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8章
    罗希奭道:“我刚才在想,为何昨晚那些向导是往西边逃走,他们是我大唐人,就算是逃也要逃回大唐才是。但他们选择逃走的路线是往西,教人有些奇怪。”
    王鉷不满道:“你现在想那些没用的作甚?”
    罗希奭忙道:“我的意思是,咱们不用自己瞎闯,向导们也不会求死,他们也要活命,我们何不趁着他们的足迹还在,跟着他们的足迹走。他们总归是知道出路的,还不是给咱们带路?”
    王鉷大喜过望,跳起身来道:“好主意啊,怎么不早说?昨夜便该这么办了。立刻赶路,趁着天气凉爽,一会儿午间风沙若起,掩盖了他们的脚印便麻烦了。”
    两人达成一致意见,于是众人立刻上马来到沙丘顶上,夜里虽冷,但后半夜风不大,向导们的脚印模糊可辩,可谓是天大的造化。众人一鼓作气,沿着向导们的脚印也不管是往东还是往西,一路跟随下去。
    还别说,向导们走得路线平坦的很,都是绕过了高大的山丘,像是在山中寻找到一条捷径一般,省了不少的气力。只不过方向不是朝雅州,而是向着西南方向斜斜而行,让人甚是疑惑。但王鉷和罗希奭此时此刻也管不了那许多了,只能跟着向导的脚印而行。而且到了中午的时候,他们居然远远看到了逃走向导们在远处沙丘阴凉处搭帐篷歇息的身影,这下子更是让众人信心大增喜出望外。
    这说明,就算方向不对,起码跟对了人,除非这些向导自己迷了路找死,否则一定有脱困的办法。
    第509章 仙境
    王源一行人在沙漠边缘歇息到未时末才踏入沙漠之中。虽然为了避开高温的中午时间,但此刻虽近傍晚,沙漠中依旧沙子滚烫,热浪蒸腾,人马都有些吃不消。
    但好在一个时辰之后,阳光便没有那么炽烈,越是到傍晚时分,越发能赶到寒气正在和暑气互博。沙地上热气往上,天空中冷气下沉,给人以一时凉爽一时酷热,下半身热烘烘上半身凉飕飕的奇怪感觉。
    到落日时分,红彤彤的落日悬在远处沙丘之顶,将漫漫沙海和连绵的沙丘镀上一层红边,场景壮美,令人惊叹。
    在一处小沙丘的顶上歇息之时,王源负手欣赏这落日美景,诗兴大发,吟道:“广漠杳无穷,孤丘四面风。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此诗朴素易懂,即便是身边的这些武将和亲卫们也能听懂大帅这首诗,不禁纷纷赞叹大帅出口成章文武双全。那老向导也是赞不绝口。
    日落月出之前的短暂黑暗时间,众人简单的扎营休息。王源采用了老向导的建议,既然现在快到三月下旬,但下弦月的光亮还是足够在夜间照亮。为避开白日的酷热,夜间赶路是最佳的办法。虽然夜间赶路很容易迷失方向,但几名老向导都是经验丰富之人,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若非这种经验丰富的向导指引,夜间在沙漠中乱走还是非常危险的。
    唯一不便的便是夜间的寒冷,但这也顾不得了,众人穿上盔甲稍微抵御寒气。老向导一路上教众人收集的沙地上翻滚的草球是用来夜间点火的,但此刻也派上了另外一种用途,便是塞在盔甲之中当御寒之物,还别说,相当的有效。
    夜间行路的速度快了许多,从月升到黎明的五六个时辰里,众人走了比白天多三倍的路程。沙漠之中行走有时一天只能走五六里,甚至只有两三里。但这一夜,王源等人走了近二十里路,显然极为有效率。
    上午巳时到申时,众人都躲在荫凉之处躲避太阳,补足睡眠。天气稍微凉爽些,便再次赶路。沙漠中的第二夜过去后,当朝阳初升之时,经过两天两夜的跋涉,众人已经接近了地图上标识的野牛城所在的金川河一带。
