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娶了假千金后(科举) 第42节
    沈心蕊就是担心顾瑾玉会因为这个会对她产生不好的想法,甚至会觉得她不安分之类的。就连开铺子沈心蕊都没敢按照刘老太的说法等顾瑾玉回来,就是怕他会阻止自己。
    顾瑾玉要是不同意的话,沈心蕊也不会违背他的意思,只是心里难免会有遗憾罢了。
    可让沈心蕊没有想到的是,顾瑾玉会毫不犹豫的支持自己,甚至还避开刘老太偷偷问她开铺子的银两够不够用,不够的话他来想办法。
    言语之间竟是没有丝毫的勉强。
    沈心蕊看着一脸认真的顾瑾玉,内心突然涌起一股冲动,似乎、好像就这样嫁给三哥的话也不错?
    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的沈心蕊脸刷的一下红了,也不敢看顾瑾玉,飞快地跑掉了。
    顾瑾玉还在想要不要提醒一下小姑娘可以开发一些水果软糖,他记得有不少水果糖分也不少,可以试着在糖浆里加一些,试试口感。
    还没等顾瑾玉开口,就看到刚刚还一脸镇定说服自己的小姑娘像兔子一样窜了出去,拦都拦不出。
    顾瑾玉:???
    之后的几天,沈心蕊都有意无意的躲着顾瑾玉,每当顾瑾玉想找沈心蕊细化一下开铺子的事,沈心蕊就跑的飞快。
    顾瑾玉就很茫然。
    又过了几天,日子到了刘老太特意找人算的黄道吉日,易开张。
    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小小的铺子门口围了不少人,大部分都是知道顾瑾玉府试成绩凑上来的小商贩,想跟顾瑾玉搭个关系。
    就连向夫子都带着夫人秦氏一同参加了开张,给足了面子。
    让顾瑾玉哭笑不得的是向夫子还偷偷找自己买糖,委婉的说是不要告诉他夫人。
    在顾瑾玉戏谑的眼神里,向夫子故作威严的摸着胡须,“她一个妇道人家,就不用给她说了。”
    顾瑾玉明显不信,向夫子急了,他这一辈子就爱吃点甜的,可惜身体不太好,秦氏在家严防死守,连个糖醋鱼都不做,他都快憋死了,今天怎么说都要敲诈点糖。
    “妇道人家?原来老爷你是这么想我的。”
    就在向夫子准备动用夫子身份让顾瑾玉低头的时候,身后突然响起了熟悉的声音,让向夫子直接僵在了原地。
    “夫人,你听我解释。”
    “有什么好解释的,我在你后面听的一清二楚。”
    向夫子去追自己的夫人,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好端端的为什么会撞到他夫人。
    深藏功与名的顾瑾玉:我干的,不用谢。
    在开铺子之前,顾瑾玉亲自装了一匣子奶糖给向夫子送去,刚好碰到了秦氏,并因此知道了向夫子有消渴症,也就是现代说的糖尿病,尽量少吃或者不吃糖。
    所以在知道向夫子要单独见自己的时候,顾瑾玉就通知了秦氏,要不然他还真没法拒绝向夫子。
    顾瑾玉也是看出来向夫子和秦氏伉俪情深,所以并没有上前打扰。
    ……
    既然是开了糖铺子,里面的东西自然不可能只有硬糖和牛奶糖两种,在顾瑾玉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家里的几个女人挖空了心思琢磨花样。
    其中便有将硬糖敲碎,然后用各种瓜果的汁水对其进行染色,得到了不少花花绿绿的碎糖,装在大柜子里,摆在铺子门口,招揽了不少在外面看热闹的客人。
    同时顾瑾玉也抓住了普通人爱占便宜的特点,宣传的时候特意说明糖铺开业的第一天,所有糖类五折起购。
    顾瑾玉还专门找了几个嗓门大的人,不厌其烦的站在铺子门口宣传着折扣力度,可以说将大街上大部分的行人都吸引了进来。
    大部分人进来就是看个热闹,并没有要买的打算,但进了铺子后,闻到空气里甜腻的味道,再看看远远低于外面价格的糖,不知不觉中就掏光了兜里的钱。
    顾家的人今天全部出动,都来铺子帮忙,就连张氏爹为了和顾家缓解关系,也主动来了,才不至于让沈心蕊忙昏头。
    等到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山的时候,柜子里摆出来的糖就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再看看钱匣子里满满当当的桐子,一屋子的人都乐开了花。
    “走,奶带你们下酒楼,好好庆祝庆祝。”刘老太心里高兴,难得大方的挥了挥手,对三个孩子说道。
    家里有了钱,刘老太再怎么节俭也不会苛刻三个孩子,原本瘦弱的小孩子也逐渐变得白胖起来,再穿个干净的衣服,谁见了都会夸两句,甚至今天三个孩子也吸引到了不少客人。
    听到刘老太这么说,三个孩子眼睛都亮了亮,好话一连串的说出来,就连一直不怎么爱说话的大丫也知道要去吃好吃的,露出了笑脸。
    刘老太没好气的横了一眼眼巴巴看着她的张氏,“带你呢,你们都去,免得说我小气。”
    张氏也不细想刘老太话里的意思,左右她看透了婆婆嘴硬心软的性子,说两句也不会让她少两块肉。
    倒是张氏爹,听了刘老太这话,悄悄地起了身往出走。
    就他婆娘做的那些事,他没脸跟着一块去。
    刘老太早就看到了张氏爹的身影,对着方氏使了个眼色,方氏会意的跟着走了出去。
    有些事刘老太说了不算,方氏说了才算。
    不知道方氏说了什么,最后是跟张氏爹一块回来的。
    张氏爹眼眶通红,时不时还用袖子抹一把。
    张氏看出了其中的门道,感激的看了方氏一眼,得到了方氏傲娇的一声冷哼。
    张氏也不在意,弟妹能肯原谅她和爹已经很难得了,本来她都做好了赎一辈子罪的打算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往县里最大的酒楼——天香阁走。
    刘老太今天是花了血本了,拿起菜单豪气的让大家随便点。
    只有一样规定,不准浪费。
    大家一人一道菜的点下来,轮到顾瑾玉的时候,菜单上除了沈心蕊点的一道甜品,其他的都是荤菜。
    顾瑾玉只能点了一道南瓜汤,作为饭后解腻的汤品,要不然众人猛的吃这么多大鱼大肉,回去不拉肚子才怪。
    就在顾瑾玉一家热闹庆祝的时候,溪山县悄悄迎来了几个身着官服的人。
    第五十四章 晋江首发,感谢订阅……
    张知县最近几天都心神不宁, 右眼皮跳的他心慌慌,终于忍不住私下让人去请唐老爷见面。
    小厮刚出大门,就看到一群身着官府看着极为面生的人向他走来, 气势逼人。
    小厮内心忍不住咯噔一声, 正想反身回去向张知县通风报信,却不想被领头的人一个眼风吓得呆在原地。
    “张文令在哪里?”
