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 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下)
611师师长、少将徐林渡此刻正静静地站在放置在服务区一间办公室的沙盘前,眉头紧锁,半天没有动静。虽然电子地形图、战场态势显示仪等设备早已在全军普及,但他还是习惯对着沙盘思考,因为他认为沙盘要更直观一些。第611机步师的前身是红51军团,1937年8月22日改编为八路军第511师第443旅,1940年4月旅机关及直属队大部扩编为八路军第22纵队机关,余部为第443旅旅部。1940年6月随纵队编入八路军第44纵队为第44旅,1941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44师第110旅,1941年9月与33师99旅对调番号改称新四军第33师第110旅,10月与淮海军区合并为100旅兼淮海军区,1942年11月改称新四军第33师第100旅兼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1945年8月10日免兼淮海军分区,1945年11月改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3师第100旅,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3师第100旅,同年9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2纵队第55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22纵队第55师,同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3军第611师。该师是红军师,是新四军的甲等旅,是四野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以能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击力亦很顽强,是四野头等主力师,亦是全军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师之一。抗美援朝的云山战斗是该师的经典之作,被日本自卫队干部学校收入其教材(《作战理论入门》),奉为包围之典范。
经过数十年的和平,611师“三猛”的传统还保留下来多少?面对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作为蓝方主力部队的指挥官,徐林渡还是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之前,为了尽快突破红方防线,实现纵深发展,利用战役的突然性,做到首次进攻便予红方以重创,迫使其无力坚持到援军的到来,蓝军总指挥部制订了代号“地形雨”的作战方案。方案中,以611机步师集中全部力量,尽可能地靠近前沿集结。待战役发起时,利用高速公路快速运动、突进,然后在空军的配合下,迅速占领第八十三集团军军部所在地京南市及附近城镇。现在,战役的初期部署已经完成,611师已经集结完毕,虽然这样大规模的集结如遇空中打击,势必将面临灭顶之灾,但由于蓝军现在掌握着近乎绝对的制空权,这方面的担忧就显得不太重要了,更何况全军通过紧密的近乎完美的协调配合,天黑后开始集结,不到3小时集结完毕并开始补充油料给养,然后准备在拂晓前发起进攻,分三路分别到达顺平、满城、徐水这三个高速公路出口并展开进攻,这就更将遭遇空袭的可能性降低到接近于零。但徐林渡还是有些担忧,虽然对这个作战方案徐林渡是支持的。这是一个很大胆的方案,一旦成功,蓝军将以微弱的代价瘫痪红方的指挥,给红方以沉重的打击,对士气也有不小的影响,可以说就已经赢得了整个演习的一大半。所有这一切,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隐蔽隐蔽再隐蔽。如果行动过早地被红方发现,并及时作出反应将611师堵在高速路上,那么现在的优势将因地形的限制而被大大削弱,虽然徐林渡相信自己的部队能够突破“敌人”地堵截,但推进速度也将大大被阻滞,红方如果利用这段时间有针对性地调整好了自己的防线,那么这次大规模的突袭行动将被迫演变成一场残酷的攻坚战。
“报告!各团补给完毕!”
“报告!各团列队完毕,已进入出发位置!”
“报告!空军方面报告,临时机场准备完毕,飞机随时可以起飞!”
“报告!……”
随着一声声的报告,徐林渡的眉宇渐渐舒缓开来,对着沙盘再一次审视了一遍既定的路线后,现在的时间是2019年6月3日凌晨3点42分,比预定时间提前了近一个小时,这让他感到很满意,随后大声命令道:“各单位,按预定方案,‘地形雨’来临!”
随着命令地发布,611师各单位的指挥仪上都显示出了相同的命令,经确认无误后,数百台各式车辆发出了轰鸣,在茫茫黑夜中有条不紊地向着目标开进,一辆接一辆地消失在夜色之中。
就在这时,放置在临时指挥部角落里的演习综合裁判系统突然发出凄厉的警报声,同时在裁判系统和611师指挥系统的显示器上闪动着醒目的文字:“警报!我方遭红方战术导弹袭击,具体损失情况如下……”
显示器上显示出一大篇全毁或受损的车辆以及伤亡人员名单,而随着系统地刷新,显示的内容还在不断的增加着。徐林渡的心脏猛然抽紧,短暂的沉默之后,立刻命令各单位放弃隐蔽,全速前进,用最快的速度撤出服务区的广场。
二分钟后,袭击停止。虽然只是演习,但在徐林渡的脑海中,却是一幅真实的战争场面——外面的广场上必定已是一片火海,无数车辆的残骸在火光地辉映下痛苦地呻吟着。士兵在忙碌地奔跑着,或许会有慌乱,但他也相信绝大部分士兵会体现出过人的军事素质,严格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这个没有月亮的暗夜,这里的火光应该会传很远吧……
很快就有参谋统计出了具体损失情况:近百分之二十五的装甲车辆不同程度受损,伤亡284人,北区加油站被击中,公路一涵洞垮塌,车辆无法通过。南方两处隧道也同时遭到袭击,所幸没有人员伤亡,藏在隧道内的飞机也没有损伤,但公路路面破损,四小时内无法供飞机使用。遭到袭击时,有一架战机紧急升空,暂时去向不明。
两分钟,仅仅两分钟!损失是惨重的,但勉强还可以接受,只是整个突袭计划显然已宣告失败。至少已经失去了战役的突然性。既然红方已经发现,那么现在也只有硬着头皮继续下去了。而且刚才的袭击全部是战术导弹,甚至连长程火箭炮都没有,一门也没有。那么就说明红方提前也并没有充足的准备,他们最多在一小时前才发现这里的情况……徐林渡心里默默盘算着,隐约间似乎发现了些什么,却又不是很清晰,这让他感到很烦躁。
徐林渡点燃了一支香烟,开始围着沙盘踱步子,慢慢的,他的目光落在了距此不远的一个特大桥梁上。
一切似乎都在一瞬间明了了。由于己方的战场电子屏蔽,红方不大可能依靠卫星或者雷达发现自己,而飞机就更不可能了,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一支侦察小分队。这支小分队不但发现了集结点,还发现了临时的公路机场,而从临时机场到集结点之间的防御有多严密自己是很清楚的,“敌人”既然能悄无声息地穿插过来,就足以说明这个小分队的能力,它绝不是普通的侦察兵,而应该是第八十三集团军直属的特种部队。而且,这支部队应该还被赋予了相当高的权力,即便没有,它也一定得到了红方指挥部的绝对信任。因为战术导弹的发射也是需要准备时间的,而且是相对很长的时间。所以,红方显然是在发现自己后的第一时间就立即做出了反应。再看刚刚导弹袭击的规模,几乎是红方一次攻击所能达到的极限了。这更让徐林渡相信自己的判断。而现在,这支部队就在自己身边。自己的意图一定已经全部暴露,相信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一定会是这座大桥。一旦这座大桥被破坏,那么自己向东北方向的交通将完全被截断。
想到这里,徐林渡停下脚步,大声命令道:“命令,工兵全速抢修涵洞,保证北向部队的快速通过,并尽快越过1号大桥,命643团一部,以最快速度赶到1号大桥,并确保其安全。侦察连沿公路向东北方向,扩大范围,搜索‘敌’侦察部队。警卫营,派出两个连以指挥部为中心,向四周拉网式搜索。其余部队,受损车辆全部遗弃,全速按预定方案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