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元初年七月,武智王奉旨前往都城。
武智王也看到了沿途的一些景致,其中就有略显落寞的潺流竹林,在武智王看来那应该是属于孤寂的,也有庶民稀少的静谧村庄,还有相对繁华的几座城池,那里商贾众多,且又布满财货。
而在来到都城之后,这都城的繁华景象就让武智王极为羡慕。看惯了塞外的荒凉之景,此时的武智王还难以相信他已置身于都城,而且还是皇帝所在的都城。
武智王很少会来到都城,他甚至都记不起上一次来到都城是什么时候了。不过武智王并没有在沿街停留太多时辰,因为他首先就是要去国政殿内面见皇帝。武智王对他的几名随从做出了安排,其实也就是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住下。
武智王当然不会带着甲兵之士来到都城,有武智王的谋士提议说要留意身边之人,以免会有皇帝派出的刺客隐藏于某地。武智王认为根本就不用做出什么防备,他判断出说不定皇帝还会暗中派人护卫于他,而不是派出什么刺客之类的,因为几乎所有的诸侯王都知道他要去面见当今陛下,这也是出于武智王自己的做法,而不是皇帝。
在内侍的带领之下,武智王一人来到了皇宫里。
看到那彰显着皇家威严的不同宫殿,又再一次的让武智王羡慕不已。在来到国政殿外,武智王也会有些感慨于这座国政殿的整体巧妙布局,这是任何一位诸侯王的议事堂都难以比拟的,这里也是皇家的威严所在。
武智王意识到,其实他也是皇家之人,而在以后说不定这里也可以是属于他一人的,武智王不经意的就笑了笑。
去到国政殿里之后,武智王就看到了年轻的皇帝,但另武智王感到奇怪的是,大殿内没有别的大臣,没有三公,也没有九卿。只有皇帝坐于那里,而且皇帝的穿着还显得很普通,看上去都不像是皇帝的袍服。不过武智王也看到竟然会有甲兵之士立于这大殿里面,武智王不免会多想一些。可他又能改变什么?
武智王会觉得他面前的皇帝还是过于年轻了一些,但武智王也顺势的跪了下去,武智王在来到这国政殿之前,他就想到也可以不对皇帝跪下的,可此时的武智王几乎都没能多想什么,他也就那么直接跪了下去。
如今的武智王是四十多岁,面对着二十多岁的皇帝,武智王跪在地上恭敬的说道:“臣参见陛下。”
武智王此刻不免又想起了武简王,以及文良王对他跪地称臣时的场景,这又是何等的相似场景?
皇帝冷峻的说道:“武智王请起,这一路来到都城也是很不容易的。”
“这是陛下的旨意,臣怎敢不来?”武智王一副正派的样子。在说完这句话后,武智王才慢慢的站了起来。
武智王在起身之后就感到这国政殿里的氛围是肃然的,似乎皇帝也不愿说太多别的话题。
“是朕让皇叔来都城的,皇叔也已经好长时间都没来都城了,塞外之地的凄凉,朕也是知道的。”
在听到皇帝这么说后,武智王又会觉得坐于他面前的是一位好皇帝。
“陛下说的不错。臣不仅时常想到朝廷之事,也会时常想着朝廷之事,同时臣也会反省还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
“皇叔,可朕怎么听说实际上又并非如此啊?”皇帝打断了武智王的话语。
“陛下……臣说的也没错,臣一直都是为朝廷而谋的,这次臣来到都城也是要面见太皇太后的。”
“这是自然,你之后可以去面见太皇太后。不过皇叔啊,朕听到了一些不好的话语,就是关于皇叔你的。”
“臣不知,臣也确实不知,还望陛下明鉴。”
“武智王难道就不想知道是什么事情?为何会有一些关于武智王你的不好传言?”
