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看着他的夫人问道:“既然夫人都这么说了,应该也是看出了什么才对,就请夫人说出来。”
而宋哲自己并不打算说出一些所谓的原因。
夫人觉得宋哲不想说什么也很正常,她笑着对宋哲说道:“吏首大人,不知可否让妾身猜测一番?”
“夫人请说。”宋哲是一副正派的样子。
“从现在的时辰上来看,吏首大人应该是早些回到了府内的,但吏首大人却晚了至少有三刻,只是还不到半个时辰。”
“既如此,夫人觉得本吏首是去了哪里?就在这半个时辰之内……”宋哲从容的说着。
“吏首大人,从宰执府回到我吏首府,是会经过一个地方的,那就是……我王的王宫。”
“所以夫人是觉得本吏首去到了王宫?”宋哲顺势问道,只不过宋哲并未表现出什么。
“吏首大人,妾身认为只有这一种可能了。”夫人说的很肯定。
但夫人也紧接着问道:“不知吏首大人是否会认可妾身刚才所说的?”
宋哲没有立刻就做出回复,他只是说道:“夫人觉得本吏首为何要去到王宫?那里毕竟是王宫,不同于别的地方,如若没有我王的同意,本吏首又如何能够去到王宫里?”
“因为我王想了解吏首大人是如何做事的,就如我王是知道吏首大人去了监国宰执府的。”
“但本吏首明天也会去到王宫,我王同样可以明天再问。为何一定要让本吏首今晚就去王宫里禀报?这也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吏首大人说的也没错,但我王会认为此事很重要,尤其是关于监国宰执府的事情。按照妾身自己的猜测来看,吏首大人在去到监国宰执府之前,我王就让吏首大人今晚去王宫里禀报了。”
“那按照夫人的推测来看,本吏首今晚也并未去到宰执府了?否则在时辰上也是难以做出合理解释的。”宋哲笑着说道。
“妾身觉得……就如吏首大人所说,吏首大人是去到了宰执府的,但大人并没有去到宰执府内与澹台商说些什么,大人做出了一个决定,之后也就去到了王宫,如此就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了。吏首大人,不知是否就如臣妾所说的这样?”
“其实夫人啊,知道与否都没有什么关系的。”
“吏首大人,臣妾还是想知道真实的情形。”
宋哲看到他的夫人是一副认真的样子,宋哲不免在心里想着:为何夫人想知道这些?难道此事会与我吏首府有关?可也不应该会如此……
“吏首大人,你可是在想些什么?”夫人问道,她认为宋哲此刻是在想着该如何说的。
宋哲没有接着思考了,他说道:“看来夫人真是想知道,既如此,本吏首还是告诉夫人为好。”
“吏首大人请说。”
“本吏首确实是去到了王宫,不过正如夫人所说,这是出于我王的安排。”
“是关于监国宰执府的事情了?”
“是啊,我王想知道结果,也就是监国宰执文秉智的想法。”
“看来这次监国宰执是信任大人的?”夫人揣测着。
“夫人说的没错,其实你也能猜到,文秉智并没有什么选择,他不信任本吏首,难道还会选择信任澹台商?就算文秉智有什么想法,他也不会直接说的。文秉智也想让我王信任于他,但文秉智知道这是很难的事情。夫人试想,以现在的局势来说,这天下的哪个诸侯王会轻易信任监国宰执?这监国宰执是朝廷派来的,本就是要制衡于各诸侯王的……”
“是朝廷与各诸侯国的权柄之争,吏首大人是指的这个意思了?”
