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枫的话,引起了众位大臣的思考。当然作为司马聃来说,他还没有这么深的理论与实践,来理解这个事情。作为褚蒜子来说,见识尚浅,更是难于理解这么复杂的政治军事韬略。
司马昱和蔡谟都是极聪明的,这些道理不是不明白,但是司马昱害怕桓温功高盖主,影响了司马氏的江山。而蔡谟呢,和司马昱还是不一样,这时候又站出来支持叶枫说:“叶太尉说得极是,北伐洛阳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这样,两位权臣中又出来一个支持北伐的。很多大臣也是害怕桓温的势力,只得纷纷上言,支持桓温的意见。当时,朝廷中的主战派就占多数了,褚蒜子看到大局已定,也只得说:“好吧,就依众卿所言,以桓都督为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军事,专门负责北伐之事。”
北伐大计已定,桓温大都督首先是选将,这时候的王甲也好,叶龙、叶虎、王勇猛也好,年事已高,已经不能征战了。只能是叶龙的儿子叶武、叶虎的儿子叶豹、叶豹的儿子叶虫参战。再就是叶枫的问题,桓温怕累着干爹,诚恳地对他说:
“干爹呀,你今年已经102岁了,请在家安享晚年吧!北伐的事情,路途遥远,鞍马劳顿,不是这般年纪承受了的。有什么好消息,我一定及时给你捎来。”
叶枫哈哈一笑,声音洪亮,震得周围嗡嗡作响:“桓都督啊,虽然我年过百岁,但是咱俩比武一下,看看你是否能打得了我?”
桓温听了连连摇头,虽然差着将近两个辈份,但是要论武功,确实打不过这个干爹。再说叫别人听到看到,这算什么,目无长辈,欺负老人啊!“干爹呀,虽说你身体健康,和五六十岁差不多,但是叫外人听来,百岁老人随我出征,确实干儿的脸上挂不住。”
叶枫又是哈哈一笑:“不管别人怎么看,只要你我心里坦荡,还怕别人有想法吗!我不但要去,还要找个伴去,这个人就是我的大哥钟馗。一路上正好做个伴,拉个呱,也不闷得慌。”
这又是一个奇迹,干爹叶枫就102了,这个大哥钟馗肯定比干爹还大。有这两个百岁老人陪着出征,别看旁人了,他俩就是一大奇景。桓温一看执拗不过叶枫,只好勉强答应,不过仔细叮嘱:“干爹呀,既然我挡不住你,能不能听我一句话?”
叶枫又笑了:“你是大都督,自凡在军营里说话,那就是命令,岂有不听之理。”
“那就好,”桓温说道,“凡是军营里的事,你不要操心。战场上打仗,你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回营睡觉,只当是看戏罢了,切不可以操心上火。”
叶枫点了点头:“既然大都督发话了,末将遵命。”
这个事就这样定下了,叶枫和钟馗坐在专用的马车里,随着北伐军浏览着沿途的风景,说说笑笑,倒也十分快活。确实如桓温顾虑的那样,听说随军征战的有两位百岁老人,士兵有事没事的都要前来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个个瞠目结舌,背后议论纷纷:
“这是百岁老人吗?我怎么看着和五六十岁差不多呢!”“要是和他孙子叶武、叶豹比起来,人家还以为是弟兄们呢!”“这不是人,简直就是神啊!”“谁说不是啊,听说钟馗是专门打鬼的,来到人世上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从来就没有老过。”“你见过打鬼吗?”“没见过。”
这时候,已经到了356年的七月,天气凉快,正好用兵。桓温北伐是这样谋划的,从江陵出兵,剑指洛阳,命令督护高武据守鲁阳(今河南鲁山)。鲁阳县东进100公里就是许昌,北上120公里就是洛阳,此为前线基地。
并派辅国将军戴施屯驻河上,离着许昌、洛阳也不远。这就大大地加强了对洛阳、许昌的压力。
同时,桓温上疏朝廷,请求徐、豫二州出兵淮、泗,进入黄河一带,一是监视着前燕,二是牵制着姚襄。
到了八月份,桓温率大军到了伊水。这个洛阳北有洛水,南有伊水,皆是从西南往东北流向,过了洛阳,两水合一,又流向了黄河。正是有了这两条河流的滋润,才有了洛阳这块风水宝地。
但是作为军事上来说,洛阳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正由于这两条河的限制,调动兵马颇显不便。
姚襄当时正在进攻洛阳,处在坚城之下,听说桓温大军已经杀到跟前,顾不得进攻洛阳,急忙收缩兵力,据河西建工事,抵御桓温大军。
要说姚襄这个人,其实也不算坏人,自幼有很高的名望,雄武盖世,好学博能,特别善于谈论,也算是一方豪杰。只是因为殷浩嫉贤妒能,才把他逼上了反叛的道路。他在盱眙的根据地,招募流民,军队曾达到七万人。对当地的百姓,勉励农桑,实行宽和的政策,使当地经济有了一定起色。
自凡有一英雄,身边总有一个重要的谋士,这个谋士就是长史王亮。姚襄和王亮商量着怎样抵御桓温大军,王亮说:
“我们是羌人,总的目标应该到河东(也就是山西),以图取关右(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现在洛阳久攻不克,对我们是个失策。公的英明谋略超过天下之人,士卒都愿意为主公效力牺牲。我们应该避开洛阳,等待时机,进军河东。”
姚襄说道:“洛阳城虽小,但是四面有险要的山河作为屏障,实乃中原中枢之地。我想占据洛阳,然后开创大业,谁想到洛阳久攻不克。这不,恒温领军又来扫荡,只有战胜桓温,才能有别的打算。”
王亮说道:“要想战胜桓温,可以好好利用伊水据河而守,或半渡而击,或根本就不叫他们过河。现在正好赶上汛期,此乃天助我也,我们就好好地利用伊水,和桓温过过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