    老向导显得很是紧张,进入金川河十里之外的范围,他便不断的提醒王源放慢步伐,带着众人沿着高大沙丘的北面迂回接近。王源也不敢掉以轻心,派出了小股的亲卫跟随几名向导在前方和两侧侦查情况。
    终于,当众人爬上一座高高的沙丘,匍匐在沙丘一侧朝另一边眺望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人惊叹不已。
    高大连绵的沙丘像是一道屏障,屏障下方是一大片平畴之地,一条河从远处流经平畴之处,不知来路,更不知流向何方。河流两侧是一大片绵延无边的绿洲,在看了几天的黄沙沙丘的景象后,能在漫天沙海之中见到一块绿宝石一般的绿洲和河流,这景象简直让人觉得那是天堂一般。
    平常根本不会留意到的普通河流和地上的杂草,换了个地方便像是宝贝一般。
    “大帅请看远处。那里便是野牛城。”老向导指着绿洲深处低声道。
    王源极目看去,但见四五里远的河湾之侧,一座城池屹立在那里,因为太远,而且是在绿洲中水汽蒸腾扭曲的视野里,若是不仔细的细看的话,几乎很难发现这座野牛城。看此城规模并不太大,不过是大唐军镇级别的城池。但王源知道,这座野牛城中驻扎着数千吐蕃兵马。这处绿洲也是靠近大唐边境的最近最适合建立城池的地方,也是最佳的驻兵地点。
    “义父,有吐蕃骑兵。”柳钧轻声叫道。
    众人眯眼眺望,果见一队骆驼骑兵从野牛城方向沿着河流两岸奔驰而来,人数有数百人。沿着绿洲边缘巡视一圈,还在进入沙漠里许之地逡巡半晌,这才往其他方向巡视而去。
    “这是早晨,他们都是要出来巡视的。这一队吐蕃兵马还算是懒散的,老汉我又一次在离此十余里的沙漠里见到他们的巡逻骆驼骑兵,我和同行之人将自己埋在沙子里才躲过了他们,吓得半死。”老向导低声道。
    王源微微点头,低声道:“咱们退后数里,找个隐秘之处扎营休息。在此处设立哨探,密切注意他们的骆驼骑兵便是。”
    老向导道:“接下来大帅要作甚?尽管跟老汉说,老汉可以摸到绿洲上去。”
    王源笑道:“不用老丈费心了,接下来我们便是死等。”
    老丈道:“等什么?”
    王源呵呵笑道:“等要等的人。”
    老向导知道不该再问什么,于是跟随王源等人退回里许,找了两处沙丘交接之处还算隐秘的地方扎营。
    ……
    绿洲东北方向二十里外,王鉷和罗希奭以及二百余名禁卫兵马正沿着几名向导的足迹一路往西南而来。在看到逃走向导们的身影之后,这些向导加快了速度要甩掉后面的兵马。但王鉷和罗希奭怎容他们消失在视野之中,不畏疲倦酷热跟随紧紧的跟在他们身后。
    越是往沙漠深处进入,他们便越没有退路,便只能越是要抓住向导们这根救命稻草。所以,即便这些向导们夜里也开始赶路,他们也还是咬牙跟上。
    一天一夜,疲倦欲死的王鉷和罗希奭以及两百多禁卫们已经不成人形,而且一个迫切的问题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来时带了来回四天的水,现在已经消耗掉了大半了。特别是王鉷,因为身子胖,极耐不住酷热,不但喝水喝得多,而且还要用水洗脸擦身消暑,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清水。禁卫们颇有微词,就连罗希奭都暗地里骂了他好几句。
    第三天午后,酷热的太阳晒得人浑身冒火。因为浪费了不少水,以及这些人不知道如何节制的喝水,两位钦差清点清水之后骇然发现,水已经只剩下不多了。这点水根本不够二百多人马来消耗,也许不到晚上便消耗完了。