“既然陛下也说是传言了,那自然不是真实的。”
“可朕都还没说是什么事情。”
“不管陛下听到了些什么,那些都不会是真实的。”
“朕听说武智王与戎狄王有所关联,并且还想攻打这都城。”
“什么?岂会如此?难道就连这样的话语陛下也会相信?”武智王平时说话可不会像这样,可现如今是在皇帝的面前说话,他也只能选择隐忍了。
“朕知道武智王肯定不会承认。”
“启禀陛下,臣如何承认此事?不知……难道陛下有什么实证不成?倘若陛下没有实证,那就请陛下不要轻易相信,而且臣还想请陛下严惩那传话之人。臣也是一位君主,还请陛下替臣讨回一个公道的说法,否则臣也不会就此罢休的。”
“武智王的提议是合理的,朕也会派人调查此事,如若确实与你无关,朕自会帮武智王你讨回公道。”
“既如此,那臣就先多谢陛下了。不知陛下可还有别的什么事情?”
“皇叔打算做什么?”
“陛下,臣之后……”
“是打算面见太皇太后?”
“臣正是此意。”
“皇叔好不容易来一趟都城,朕也还有话要说,不知武智王可愿听朕把话说完?”
武智王当然不想继续在这里待下去,他已经看出了年轻皇帝的想法,而且对于刚才的事情来说,又哪来的什么听说之类的?这分明就是皇帝自己的想法,但武智王又岂会承认?武智王认为皇帝都不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毕竟也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陛下请讲。”
“朕还听说……”
“既然是陛下自己的想法,就不用什么听说了。陛下还想着调查此事,难道是调查陛下自己不成?真是笑话……”
“武智王,你可以不用在意朕的说法,但这里毕竟是皇宫。”
“那又如何?只是因为你是皇帝,就可以随意的听说?那臣也听说了……”
“武智王想说什么?”皇帝站了起来问道,然后他就走到了武智王的面前。
“也没什么,臣是打算说给太皇太后听的。”
“看来是朕没有这个资格能够听到武智王想说的话语?”
看着站于他面前的年轻皇帝,武智王无奈的跪了下去,“臣不是指的这层意思。”
“太皇太后认可武智王你的一些做法,朕是知道的。”皇帝看向跪着的武智王说道。
“可能陛下确实是听说了一些什么,但还是请陛下相信臣所说的这些。臣一直都忠心为朝廷做事,可那文庄王就不是如此了。陛下刚才所说的事情,应该是文庄王所为,与臣无关。”
“这样的话你武智王也能说的出来?看来你平时也没有什么顾忌。”
“陛下,臣没有错,而且臣也是忠诚为朝廷而谋的。”
“可朕怎么觉得并非如此?”文庄王质问着武智王。
“那是陛下之事,与臣无关。”
随后皇帝就直接抬起了右脚,然后一脚踩在了武智王的右边肩膀上,但武智王的身体并没有顺势往下,而是直接用肩膀承受住了皇帝踩下时所下压的重量。
在皇帝看来,这是武智王一种无声的顽劣抵抗。
一旁站着的几个甲兵之士在看到国政殿里发生的这一幕后,几乎都愣在了那里,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些什么?又还能做些什么?
“武智王可否再说一遍?朕没有听明白,这到底与谁有关?”皇帝又再一次用踩着武智王肩膀的脚施加了下压的力量。
可武智王表面却是一副并不在乎的样子,但武智王还是感受到了这是一种欺压,是皇帝在用他的权利欺压一位诸侯国君主,还是以七大诸侯国为首的君主,而武智王也再次用肩膀抵抗着,除此之外,其实武智王也不敢做什么,因为武智王现在知道为何在这国政殿里会有甲兵之士了。
武智王不打算改变他的说法,“这是陛下之事,与臣无关。”
“朕再问你,到底与谁有关?”
“与臣……无关。”武智王几乎都要喊出来了。
“看来你是真不怕朕?”