“有些事明知道其本质是怎样的,可又能如何?还不是要按照原先的方式做事?就如文秉智不也知道监国宰执会面临的处境,可文秉智又能如何去做?被派去别的诸侯国的那些监国宰执,又该做些什么?从大局来看,这将会是一场纷争,而且说不定各诸侯国之间也会出现纷争。”
“不知吏首大人的判断是怎样的?对于这以后的局势来说?难道我王会舍弃王权?大人你也不会是吏首了?可大人都还没能成为宰执的。”
“夫人也不用这么想,不过说到底会如何?现在依然是难以做出准确判断的,但是有一点,对于那些国力并不强盛的诸侯国来说,可能是最先向朝廷做出妥协的,也会有诸侯王选择舍弃王权,这是无奈的选择。朝廷会优待这些诸侯王的,而这些诸侯国也会归朝廷统领了。”
“是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了?”夫人继续问着宋哲。
“刚立国的时候,能够实施分封制也是天下大势所在,但如今的分封制却是在制约着朝廷的。如此看来,朝廷肯定是会做出改变,从而能够加强朝廷的掌控之权。”
“吏首大人这么说,妾身也是明白的,总会有一些诸侯王率先做出妥协的,但这并不是朝廷的最终目的,朝廷最希望看到的,还是让七大诸侯国做出妥协,并且让诸侯王舍弃王权,就包括我国在内。如此朝廷也能一起施行郡县制了,只不过让七大诸侯国做出妥协,这才是最为艰难的一步。当今的陛下也是知道的。”
“夫人啊,这也是陛下的决定。对于这削藩之策,也是陛下想坚持推行的。可以说这次太皇太后是同意了陛下的做法……”
“但实际上太皇太后并不赞同这么做,诸侯王也能看明白这一点,只要太皇太后宣布不再施行削藩之策,陛下也难以做到什么,这同样会是各诸侯王的希望所在。”
“夫人说的没错,天下的局势还是由太皇太后所掌控着的,但这次陛下能够向各诸侯国派出监国宰执,太皇太后自是做出了一定的妥协,毕竟陛下已经亲政,会有自己的主张,太皇太后也不好再如以前那样掌控朝政。”
“也就是说天下局势还会有变化?并非是已经成为了某种定局?”
“夫人以为会如何?”宋哲反问着他的夫人道,并且宋哲之后也是笑了笑。
“看来就是未定之局了,再说这天下的局势不也是在改变着的?否则这次朝廷也不用削藩了……”
宋哲随后对他的夫人说道:“不知夫人可还有什么想问的?其实夫人已经看明白了很多事情。”
“还有一点,就是吏首大人能否成为下一任的宰执?这吏首府能否变为宰执府?妾身知道最近我王的想法是有改变的,或许我王会觉得吏首大人适合成为宰执。”夫人还是想知道宋哲的想法,不过她也明白宋哲可能并不会做出什么回复。
宋哲说道:“此局还未定,但本吏首会争取成为下一任的宰执。就如夫人你所说的,我王的想法是在发生改变的。只要我王能够做出决定,本吏首就可以成为宰执。”
“如若是这样的局面,难道宋成之会成为下一任吏首了?”
“夫人,我是不会让宋成之成为吏首的,他也不适合担任我国的吏首。”
“那大人会觉得谁合适?”
“澹台宬。”宋哲没有任何的犹豫。
“大人是说澹台宬?难道是妾身听错了?澹台宬可是宰执府的人啊,吏首大人怎么会如此想?”夫人难以理解宋哲为何会这么说。
“夫人,澹台至与澹台谋也有可能会成为宰执的,说不定我王是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不会是澹台宬。而让澹台宬担任吏首,对于我来说也将是有利的,到时候我会向我王举荐澹台宬……前提是我要先成为宰执才可。”
“吏首大人觉得为何我王的想法会发生改变?之前我王可不觉得大人适合成为一国的宰执,而且我王也不让吏首大人去与澹台商争执。”
“夫人可有想过一点?也就是我王本来就已经决定了宰执的人选,所以我王才不让本吏首去与澹台商争执什么。至少是有这样的可能……”
“如此说来这个宰执的人选就是大人你了?如此就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其实这次并不是我王的想法改变了,而是我们自己会觉得我王的想法改变了,但我王早已是做出了决定的。”
而在听到夫人这么说了之后,宋哲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