    而远处的几名不知疲倦的向导们已经翻上了一座高高的沙丘顶端,并且很快消失在沙丘之后。王鉷和罗希奭心中的希望之火随着一天天的折磨而慢慢的磨灭。他们已经不抱着能走出去的希望,现在唯一的希望是,能否喝饱水,找个荫凉的地方睡上一场。
    但他们不能那么做。两人还是有些意志力的,毕竟能成为朝廷高官,也是有他们自身的素质的。当身处绝境之时,优秀的人和平庸的人之间的不同便体现了出来。身边的禁卫们都已经丧失了求生欲望的时候,这两人却没想着要放弃。他们催促着喝骂着禁卫们追上去,不能丢了向导的足迹,因为那是最后的希望。
    终于,经历艰辛万苦,翻越到沙丘顶端之后,王鉷和罗希奭惊呆了。眼前竟然是一片绿洲,还有一条长长的河流。在沙漠中挣扎了几天之后,正弹尽粮绝之时,见到了这处沙漠中的天堂,这简直让人欣喜若狂。
    禁卫士兵们连滚带爬的翻滚下沙丘,发了疯一般朝绿洲和河水末端的一汪小小的湖泊跑去。王鉷和罗希奭也不阻止,因为他们也急着去赶紧喝饱水,在水中泡一泡,灭掉身上几乎要晒起的热火。
    噗通噗通,所有人马都疯狂的冲进浅浅湖水之中,两百人马将湖水都快塞满了。像是一群群争抢地盘的河马一般,在水里翻腾着,徜徉着,将身体全部弄湿。
    “命不该绝,咱们命不该绝啊。”王鉷浸在清凉的湖水里几乎要流泪。
    罗希奭大口喝着湖水,呵呵笑道:“就说跟着向导们走是不错的,他们知道这里有绿洲和水源,所以带着咱们来了。这地方真是不错,没想到沙漠之中还有如此仙境呢。”
    第510章 忠诚
    绿洲东南沙丘之顶上,王源和手下众人将这一切净收眼底。在绿洲边缘的沙漠中等了一天之后,终于等到了王鉷和罗希奭的到来,此次计划已经基本上宣告成功。直到此时,王源才真正的信任宋建功了,此次计划的关键部分的安排正是宋建功,宋建功证明了他的忠诚。
    早在得知王鉷和罗希奭带着相府八虎来到成都意图刺杀自己的时候,王源便决定这一次决不能让这两人活着离开剑南。但如何取二人的性命,却是个极富技巧的问题。公然调动兵马自然可以杀了这两人,但之后自己也必然赔上性命。也正因如此,王鉷和罗希奭才敢大摇大摆而来,他们是绝不相信王源会有如此胆量的。
    事实上王源也确实不会这么做,拿自己的命和这两人换命,王源打死也不会这么做。所以,王源一直希望能想出个好办法来。
    终于,在王鉷和罗希奭说出此行的使命是巡视边境之后,王源明白他们是要远离成都,这样便可和八虎对自己的刺杀之事撇清干系。而正因如此,王源也找到了对付他们的办法。在王鉷和罗希奭离开成都之前的那天晚上,王源找了个时间,约了秦国夫人一起和宋建功进行了一次秘密的谈话。
    秦国夫人的到来本是一个秘密,除了王源家中人和贴身信任的人之外,没人知道这个消息。宋建功在王源的心中属于可信任但并不能称之为绝对心腹的一类。若论信任的级别,尚自属于第二梯队,故而王源没有让宋建功知道此事。
    但那晚,王源决定给宋建功机会,看看他到底是否能够成为自己的心腹之人,毕竟宋建功无论在领军打仗以及治军方面都是很有一套的,攻打南诏国时和自己配合的也很默契,王源希望身边有这么一位得力的臂膀。
    ……
    当王源向宋建功引见了秦国夫人的时候,宋建功是极为震惊的。大唐天下,谁不知杨家的荣宠,谁不知杨家的势力。特别是这年余时间,杨家正如日中天。贵妃娘娘便不必说了,杨国忠荣登左相之位后权势愈盛,大有直追李相国之势。而杨家的几位国夫人,除了去年不知何故死去的虢国夫人之外,其余的两位国夫人也是备受荣宠。
