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0章 公孙瓒的烦恼
    随着戏志才和郭嘉接受治疗的时间越长,他们俩的身体越来越壮实,已没有胸闷气短的症状,饭量大了很多,精力非常旺盛,不仅高顺心中为他们感动高兴,他们俩人内心也非常高兴,感觉非常幸运,神医不亏为神医。
    郭嘉的母亲看到儿子的气色越来越好,特地去了一次太平乡的医堂,当面向神医华佗表示感谢。
    他们也了解到,连黄叙多年的重病都被治疗好了,原来连喘气都困难,现在却生龙活虎,且能修炼武艺了;他俩对华佗的医术更加充满了信心。
    华佗也非常高兴,又传授他们两人练习五禽戏,以强身健体,并不失时机的多次暗示戏志才和郭嘉,为了给他们治疗,每人花费千金以上,更令两人对主公高顺感激不已。
    华佗最近一直在思索,这次从主公高顺手里勒索点什么好东西呢?要知道,上次有了高度酒,用于清洗伤口,以及用沸水消毒棉布的办法,使得战场上受外伤官兵的存活几率大大增加,这可是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啊。
    高顺把戏志才、郭嘉喝马贵招来,一起讨论马贵的几条建议。
    戏志才非常支持扩大商业贸易,积累财富,他对财富非常渴望,未来战争打的是钱粮,拼的是财富和人口,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好随时进军中原地区。
    现在不能发动对辽东乌桓的战争,边疆以稳为主,精力要集中到当前中原乱局上来,一定要趁乱获得足够的好处,不能因为小小蛮夷而影响夺取中原的大计;等夺取了中原地区,小小辽东乌桓,翻手间便打残,不足为虑。
    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是戏志才一贯的思想,也是当时世人的一致观点。
    郭嘉更是提出,可以扩大精盐、玻璃等贸易,但是务必压缩对中原地区的粮食贸易,只能进不能出;这是配合高顺吸引百姓前来投靠的一大前提,且能大大减弱中原地区未来军阀的战争潜力;高顺对此非常赞同,与马贵的想法差距不大。
    戏志才的观点,当前最紧迫的是如何处理好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辖区的统治,稳定后方,逐鹿中原。他也意识到,在董卓和袁家的一系列措施下,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必须提前做好战争准备,占得先机。
    冀州不同于其他几州,拥有数量更多的大族,且在地方有很大的影响力,若是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得他们对抗官府,甚至有反叛的可能。
    马贵的看法是缴抚并举,对有异心者,必须强力镇压,对投靠者可以给予一点好处。
    对此,高顺并不担心,现在他手中还有一张底牌没有暴露,那就是太行山里秦关的黄巾军,若是有并州、冀州和幽州的大族敢背叛,可借助秦关的手将他们除去。
    见高顺不以为意的态度,戏志才的内心有些不满,郭嘉对此却毫不在意,现在高顺兵强马壮,岂能惧怕单个的大族反叛?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和出身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戏志才乃士族出身,虽然是衰败的士族,那也是士族,当然希望高顺能与士族和平相处了。
    高顺关心的重点是如何对待魏郡太守公孙瓒,至于桥瑁联合诸人对抗董卓的事情,高顺并不陌生,他判断,应该与历史差距不大;那是袁家和士族的游戏,他却不想参与其中,为他人做嫁衣,只需坐山观虎斗便可。
    戏志才建议高顺,年前便要前往冀州,就任冀州牧;对于公孙瓒,能收复便收复,否则只能歼灭或者驱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与高顺和马贵的观点相似。
    公孙瓒,字伯珪,来自偏远的幽州辽西郡。他的家世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母亲出身卑贱(估计是小妾),连带着影响了他的身份,使他只能当个州郡小吏。
    但公孙瓒本身是个非常出色的人物,人长得英俊潇洒,声音洪亮有力,记忆力超强,反应又快,且非常忠义;郡守对其相当欣赏,便将女儿嫁给了他,使他身价倍增,也有机会拜大儒卢植为师。
    刘备第一次见着这样一位出色的同窗,深深为之着迷。
    公孙瓒也很喜欢这个闷骚型的小弟,两人便走得很近。好景不长,没多久公孙瓒便回辽西属国当官去了,不过两人这段非比寻常的关系,却成为之后刘备出道的重要基础。
    几年之后,刘备已经长大成人,他的确是有些本领,人长得够高大,相貌够特别,会做人,会说话,喜欢和一些“豪侠”来往,以他的个人魅力,一下子便吸引了涿郡附近的“少年豪侠”争相投靠;尤其是他身上有一种莫名的亲和力,加上他自称皇室宗亲,让许多人乐于死心塌地地跟随他;其中最坚定的跟随者便是涿郡的简雍(耿雍),对刘备充满了信心,不离不弃。
    由于高顺的到来,强势崛起,建立了强大的幽州军,轻松剿灭了幽州和冀州的黄巾贼,使得刘备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其后,公孙瓒就任辽东属国长吏,在都尉宗员的支持下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刘备带领他的伙伴,到辽东属国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
    公孙瓒被调往凉州,刘备等人跟随前往,希望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
    随后,公孙瓒获得大将军赏识,顺利投入大将军门下,有了坚强的后盾,不管是官职还是军队人数,都在急速提升,刘备在公孙瓒势力中的地位也在水涨船高。
    后来,在大将军何进的安排下,公孙瓒被朝廷任命为魏郡太守,成为大将军的外援,刘备又跟随到魏郡,当时他已是别部司马的官职了。
    在冀州,公孙瓒与州牧兼太尉刘虞相处的还算不错,公孙瓒负责对辖区内的黑山军进行狠狠的打压,刘虞负责招抚、安置;两人紧密配合,一文一武,使得冀州魏郡和赵国的黑山军陆续出山,接受官府的招安,被安置到各地垦荒种地,落户为民。
    公孙瓒也在对付黑山军的过程中,不断收编投降的黑山军,实力不断壮大;他原来的官兵都是经历过凉州对羌人作战的老兵,对付黑山军这些乌合之众,自然手到擒来,轻松之至。
    刘备借机发展,手下的官兵也发展到五千人之多,有了一定的实力。
    以公孙瓒和刘备的性格,岂能屈居人之下?他们当初即便选择了投靠大将军,也仅仅是为了获得自身发展的条件,并不是真心投靠,否则,后来大将军调公孙瓒入京的时候,他便不会借故拖延了;所以,他们更不会投靠冠军侯高顺,岂能甘愿做一带兵打仗的将领?他们野心勃勃,定要在乱世中闯出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基业。
    大将军意外被杀,洛阳一片混乱,公孙瓒被惊吓一场,心中暗道庆幸,幸亏没有进京。
    不过随后朝廷的调整,却让公孙瓒陷入了困境,内心非常烦恼,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朝廷调刘虞入朝担任大司马,并任命冠军侯高顺为冀州牧,随之,高顺便命令李强带领四万多骑兵到魏郡驻扎。
    让公孙瓒感觉到了庞大的压力和威胁,他非常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冠军侯高顺一定不会像刘虞那么好对付。
    到十二月,还有从北地郡调来的骑兵和家属陆续到达,加上高顺任命的太守和都尉逐渐接管冀州各郡的军政,让公孙瓒如坐针毯。
    对刘备来说,只要有兵,他能随时撤离这是非之地,去别处发展;对公孙瓒来说,却不想轻易放弃好不容易获得的地盘,否则,何来足够的钱粮养活这么多的官兵?再说了,即便他想离开,冠军侯能否允许他安全离开?
    不过,在十二月,公孙瓒收到兖州东郡太守派人送来的密信,让他感觉多了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