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轻雪明了,这事已经不受齐钰控制了。
从三王爷找到齐天宝的那一刻开始,齐天宝便不在是齐钰的孩子。
他出身尊贵,自然要与齐钰划清界限。
而三王爷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齐钰反悔,亦或者天下人怀疑齐天宝的身份。
萧轻雪知道,此时此刻,齐钰的心是最疼的。
那孩子,她像心肝宝贝似的养了几年,把他都看成了自己眼珠一样的珍贵。
如今被他人一朝夺去,就像是被人生生剜去了眼睛一样,焉能不痛?
“钰儿,也不是以后就不能见了,你想开些。”
萧轻雪知道不能感同身受,酝酿了半天也只得说出这么一句不痛不痒的话来。
齐钰闻言,朝着萧轻雪笑了笑:“娘,你放心吧,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
今天这个局面,我已经在梦里想过很多次了,如今真的面对了,心里也就不那么慌了,说不定还能睡个好觉呢。”
这话说出来骗骗小孩子差不多,怎么可能骗的了萧轻雪呢。
但萧轻雪也知道,她强颜欢笑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放心罢了。
她一向是个体贴的好孩子,也不让人操心,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她除了坚强的面对,再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只是三王爷等人能用这么极端的法子认子,只怕后面对于齐钰和萧庭来说,日子只怕更加艰难。
皇家薄情,他们怎么会对权势滔天的萧庭和他的夫人心怀感恩呢。
不过齐钰想必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现下她的内心一定焦灼而又心痛。
自己不能为她解决什么,有什么消息,也只能等萧庭回来之后在做决定。
……
申氏从宫里回到侯府就气的吐了血,她的脸色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
柳氏命人将她扶到床上靠着,然后立刻端了一碗参汤来给她喝。
可汤勺刚到嘴边,就被她一把给推掉了。
“有什么好喝的?我这把老骨头也没有什么可熬的了。”
申氏语气里满是怒气,像是对着丫鬟发火,又像是对自己发怒。
柳氏坐在一旁,听了这话,看了申氏一眼:“娘,身体还没好呢,这参汤还是该喝的。”
申氏愤恨道:“喝了有什么用?如今萧庭和齐钰不仅权势滔天,还成了三王爷和三王妃的恩人,我熬着一把老骨头,去看他们如何风光吗?”
柳氏心里冷笑,现在知道熬着一把老骨头了,那之前怎么没有这个觉悟呢?
现在果然是老了,认命了。
“娘,事情没有到不可转圜的余地,你何必这么气着自己,伤了身子呢。”
柳氏轻飘飘的一语,让申氏皱了眉头,她看向自己的儿媳,哑着声音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闻言,柳氏并未着急回答,反而是将屋子里的人全都差遣了出去。
这时,她才迎上申氏疑惑的目光,浅笑着问道:“娘,你觉得皇家重情吗?”
“重情?简直笑话。”
左右四下无人,申氏也放心大胆的谈了起来:“如若皇家重情,你爹对皇后娘娘恩重如山,可你看看,自从你爹死后,她对咱们这些遗孀有过一个正眼吗?”
“她紧扒着萧庭不放,一味的维护萧庭和齐钰,不就是指望着萧庭能支持三王爷夺位吗?”
“皇家的人都是一个德行,谁对他们有利,他们就看重谁。”
见申氏说到了点子上,柳氏接口道:“正是这个理,三王爷没夺位之前,他们必须看重萧庭。”
“可日后真的大功告成之日呢,萧庭的权势和恩情,难道不是他们的心腹之患吗?”
“说的好啊!”
申氏眼里涌上了喜色:“三王妃一看就是个薄情的人,三王爷更不用提,无论是模样还是性情,都是和当今的皇上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指望他们重情,倒不如指望日头从西边出来。”
柳氏道:“瞧着如今皇后与陈贵妃的争斗之势已经是白热之化,三王爷没有太多时间去等待了,所以夺位近在眼前。”
“三王爷一旦夺了大位,萧庭就风光不了多久了。”
她悠然的声音,说起这些的时候没有一丝波澜,平静的很。
申氏虽然有些吃惊她的深谋远虑,但也还是赞同她的想法。
这些远见,柳氏早在大殿上已经想透彻了,所以此时说来,她一点也不惊讶。
毕竟,她最擅长的不就是忍耐吗?
从前被二房三房压制的时候,她暗无天日的忍着,如今还不是熬过来了。
她相信,这一次她也一定会忍过去的。
“这些话,等长武回来了,你也同他说说吧。”
恍惚间,柳氏听到申氏说了这么一句话。
她笑了笑,算是应下了。
她是要说的,但不必说的这么细致,林长武也不是蠢的,他听说了这件事,这些道理自然想的清楚。
翌日,朝中传出重磅消息。
陈贵妃谋害皇上与皇后,被废去贵妃之位,以白绫裹身。
太子被废,贬为庶人,而新的太子却并没有即刻立位。
这一消息惊得文武百官震惊不已,纷纷上书质问。
然而皇上却不肯多说半个字,只说此事已定,毫无余地。
谁也不知道,皇上为何做这么狠的决定。
陈贵妃死了也就罢了,连累她的家族,贬的贬,罚的罚。
如今朝中局势十分明了,虽然太子未立,但几乎没有能与三王爷争锋的皇子,除了他,没有人能担得起太子之位。
三王爷根基已定,太子大势已去。
所有人都不知道其中细节,唯有齐钰知道。
但这件事她也只是烂在肚子里,没有对任何人提起。
很快,京城外也传来了消息,江城的事情已定,萧庭和李文伯即将回京。
但齐钰收到了另一封信,萧庭此次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孙家。
孙家,齐钰并不陌生,萧轻雪也是知道的。
那是萧庭奶奶的娘家,萧庭奶奶虽然不在了,但舅姥爷还活着。
现在江州大灾,孙家在江州的祖业只怕受损,所以迁来京城。
当年孙家也是在京城立足的,却因被申家打压,才迁到江州的,如今也算是回到故居。
信中还说了其他的人,但并没有姓名,齐钰便以为都是孙家的人,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