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一章 汤饼
    一个时辰,到了。
    正准备下令的郑凡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还很关键,且很要命。
    那就是靖南侯将一切都安排布置好了,但在布置自己时,会不会出现一些偏差?
    比如,
    之所以将直插晋国皇宫的任务交给自己,是他看中了自己曾两次率军突袭绵州城的战绩,但问题是,那两次统兵的都是梁程啊。
    一念至此,
    郑凡的手忽然有些发抖,
    但凡靠作弊或者走后门上位的人,平日里还好,但真正遇到事儿时,就开始慌了。
    深吸一口气,
    遇到凡事不要慌,
    实在不行,闷着头,举起刀,高喊一声“乌拉”也就完事儿了。
    因为现在,反正也别无选择。
    “晋国皇宫,冲!”
    郑凡策动战马,其身后三百靖南军骑士紧随其后,宛若一把利刃,直入此时已然完全陷入慌乱的晋国京畿之地腹心。
    在返程时,司徒建功将数千司徒家精骑给带走了,一是再留着也没必要,二则是京畿之地本就是大成国给虞氏的自留地,他率兵进驻也不是很方便。
    也正因此,直接导致了此时京畿之地的空虚。
    当初收拢的几部溃卒,回营后直接买醉,发泄着鸟气,这些溃卒战场上倒是还有一战的勇气,再者虞化成调教兵马的水平也还行,但问题在于溃卒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对于前不久才经历战败的他们而言,一旦闲下来,喝酒逛窑子,这是麻痹自己的最好方式。
    也因此,校场上的溃卒营寨,里面的士卒,近乎散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虽然人在营寨里,却也是喝酒的喝酒,开赌的开赌。
    而亲军则更为不堪,回来后,除了外围有一千骑在巡视,虞化成又亲领一千甲士入了皇宫外,剩余的人马,全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原本,京畿之地的晋军人数,一如白日里在坞堡外时,就算剔除掉司徒家的兵马,他们也是五千燕军的数倍之多。
    然而现在,反而成建制的对比下,燕人居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归根究底,不是因为虞化成水平不行,他能做到京畿亲军掌帅的位置,不仅仅是靠着和晋皇的偷桃之谊,其本身也有着不俗的能耐。
    但真正原因在于,京畿之地太小了,与其说他是国中之国,不如说他更像是蛮族的王庭。
    然而,哪怕王庭已经衰落,却依旧对荒漠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且仍然有着属于自己的大片牧场,而晋国京畿之地,则只是一个单纯地“城市国家”形态。
    可能,在归顺大成国之后,作为对燕的前线之地,京畿这块地方日后可以在大成的资助下,成为一个新的“北封郡”,但现在,还不行。
    燕军骑兵分成了许多部,对各自的目标进行着攻击,纵火、杀人,一时间,营造出了一种不逊于数万铁骑滚滚碾压而来的恐怖声势。
    晋军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崩溃了,不崩溃也不可能,因为他们出征回来后,已经不存在什么建制不建制的说法了。
    敌人都杀到你家门口了,再挨家挨户地将兵士喊出来结阵?
    再从校场营寨里将那些醉醺醺的兵汉喊起来迎敌?
    又或者去红帐子这类的地方将那些丘八一个个地从窑姐的身上拽下来,
    就算真拽下来了,
    你给他一把刀他还能有力气提起来么?