    像宋建功这样的边镇武将,谁不想有个靠山?只可惜虽然身处剑南道,本是杨家的发迹之地,但宋建功却未能搭上杨家的关系。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当然有宋建功自己的原因,但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无人引荐,比如被排挤在外,不想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杨家等等。具体的原因倒也不用多说,总之宋建功之所以在剑南军行军司马的职位上不升不降好几年,与他没有靠山,说话行事过于直率很有关系。宋建功也时常反思自己,但也无可奈何。
    王源的到来给予宋建功一丝希望,特别是当王源扭转败局一路势如破竹攻入南诏国腹地的时候,宋建功对王源的每一步都看在眼里。从开始的怀疑到后来的些许接受再到对王源种种手段佩服的五体投地,宋建功内心里已经将王源看做自己的靠山。
    而且,王源说到做到,答应提拔自己兵马使之职,宣旨之后自己便立刻得到了这个职位。从行军司马到兵马使这一步,宋建功跨了六年都没跨上去,在短短数月之内,自己便美梦成真了。宋建功打心眼里感谢王源,他从王源的身上找回了心中多年来早已成死灰的激情和公平。这一点是最让宋建功兴奋的。
    而当王源将秦国夫人引荐给自己的时候,面对雍容华贵气质逼人的秦国夫人的微笑问候,宋建功结结巴巴的居然说不出话来。他知道王源和杨家的关系深厚,但却没想到高贵如秦国夫人,却不远千里前来成都看王源。之前的鲜于仲通大帅和章仇兼琼大帅,那一位不是杨左相的铁杆心腹,但又有谁能得到杨家国夫人亲自前来探望的礼遇?看来外界传言的王源和秦国夫人之间的事情是真的。新任的王大帅不仅是杨家的心腹,而且也许是杨家最为倚重之人,联系到危急之时王源接手剑南军务反击南诏国,联系到眼前杨家主事的秦国夫人亲自前来探望以及所有的这些事实和传言,宋建功绝对相信这一点。
    引荐之后,秦国夫人和宋建功简单的说了几句话,大意便是王源向杨家推荐了宋建功,故而秦国夫人要来见一见他,回京之后跟左相也提一提宋建功的名字。话说的很简略,但宋建功当然听得懂话中之意,那便是自己有可能真的要在王源的推荐之下搭上杨家这条顺风船了。
    秦国夫人说了几句便告辞离开,接下来王源和宋建功的谈话便直接和劲爆了许多。当王源告知宋建功秦国夫人的来意以及王鉷和罗希奭的来意时,宋建功惊讶的差点掉了下巴。虽知道朝中争斗如火如荼,但真正从王源口中说出的这些还是让宋建功难以想象。他没想到,朝廷中的倾轧已经到了用出谋杀这样的手段来,这当真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围。
    然后,他便明白了,王源今日和自己谈话的用意便是要自己表明立场。他明白,虽然自己已经是剑南道兵马使,但王源是不可能让他的身边有一个不属于自己阵营的人存在的。这种争斗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也难怪王源会如此直截了当。
    宋建功的抉择并不难,尤其在见到了秦国夫人之后,这种抉择便更是简单。本就对王源佩服之极,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即便没有今日这一出,自己若是得知有人刺杀王源的话,宋建功也是绝对会挺身而出的。更何况目前的局势是这般的情形。