    小厮伺候张知县多年,自然知道知县大人的名讳, 闻言下意识指了指县衙。
    几个人交换了胰一下眼神,然后小厮的脖子上就架了一把刀。
    领头的人来到小厮面前,明面上笑容可掬实则威胁道, “还请小哥为我们带路。”
    小厮长这么大, 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冰凉的刀刃吓得他腿都软了,连忙应了下来,连对方的目的是什么都没问。
    甚至在县衙的衙役询问来着何人时, 小厮还主动打掩护, 说是知县大人要见的人。
    小厮在张知县身边伺候多年,衙役自然不疑有他,爽快的放了行。
    张知县还在书房焦急的等唐家来人,冷不防闯入许多陌生的人,心里陡然划过一丝不安, 强撑着呵斥道。
    “你们是谁?想做什么?我可是朝廷命官……”
    “溪山县知县张文令, 你可知罪?”
    来人也不废话, 直接出示了身上的令牌,然后毫不客气的问道。
    张知县心里快速划过诸多思量,然后强撑着笑脸问道,“下官不知, 还请大人明示。”
    “本官是大理寺司直程坚城,此次来是受侍郎大人之命,前来复查唐家一事,尔身为溪山县的知县,难道不知唐家犯了何罪?”
    张知县闻言心下松了口气,只要不是那件事就行。松口气的张知县并没有细想唐家的人为什么会引来京城的人,只以为来人是看在侍郎大人的面子上。
    这样一想,张知县的心思开始变得活泛起来,要是能借这个机会将唐家搞下去,溪山县不就成了他的一言堂了吗?
    更何况,张知县对唐家不是没有怨言,他堂堂一县之长,竟然还要看一届商人的脸色行事,让他无比的憋屈。
    张知县拱手道,“下官有失察之错,下官知罪。”竟是直接承认了唐家有罪。
    “侍郎大人严明唐家二子视人命如草芥,残害上百名女童,手段令人发指,特令我来处理这件事。这些你可知道?”
    “下官、下官并不知情。”张知县傻了才承认他知道。
    “哦?可是本官一路走来,怎么听闻张大人您和唐老爷私交甚笃?真不知情吗?”程司直这话说的十分耐人寻味,只差明说张知县借用权利包庇唐家了。
    张知县表情一肃,“程大人,下官虽然称不上明察秋毫,但也懂得什么是公私分明。”
    “好,本官自然是信你的,那就请张知县派人去唐家的人升堂审问吧。”程司直等的就是这句话,毫不客气的说道。
    张知县闻言,心里开始盘算着找个机灵点的先去唐家通风报信。
    程司直审案无数,一看张知县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直接道,“就有劳张知县领着我的这些下属一块去了。”
    张知县听到这话,差点没有维持住面上的表情,“程大人,您也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些事是唐家人做的,此举未免有些咄咄逼人了。”
    “张大人,大理寺办事,从来不需要证据。”程司直紧紧的盯着张知县的眼睛,直把张知县看的面色慌乱,这才意味深长道。
    张知县没办法,只好在内心祈祷唐老爷能迅速反应过来,不要入了套。
    可惜事违人愿,唐家主事的老爷子不在家,只有唐高朗在家。
    唐高朗隐约也知道些自家和张知县的关系,听到张知县传唤,根本没有多想就随对方来到了县衙,让张知县在心里怒骂蠢货。
    唐高朗到了,这堂不升都不行。
    事到如今,张知县只能寄托唐高朗没有蠢到家了。
    程司直用目光示意张知县坐堂,自己则充当师爷坐在一旁。
    张知县推辞不得,只能面色难看的去里间换了官服,然后让人击鼓升堂。
    “唐高朗,你可知罪!?”
    张知县一拍惊堂木,大声呵斥道。
    “张伯伯,您怎么了?”
    唐高朗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直接扭送到县衙里头,满心的不可思议。
    “大胆!不要以为和本官攀交情就能掩盖你犯的错了。”张知县一边训斥,一边挤眉弄眼。
    唐高朗终于反应过来,开始和张知县演起了戏。
    “草民不知犯了何罪,还请知县大人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