    郑凡的这一部,没有去做其他事,只是专注地向着晋国皇宫进发,因为故意耽搁了一个时辰的原因,所以当郑凡进来时,京畿之地的乱象已然呈现。
    这足以说明,靖南侯对这块区域的现状早就已经掌握,五千铁骑,确实足以直接踏平这里。
    这,才是战争的艺术。
    ………
    晋国皇宫东侧有一条街道,搁在百年前的不知多少岁月里,这里曾经无比喧哗热闹。
    上早朝的朝臣们在等待宫门开启前,官衔高的,要注意点形象,就派下人去买早食坐在轿子里吃;官衔低的,上朝也在末端的,则没什么顾虑,大大方方地坐进店里,弄点儿吃食。
    剑圣大人依旧是一身白衫,坐在这家上了年头的汤饼店里。
    在他面前,放着一大碗大骨熬出的汤,还有两块饼子。
    一个老者拄着拐缓缓走来,手里攥着一大把葱花儿,潇潇洒洒丢入了汤碗里。
    “早年那会儿,都是些芝麻绿豆的官儿喜欢在上朝前到汤饼店里吃这一口,葱花儿得可着劲儿加,没这个,这汤就没滋味儿,就不香。
    心情好的,再温半壶酒,比不得乾国乌川的佳酿,但味道也够上头的了,半壶酒,两碗汤,两块饼子,那吃的可叫一个舒坦。
    反正上朝时排末尾,也不怕嘴里的气儿熏到陛下和大人物们,呵呵。”
    老头儿一边说着一边在剑圣大人面前坐了下来。
    他说的,已经是六十年前的事儿了,那一会儿,三大家族的格局已成,但家主还都在京畿任职,晋国朝廷,还算是一个朝廷的样子,不似现在。
    剑圣大人拿着筷子将葱花儿搅了一下,吹了吹,却不急着喝,而是看着老者,道:
    “每次出门,时间一久,就想着这一口。”
    “那是。”
    老者很得意地咧嘴笑了笑,露出了里头的大黄牙。
    这条街,已经冷清很多年了,但老者一直都守着这个铺子。
    “也不晓得,这汤,还能喝多久。”
    老者闻言,马上道:
    “不管外头的事儿怎么变化,只要咱这对面墙院里还是皇宫,还住着陛下,咱这汤饼店,就会一直开下去。”
    老者下意识地又想讲一遍百年前自家先人在街面上贩卖汤饼被微服出访的陛下品尝赞叹的事迹,
    但忽然记起来,这个故事,自己已经对眼前这个人讲了不下二十遍了,所以马上收住了嘴,转而露出了含蓄矜持的笑容。
    剑圣点点头,也没告诉老者,用不了多久,这皇宫里,就不再有陛下了,这座皇宫,很大可能会改成王府,虽然住进去的人也姓虞,却不是原来那一拨了。
    “儿郎们今儿个回来了,多久了,咱这天子脚下,也没真正动手过了。”
    老者发出着自己的感慨。
    剑圣大人喝汤,没回话。
    晋国京畿之地的百姓和其他国家的京城附近百姓不同,其余诸国,京畿的百姓往往是生活条件最为优渥的一批人,同时,还自带着一股子皇城根儿人的傲气。
    但晋国三家分晋的格局出现了太久太久,久到了京畿百姓的腰杆儿,也挺不直了,所以,很多时候与其说这京畿亲军依旧忠诚于晋皇,倒不如说是京畿百姓本能地和晋皇在一起抱团取暖。
    老者熬了一辈子的汤,做了一辈子的饼子,他的一生也都和这家汤饼店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见过它的繁盛,此时也在品味着它的低谷,老者一直认为,人这辈子,大概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儿了,但心下还是有些踌躇,
    问道:
    “西边的燕人,不会再打过来吧?”
    剑圣大人放下汤碗,拿起饼子咬了两口,摇摇头,道:
    “谁知道呢。”
    “唉。”老者叹了口气,默默地起身,道:“再来俩大骨头?”
    “不用了,这些够了。”
    “你也是年纪上来了,搁以前,一顿饭喝三碗肉汤五个大饼子,再啃三四个大骨都不在话下的。”
    “那是,确实不是小伙子了。”
    “啥时候打算成家?”
    “不急的。”
    “得急。”
    “好,我先急着。”
    就在这时,汤饼店外的街道上忽然传来了马蹄声。
    老者狐疑地扭头向外看去,剑圣则站起身,走到门板边,卸下了一块门板,发现有一队晋军骑士正在苍茫向东。
    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京畿之地忽然暴起的厮杀哭喊声。
    剑圣的眼睛眯了起来。
    “可是外头出事儿了,这般热闹?”
    剑圣没欺骗老人,道:
    “出事儿了。”
    “可是燕人打来了?”
    “好像是的。”
    “唉,到底还是打来了,你说说看,平白无故地,去撩拨燕人做甚?”
    剑圣回过头,道:
    “话可不能这般说。”
    “安安生生地过日子,不成么,非要折腾出是是非非来。”老者是不清楚剑圣身份的,只晓得是一位当初潦倒现在发迹了的公子哥。
    早些年,眼前这个人还年轻时,经常带着自己弟弟来吃汤饼,后来,他们的衣服越来越好,佩剑看起来也越来越贵,再后来,弟弟不怎么来了,眼前这人却时不时地会过来。
    剑圣则道:
    “总归是要换一种活法。”
    “唉,大人物总想着折腾,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就想着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罢了。
    守着京城,守着皇宫,守着这陛下,这日子,总能过下去的。”
    “那这日子过得多没意思?”
    老者闻言,
    笑了,
    似乎对外面的慌乱纷扰完全无感,
    手指着剑圣大人刚喝了一半的大骨汤,
    道:
    “世上大多数人,想着是如何吃饱,也就只有那些吃喝不愁的贵人,一天到晚地总想着要将吃食变得更有味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