    宋建功斩钉截铁的表态全力支持王源,而王源也坦白的告诉他,口头上的保证并不能让人信服,需要的行动上的支持。接下来,当王源告诉了宋建功他的计划时,宋建功再次震惊了。他没想到王源会胆子大到要在剑南道结果两位当朝大员的性命。
    但宋建功知道自己其实没退路了,当得知了这一切之后,他其实便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便是去告密,第二便是和王源站在一起,除此无他。但其实,第一条路是死路,得罪了杨家和王源,自己只能去死。第二条其实也是死路,但王源既然不怕,其实自己也没什么好怕的。
    明知要死,而且有个比自己更优秀更有前途的人陪着一起死,心里显然要好受一些。
    宋建功斩钉截铁的表示要和王源站在一起,誓死保卫大帅的安全。宋建功心里很明白,如果能熬过这一关,自己将真正走入王源的内心,真正成为王源的身边人,也真正能得到杨家的重视。他也意识到,这件事将是一块试金石,一份投名状,参与此事,无论对于自己,对于王源,对于杨家,乃至对于朝廷的局势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那么一瞬间,宋建功竟然为了参与此事而感到些许的骄傲。
    虽然内心还很担心和犹豫,但这些担心和犹豫随着王源将他的杀人计划和盘托出之后,宋建功不仅对王源又是佩服又是惧怕。王大帅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一时像是纯真少年,一时是铁血将神,一时是儒雅文士,而此时得悉他的计划后,却又觉得他是个魔鬼。
    但与此同时,宋建功心中的担心和犹豫却又消失殆尽了。因为这个计划非常的周密,基本上便可宣布王鉷和罗希奭已经是个死人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基本没有后患之忧。
    计划的第一步便需要宋建功去完成,宋建功要做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抵达雅州之后在向导之事上做文章,以雅州太守王政的名义推荐几名随行向导。而向导的人选则是宋建功亲自安排。这之后,待王源派人送来急信之后,自己便带着兵马抽身而退,让安排的向导带领两位钦差进入沙漠之中。
    而深入沙漠之后,向导们要做的便是偷偷的逃走并引诱两位钦差去往野牛城。宋建功其实觉得这么做多此一举,因为沙漠完全可以要了王鉷和罗希奭的命,而并非要假借吐蕃人之手,只需向导在逃走前扎破水囊即可。但王源坚持如此,宋建功也不愿多在此事上争辩,老老实实当个帮凶便好,也不要去提什么建议了,毕竟无论如何,王鉷和罗希奭踏入沙漠的那一刻便只能是死路一条了。无论是被吐蕃人杀死,还是在沙漠之中风干成干尸。
    至于其他的诸如派向导去雅州南十里的村镇等待王源等人到来,譬如做好雅州太守王政的工作,不能引起他的怀疑等等琐碎的事情,宋建功尽心尽力安排的妥妥当当,让所有的计划得以顺利的进行下去。
    第511章 钳断
    沙丘顶上,王源目睹着王鉷和罗希奭所率的人马正徜徉在湖水之中恣意享受清凉消除焦渴的情形,脸上露出笑意来。
    “大帅,柳小将军怎地还不见踪迹?野牛城方向怎么不见吐蕃兵马的到来?”赵青低声道。
    王源擦了一把脸上混着沙土的汗珠,微笑道:“不用着急,让他们多享受一番也好,毕竟是快死的人了。”
    话犹未了,一直紧盯着野牛城方向的谭平急促的道:“来了,来了,大帅,柳小将军将野牛城的吐蕃人引过来了。”
