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王之后就说道:“是什么样的事情改变了武智王你的决定?本王也是需要知道这一点的,但武智王你只是告诉了本王这样的一种结果,而这并非是可以让本王能够相信的一种说法。就算你做出了跪地称臣的这样的举止,可本王想知道的却是你为何会改变想法。武智王,你可明白本王的意思?”
“是陛下的做法改变了本王的决定,要不然本王也不会亲自来与你谈七大诸侯国结盟之事。陛下的做法并不是如你所看到的那样,可以这么和你文庄王说,以太皇太后那样的老练都不一定会是陛下的对手,虽说可能太皇太后并不这么认为,其实仔细的想一下,这削藩之策是出于陛下的提议,太皇太后本来是不同意的,可事实上陛下一直都在推进他的削藩之策。我们这七大诸侯国不也是难以阻止陛下的?只是说现如今的陛下没有掌控兵权,否则又岂会等到立元六年才完成削藩,这不也是出于你文庄王的预测?”
“可你并未说出陛下的做法是什么。”
“文庄王啊,你总能推测出来的……对于陛下会有的做法来说,正因为如此,本王对你跪地称臣也可,本王刚才不也是这么做了?所以你也就能够明白,这七大诸侯国结盟是多么的重要了,而这也是本王的决定。”
“嗯,本王大概也能猜到一些。可能陛下看上去有些年轻,但陛下做事的方法却很老练,甚至就连太皇太后都不一定是陛下的对手,而对于太皇太后,陛下是尊敬的,所以陛下不会做出不利于太皇太后的事情。”文庄王说着他的理解。
“本王就是指的这层意思,陛下有谋略,而且预判力过人,所以这次本王也只能听从陛下的安排做事。可以说本王心中所谋划之事,陛下也都可以看的出来,并且陛下也提前想好了对策,可能我们七大诸侯国结盟都不一定是陛下的对手,此外陛下也还提到一个人,陛下认为此人以后是可以帮着朝廷谋划的,但在本王看来,陛下应该是认为此人将来会是朝廷的对手。”
“陛下所指的这个人是本国的谋士?还是别的什么人?”文庄王问道。
“当然是谋士了。看来不用本王说出来,你文庄王就已经知道陛下所指的到底是谁了。”
“是与宰执府有关的人?”文庄王继续猜测着。
“那么陛下所指的此人就是澹台宬了。”文庄王这次说的很肯定。
“文庄王刚才是说谁?本王怎么没听说过?”
“难道不是澹台宬?”文庄王可没想到会如此,不过文庄王立刻又想到了另一人,而此人昨天还跪于这议事堂里的,“看来就是澹台谋了。”
“对,文庄王你这次说的没错,就是宰执府的三公子澹台谋,也不知道我王怎么会提到此人?就本王所知,这澹台谋在朝廷里也没有担任着什么重要的官职,又怎么可能会是陛下的对手?陛下这几乎就是在说笑啊。文庄王,你总应该知道这个澹台谋的?也不知他到底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谋划?而且还能让陛下做出这样的判断?本王都有些好奇了。”
“看来陛下真有识人之能啊。”文庄王有些感慨的说着。
“怎么连你文庄王都夸赞陛下了?看来当今的陛下真是不一般啊,为何本王之前就没有看出来啊?不过本王自认为也是有过人的判断力,可对于陛下所提到的这个澹台谋来说,他到底能够做到什么事情?本王根本就看不出来。文庄王,还是说一下你的看法为好。”武智王看到此刻的文庄王又开始思考什么了。
“武智王,还是请坐下说为好。”文庄王如此说道。
“但本王想知道的是,你文庄王是否相信本王刚才所说的?而你又是否愿意结盟?这才是重点所在。”武智王可不打算就此回去坐着。
不过文庄王已经又坐了下来,“本王相信你所说,毕竟也有了相信的理由。还有啊,你所说的结盟之事,本王也是同意的,再说你武智王不也跪地称臣了?”
“文庄王,你是如何想明白的?你的这一做法又让本王有些看不明白了。其实仔细的想一想,本王刚才不也没多说什么才对?”
“武智王,这些都不是重点,本王答应结盟不就行了?”
“可就如你文庄王之前的想法一样,本王不也是要做出具体判断的?而本王如何相信你是同意结盟的?”
“难道你还看不出来本王愿意结盟的诚意?”
武智王看着文庄王说道:“也可,本王就相信你所说的这些。”
“还请武智王坐下说话。”文庄王再次提出了这个建议。
“嗯,当然可以。”武智王认为现在已经达成了他的目的,而且只要能够达成目的就行,于是武智王又选择坐了回去,“文庄王,你还没有告诉本王这澹台谋究竟能做出什么样的谋划?而他真敢与陛下为敌?”
“这就在于本王的做法了。”
“什么意思?”
“倘若本王愿意帮着陛下而谋,那么澹台谋就会帮着本王而谋,实际也是在帮着陛下而谋了。”文庄王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的一种说法……”武智王思索着,“也就是说这澹台谋也可以为七大诸侯国而谋了?”
“就是指的此意。”
“嗯,不知文庄王你打算何时会盟?本王这次也会举荐你成为盟主。”
“盟主之位还是你武智王的。”
“看来文庄王是不相信本王了?”
“并非如此……”
“本王知道你的想法,你是觉得朝廷有可能会追究此事,而你文庄王又是盟主。”
“请恕本王直言,现在并不适合举行会盟。”
“可以,一切都按照文庄王你的谋划做事。”武智王不打算谈论此事。
“不过武智王愿意听从本王的安排,也是在于陛下提到了澹台谋此人?所以你就觉得可以让澹台谋来做出谋划,哪怕对本王跪地称臣也可。”
“这也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而已,最主要的一点则是在于,本王认为你文庄王可以做出有利于七大诸侯国的谋划,本王能够看出这一点来。”
“原来如此,但本王有一个要求。”
“文庄王请说。”武智王同时也在猜测文庄王的想法会是怎样的,“难道是让本王再次对你文庄王跪地称臣?但是否还有这样的必要?”
“本王不是指的此事。”文庄王笑了笑,“本王是想让你归还城池给文良王。”
“这……怕是不妥。”武智王当然是不愿意的。
“武智王觉得七大诸侯国又如何结盟?那文良王会做出结盟这样的选择?”
“话虽如此,但本王也不能就此归还城池啊,此事以后再说。”
“本王希望武智王你可以展示出一些诚意。你让文良王跪地称臣,而且还占据着他的两座城池,现如今你又提出让七大诸侯国结盟之事,你觉得文良王的决定会是怎样的?”其实文庄王也是在劝说武智王了。
“本王自有决断,但本王也不会就此归还那两座城池的,不过文庄王也可以认为本王是在为以后而布局。”武智王说着他的决定,而且他也不想再谈论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