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6章 赵云施政(上)
    从长安城到大散关,有近四百里路,赵云率领近万官兵,全部骑马赶路,轻车简从,速度很快,只用了两天便到达陈仓城。
    陈仓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为秦岭,西为陇山,东部为关中平原;西部羌胡或者叛军,不管是沿关陇大道还是沿渭水河畔的秦人走廊而来,陈仓城都扼其要冲;城池虽小,却非常坚固,借渭水为屏障,易守难攻,即便有十万大军来攻,短时间也难以被攻克。
    别部司马于善(于毒)率领官兵驻守此处,承担着为汉阳郡麹义和大散关驻军提供后勤保障的重任。
    有如此坚城为后盾,赵云稍稍放心,在陈仓休整一天,便带上后勤辎重,前往大散关。
    从陈仓到大散关,沿河谷而上,仅有几十里的距离,非常近。
    新太守上任,且带来了这么多强兵健将,大散关守将极为高兴。
    早在前来上任之前,赵云的长吏、参军等人已从军师沮授处获得了关于武都郡和汉中郡的部分情报;当时有三条陆路可通汉中,达巴蜀,子午道和褒斜道皆被汉中郡张鲁控制或者破坏,只有陈仓故道可达益州,赵云对此势在必得,否则他与高顺商定谋取汉中郡的计划便要失败。
    陈仓道系关中西侧穿越秦岭通往汉中郡的道路,以道路北端入山处为陈仓县而得名;因秦岭北侧有散关扼控,又名散关道;又因途中沿故道水而行,秦时设置故道县,又名故道。此道开辟于先秦时期,秦末汉初已成为沟通关中与巴蜀的惯行路线,刘项相争时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由此道北伐关中。
    骆谷道修筑时间较晚,应该是在三国时期修筑,此时还未有此路。
    赵云心情迫切,立即召集军官前来议事,主要听取守军对武都郡现状的汇报。
    “兵力如何部署的?”赵云首先发问。
    “太守,现有五千步兵,四千驻守大散关,一千驻守故道城。”
    赵云又问道:“故道城现有多少百姓?”
    “太守,故道城以汉人百姓为主,有一千三百五十户,计一万零八十一人,不愿意迁往三辅的汉人百姓滞留于此;城外有羌人、氏人的四个小部族在放牧,大约三千余人,由于他们没有参与叛乱,所以还能和平相处。”
    赵云道:“说说其它各县、道的情况。”
    驻守军官详细一说,与沮授介绍的相似,增加了一些更详细的内容,武都郡以氏人为主,羌人其次,大约有近十几万蛮夷,白马氏和武都氏为最,白马氏在下辨县,控制西汉水以北的地盘,武都氏在武都道,控制西汉水以南的大片地盘,还有大量零散的蛮夷小部落分布各地,另有大约一万多汉人百姓滞留于各蛮夷地盘,不愿回归。
    赵云暗叹,这人口数量也太少了,一郡的总人口还没有关东一个县的人口多,短时间内没有迁移人口去关中的必要了。
    现在重要的事情是占领全郡,并完好的占领陈仓故道,于是他又问道:“陈仓故道的情况如何?”
    “太守,我们主动从武都郡撤离军队和百姓的,并没有与蛮夷发生冲突,陈仓故道成为连接河池县到故道城和沮县城的通道,从关中和汉中运来的少量物资能缓解蛮夷的生存压力,他们那里出产的毛皮等也是关中和关东百姓最喜欢的货物,所以陈仓故道保持完好。”
    “说说河池县的情况?”赵云欲把他的治所设在河池。
    “河池县城地处秦岭余脉的山间平原,南北皆为山脉,东向紧靠陈仓故道,位置非常重要,地处蛮夷、汉中张鲁和我方的中心地带,我方撤离后那里作为缓冲区,既有蛮夷的小部落,也有汉人作坊,成为几方的贸易地点;不过汉中张鲁在占领沮县后有图谋河池县的打算,以便增强汉中郡的防御”
    既然如此,赵云决定在占领河池县城后,先稳定郡内蛮夷和百姓,交好汉中郡,避免他们破坏栈道,等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后,再择机夺回沮县,威逼汉中郡。
    在了解情况之后,调整驻军方案,在大散关留一别部司马(高级武将)率领两千步兵留守;其他所有官兵暂时随他进入故道城驻扎,此后将前往河池县驻扎。
    从大散关沿故道水南下,便是秦岭南麓。
    来了这么多军队,故道城的汉人百姓极为欢迎,感觉有了底气。
    好在是夏季,军队在城外扎营,并没有骚扰城内百姓,令当地百姓更觉安全。
    第二天,赵云首先宣布成立故道县,任命了县长、县尉、县丞等官员;县尉下辖四屯步兵和一屯骑兵。
    县长上任,首先发布了免除两年税收和徭役的通告;其次,县尉发布了招募官兵的告示,一并宣布了官兵薪俸待遇;这立即获得了所有汉人百姓的大力支持。
    同时派出熟悉氏人和羌人语言的文吏前往几个蛮夷部落,宣布税收政策和招兵告示,希望他们不要恐慌,并能积极参军。
    对优厚的待遇和一视同仁的政策,令几个蛮夷族长大为兴奋,他们也渴望融入汉人生活,过上稳定的日子,只是此前他们备受汉人的排挤和打压,根本不被当做人看待,生活所逼之下,凉州叛乱时有发生,从没断绝过。
    不管是汉人还是蛮夷,皆踊跃参军;选拔标准一如既往的严格,总共选取四百蛮夷骑兵,一百二十蛮夷步兵,五百汉人七百,五百汉人步兵;赵云将这些新参军者单独编伍,组成十一屯骑兵,九屯步兵,分别派两位军侯负责训练,等训练合格后再分给五位别部司马率领。
    赵云并从应征者以及现有的官兵中选拔出二十五位精通氏人或者羌人语言,并擅长读写汉语的文士,皆任命为文吏,享受二百石的薪俸。
    其中四人被派往四个蛮夷部落,教授他们汉语、汉人的生活等,并负责监视他们的动向。
    四人被留在组建的军队中,教授蛮夷士兵说汉话,并教授官兵认数识字。
    还有两人首先被赵云派往河池县,联络当地汉人,宣传他的政策,希望能和平入住河池县,并借机试探那些滞留汉人的态度,否则,他将率领强兵将他们屠戮殆尽,既然他们心向蛮夷,那他赵云也不会手软留情。
    县衙人员也没闲着,有钱粮的支持,他们的工作简单许多,加固城池,疏通河道,整修道路,丈量并分发土地,由于薪俸日结,不拖欠,获得了当地百姓更大的支持。
    在此期间,赵云还派出斥候,提前侦查行军路线,组建商队,前往河池县,秘密打探消息。
    在高级文官的协助下,一切皆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等前往河池县的文吏传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