    众人忙凝目看去,果然,金川河边的草地上,数十骑兵马沿河飞驰而来,他们的身后跟着黑压压起码上千吐蕃骆驼骑兵。这正是在侦查到王鉷和罗希奭抵达之后,王源便立刻命柳钧率数十骑去野牛城附近晃悠,作为诱饵将吐蕃兵马引到绿洲的边缘。
    吐蕃人在野牛城周围发现了大唐落单的小股兵马,那岂能错过?更何况四周都是沙漠,他们根本就逃不掉的情况下。野牛城的守将平日为了战功都不惜派出骆驼骑兵在沙漠中游荡,寻找进入沙漠中的唐朝百姓砍头冒充唐朝兵马请功,更可况眼前的是送上门来的真正的唐朝士兵,更是绝对不能放过。
    绿洲的草地上,马儿奔跑的速度比骆驼快了不少,但这并不妨碍吐蕃人的追击决心。因为出了绿洲的沙地上,战马是绝对跑不过骆驼的,这些人根本跑不掉。上千骆驼骑兵像是一片乌云在草地上蔓延,前方柳钧带着数十名亲卫拍马狂奔,一路将吐蕃骑兵沿着金川河引向东边边缘处的湖泊。
    王鉷坐在岸边的草地上,披散着湿哒哒的头发任阳光晒干,脱掉湿衣服之后,他肥胖的身子白的反光,活像一头在岸边晒太阳的肥猪。罗希奭尚在湖中泡着,两名禁卫在一旁替他搓洗后背的污泥,罗希奭眯着眼享受,半睡半醒之间像是回到了京城自己的家中,享受着两名小妾花瓣般柔滑的手指的伺候。
    所有人都在这沙漠中的天堂享受着,浑不知危险正快速的逼近。
    终于,马蹄声惊动了湖中的众人,他们诧异的发现,数十骑身着唐军装甲的骑兵正从东边飞驰而来。在这里还能看到唐军?这事儿着实怪异。
    在南衙禁卫以及两名钦差大臣诧异的眼神中,柳钧和数十名亲卫飞驰而过,甚至都没有朝湖水中的众人看上一眼,径自冲向绿洲边缘,冲进了沙漠之中,就像是路上遇到的陌生的过客。
    众禁卫呆呆发愣,忽然间一名站在岸上的禁卫发出一声惊骇的叫喊:“那是什么?了不得了。”
    十几名禁卫顺着他目光的方向看去,他们看到的是一片黑压压奔腾而来的乌云。
    “是吐蕃人,是吐蕃人。”禁卫们的嗓音都变了,变的尖利而恐怖。
    王鉷一愣,慌忙起身来瞧,瞬间意识到那确实是吐蕃的兵马。那是一大群黑压压而来的骆驼骑兵,虽远隔里许之地,但地面已经开始颤抖,沉闷的蹄声已经入耳,闪烁的弯刀的反光也开始让人睁不开眼。
    王鉷也瞬间明白了为何那几十名突然出现的唐军头也不回的朝沙漠里逃去的原因。原来后面跟着吐蕃人的大队兵马。最后王鉷也很快意识到了一个让人胆寒的问题:自己这帮人也将要被吐蕃人发现了。
    “快上马,快离开这里。”王鉷高声吼道。
    湖水中的一片翻腾,二百多禁卫淌着湖水惊慌失措的往岸上跑,一个个如落汤鸡一般开始慌乱的穿盔甲,取兵刃。王鉷在几名禁卫的帮助下手忙脚乱的穿上半干的衣服,慌慌忙忙的往马背上爬。
    罗希奭湿漉漉的头发像个扫帚般贴在后背上,衣服胡乱穿在身上,翻身上马高叫道:“保护王尚书和我退回沙漠里。”
    众禁卫手忙脚乱之时,奔袭而至的吐蕃骑兵已经发现了湖边的这一坨人。野牛城守将禄西赞接到禀报时还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大股的唐军抵达野牛城绿洲准备攻击野牛城,但很快就发现那是一群正慌忙从湖水中出来的丢盔卸甲的唐军。
    “哈哈哈,这帮唐军定是迷了路了,没头苍蝇一般撞到我们野牛城来了。倒是有些本事,此地距唐境七十里,他们居然没死。”禄西赞哈哈笑道。
    “只可惜他们要死在这里了。”手下一名将领接过话茬。
    “说的不错,本以为是个小功劳,没想到是个大功劳,几百唐军的人头可比几十颗要大的多,儿郎们,立功的机会到了。”禄西赞长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