请教他们也是懒得开口的,难得林超涵这么好学,多传授一些经验只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林超涵虽然说不至于在这一段时间内把这个当成课堂,但也学得如痴如醉,见识大长,体悟甚多,渐渐地,他把样车试制以外的事都给抛之脑后了。
    一直试着对他围追堵截的小青年们也因为林超涵异乎寻常的作息时间和超有耐心的“宅”,渐渐失去了谈论的兴趣。
    而包括谢建英在内的老师傅们当然也都看过那篇报告文学,对里面有些夸张的内容也只是一笑而过,并不当真,文章里虽有夸张,但整体基调是肯定和称颂的,没必要去计较某些细节的失真。
    他们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样车试制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没有一个是省心的。
    而在紧锣密鼓的样车试制过程中,千呼万唤的新发动机终于运到了西汽,这批样品发动机只运来了五台,后期还要制作一批。
    发动机除了做1000小时台架试验的外,其它的第一时间被送到了样车试制间,看到新发动机到货,一帮人全都停下了车中的活,跑过来围观新发动机。
    大家议论纷纷。谢建英副总师现在也是时刻盯在现场,看着这个发动机,扭头对夏万成问,“咱们的老发动机只有一百多马力而已吧?”
    夏万成抚摸着新发动机身上的涂的新漆,一边点头说,“对,最高130,配合的变速箱也是5档手动,不带同步器,换档很重,而且低速扭矩不突出,高速扭矩低。部队方面有很多抱怨,这次新的发动机算是脱胎换骨了,部队要求的是280匹马力,这要是飙起来,那绝对很值得一看。不过,到底怎么样,还得先看我们试车的结果。”
    众人围着发动机各种议论,对鲁柴方面在这么短的时间能根据西汽的要求开发出新的发动机比较惊叹。都是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鲁柴做出来的就是更强悍,果然术业有专攻。他们试着启动了一下一台发动机,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仅听这个声音就知道这台发动机的不凡之处了。
    在旁边长驻鲁柴的技术员张洪根说,“这次去鲁柴,我是亲见他们研发的过程,也是日 以继夜赶出来的,这个真得好好鲁柴的同行们了。”
    林超涵在旁边有点疑惑地问,“这种柴油发动机只有鲁柴能做吗?”
    谢建英白了他一眼,说,“当然不是,国内还有几家能做,但是不是每家都能跟西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也不是每家都有这么强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只不过,太可惜了……”
    “什么可惜呢?”林超涵问。
    “可惜,国内目前柴油机做得不错,但却只能用在我们这些重卡上,小汽车行业,这些柴油发动机就插不进去了。”谢建英十分可惜地说。其他师傅也有点有感慨,议论起发动机行业的一些常识起来。
    林超涵听了半天终于明白了。
    原来一般来说,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扭矩大、经济性能好,它的技术原理是采用压缩空气的办法来提高空气温度,使空气温度超过柴油自燃点,然后再喷入柴油、柴油喷雾和空气混合,这样自己就会点火燃烧,因此它是无需要点火系统的,并且供油系统简单,汽油的要靠性要强,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柴油机的扭矩大但最大功率时的转速更低,因此更适合于载货汽车。
    但是它的缺点也是致命的,国内的柴油发动机现在根本敲不进小汽车市场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噪音大,一经发动,轰鸣之声震耳,试问哪个开小汽车的愿意在屁股底下塞上这么粗暴的噪音源,而且一发动,还容易振动,试看那些货车司机是不是在驾驶室里颠簸得厉害?二是体积笨重,它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决定了它的体积笨重,塞进小汽车还没跑起来,先把车自己压垮了;三是柴油不易蒸发,冬季冷车时起动困难,这一点连货车司机都叫苦连天,试想跑了一上午的车,去吃个饭回来就打不着火了,是个什么感受?最要命的是,国内的柴油质量不过关,本来是比汽油更清洁的能源,结果跑起来经常是冒出两溜黑烟,看一样都容易让人做噩梦。
    但是无论如何,柴油机用在军用重卡身上,那是既经济实惠又符合要求的。
    只是当张洪根说起这发动机的价格时,大家不免咋舌起来,这也太贵了,一台新款发动机至少可以低上近十台老款发动机了,如果以后批量生产都这么贵,那西汽分分钟就得破产,后来实际也证明了大家的担忧是对的,鲁柴方面一直无法压低成本,导致7吨重卡的单台价格超过了50万,虽然满足了部队需求,但是这么金贵的东西,让习惯了精打细算的军方也很是吃不消,因此k系列虽然是老款,也存活了好长一段时间。
    发动机到后,最大的动力问题得以解决,下步就得考虑把它装起来了,整个发动机的分装,包括要装好散热风扇和散热器、启动机、进排气管路,然后装上离合器和相应的操纵装置,再连上变速箱,成为一个动力包总成。
    老师傅们对新的发动机构造还不是很熟悉,都是在先仔细研究过设计图纸后,才动的手,这个发动机组装,那可绝对不是玩笑事,很多的线路,需要一条一条地理清楚,一个搭配错了,就前功尽弃,到时候车装完了,打不着火,那就麻烦大了。
    但无论如何小心,有些错误总是避免不了的,林超涵后来发现,有的坑,你怎么绕都一定能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