“陛下又有何可怕?”武智王一边说着,一边就哈哈大笑起来。
年轻的皇帝之后就一脚把武智王给踹在了地上。
虽说武智王往后倒下去,但他立刻又用手支撑起来,然后又跪在了原地。
“你想做什么?武智王你说?你想做什么?打算引发叛乱?打算让塞外的戎狄王帮你?”皇帝看着又跪在原地的武智王问道。
但武智王这次什么都没说。
“你这是叛乱?”皇帝又一脚踹在武智王的肩膀旁边。
和之前一样,武智王往后倒了下去,但武智王一言不发,之后又选择跪在了原地。
“武智王,怎么都不说话了?朕问你这是在准备叛乱了?”皇帝选择蹲在了武智王的面前问道。
“臣不敢。”此时的武智王说了这么一句。
“你还有何不敢?不为朕而谋,却与朕作对,你武智王还有何不敢?”
“陛下还能将臣怎样?这天下的诸侯王可都知道本王来面见陛下了……”
“你刚才称自己什么?你竟然在朕的面前称自己是王?”皇帝揪住了武智王的衣饰说道。
“我本来就是王,陛下又能将本王怎样?”
“这是在朕的皇宫。”皇帝提醒着武智王。
“陛下还是不用如此,本王之后还要去面见太皇太后的,本王知道陛下的想法,但天下之人都知道本王今天来陛下的国政殿了。本王早就做出了布局,陛下还以为自己很聪慧?陛下,臣会在规定的时辰内出现在太皇太后面前,至于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臣也都不记得了。陛下待臣很好,还亲自帮臣整理了长袍。”
“朕可以让你消失于这国政殿里。”
“陛下真能做到这一点?对于臣的消失,陛下对天下之人的说法是什么?陛下还是说些有用的为好,就比如向本王请教如何治理……”
“武智王,这与你无关。”皇帝说着就真在帮武智王整理长袍了。
“看来陛下是想明白该怎么做事了?陛下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你们把武智王带下去关起来。”皇帝挥手示意依然还站在一旁的几个甲兵之士。
“是,陛下。”几个甲兵之士躬身说道。
“看来陛下也已经提前想好该怎么做了?”武智王无奈的笑了笑。
“朕接下来去见太皇太后,然后自会给太皇太后一个说法。”
“陛下这是……”
“武智王啊,你刚才不该在朕的面前自称为本王才对……”
在看到几个甲兵之士走过来之后,皇帝就示意他们先等一下。
皇帝接着对武智王说道:“朕又改变主意了。”
“陛下是想怎么做事?”武智王轻蔑的一笑,“陛下又还能如何去处置此事?”
“朕不用去见太皇太后,其实太皇太后之后也一定会派人来这国政殿里。”
“这是自然,本王就在这国政殿里,太皇太后自然是让人来叫本王的。”武智王认为皇帝是打算做出妥协了。
“武智王可有看到那皇帝之位?”
“陛下这是何意?”
“你坐上去,然后朕跪在这个地方,也是武智王你所跪之地。”
“什么?陛下是打算对臣下跪?”武智王一脸的疑惑。
“你不是早就想看到这一幕了?不过朕问你,那武简王与文良王可有对你跪地称臣了?”
“不知陛下是如何得知的?”
“这一点不重要,只要让太皇太后派来的人……能够看到朕在你武智王的面前下跪就行。这看上去就像是一场属于叔侄之间的权利之争。”
“陛下以为太皇太后会相信?”
“太皇太后不会轻易相信,而不是不会相信,但太皇太后首先就会怀疑此事,不过朕也应该要落泪的,这样看上去会显得更为真切一些。”
“陛下……陛下怎能如此做事?陛下不可啊,陛下……臣知错了。倘若真让太皇太后知道了,臣该如何自我辩解啊?”此时的武智王都能落泪了,他顺势扯住了皇帝的衣角。
“可朕也难以落泪啊,正好皇叔你是流泪了。”
“太皇太后是不会相信的。”武智王又这么说道。
“是啊,皇叔,你是年长的君主,朕是年轻的皇帝,你觉得太皇太后会如何看待朕跪在了你的面前?而不是皇叔你跪在了朕的面前?”
皇帝说着也就开始思考:倘若此事让澹台宬来谋划,不知澹台宬提出的做法可会与朕的一致?而澹台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