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他是我儿子,我跟他也可以滴血认亲。”陈喜娘脱口而出。
“大人,现在说的是我儿子的身份,既然证明了是我儿子,他又有爹有娘,凭啥叫她带走。”林祥连一声“娘”都不愿意叫陈喜娘了。
“他跟我会有好前程,林祥你自己要受穷,不该拉着赵儿跟你受穷。”陈喜娘劝林祥主动把孙子给她。
“大人,律法可是说了,有爹娘的孩子就得跟着爹娘,那京都里的官夫人也不该高于律法。我姓林,不想跟她口中的赵家扯上一点关系。”林祥知道,陈喜娘对这个庄子哪哪都看不上。
庄子是穷的,在这庄子里的自己也是穷的,没出息的,那她就走她的阳关道,自己走自己的独木桥。
“这个……夫人,这事我管不了,你还是跟你儿子好好商量吧。”都说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事,知府自认是帮不了忙的。
官府不帮,陈喜娘又要劝林祥,林祥直接就把陈喜娘推出去,关了门。
要不回孙子,陈喜娘只能回京都,又来找林水心,“林水心,赵儿我找到了,就在你的庄子,你把所有的铺子都给我吧。”
陈喜娘打的好算盘,林水心没了铺子,就没了银子雇林祥给她做事,说不准林祥和孙子就都回赵家了。
“哪个是赵儿,迎春的儿子得儿,可你不是一直说,你没抱迎春的儿子吗?”林水心看着陈喜娘笑问。
“还有,那庄子是杨修途的。虽然我们是一家,可他的也不能说成我的,我有契书的。”林水心“好心”给陈喜娘说。
杨修途有买庄子的契书,虽然后来他将庄子改成了两人的,可那是他们两个关起门来的家事,有这张庄子是杨修途的契书,就能堵住陈喜娘的嘴。
陈喜娘指着林水心,手哆嗦半天,“你给我等着。”
陈喜娘放下狠话,却不知道家里就有个人在等着他……
“陈喜娘,以后这赵家的家业就是赵天来的。”
陈喜娘到家,迎接她的就是赵容升的这话。
“老爷,你怎么这么说?”陈喜娘还得小心地问赵容升。
赵容升生气地说,她在覃州府做的事,都传回京都了,说他赵容升的女人,抢自己儿子的儿子。
只有无父无母的孩子,才可以交由爷奶来养,这是律法,连皇上都说他身为朝廷二品官,家里出了这种事,太不像话。
“老爷,这事怪我,只是你别把话说的这么死,就给林祥和赵儿留个机会吧。”陈喜娘到这时候了,还为儿子孙子争呢。
“你啊你,人家都不稀得回赵家,你还争个什么劲?”赵容升叹息地说陈喜娘。
他比陈喜娘看得透,林祥这辈子都不会回赵家的。
“这要是锁儿能生个儿子,给他也是行的。”赵容升又说了这么句话。
陈喜娘有了赵容升这句话,又有主意了,看来还是得在闺女肚子上下功夫。
“锁儿,延有他没怪你吧。”陈喜娘第二天就来问闺女。
赵锁儿这一阵跟年延有蜜里调油似的,过得正滋润呢,就跟她娘说年延有只怕她吃林水心的亏,一句没怪她。
“娘,我最近想吃酸的。”赵锁儿有几分得意地对陈喜娘说,她是觉着自己揣上了。这事她第一个说的,就是陈喜娘。
“真的?酸儿辣女,看来是儿子。”陈喜娘喜上眉梢,就把赵容升的话说了。
“我爹真这么说?不过要叫我儿子姓赵?”赵锁儿别看对赵天来一口一个哥,可那是赵天来给她银子花,在赵家的家业面前,她早忘了赵天来。
“你傻啊,管他姓什么,反正都是你跟延有的儿子。只要你肚子争气,生出两个儿子来,到时候年家赵家的家业都是他兄弟两个的,不是更好?”陈喜娘给闺女说。
赵锁儿一想是这样,不过还是说要跟年延有商量一下。
闺女啊,一颗心都扑在了年延有身上,陈喜娘是觉着不好,那男人都不太可靠。
“你好好养着,娘每天给你熬母鸡汤补身体,你小心着点,等过个把月,叫郎中来给你把脉。现在除了跟娘,跟其他人别说,延有也不行。”陈喜娘很看重赵锁儿这个肚子,把事都教给了赵锁儿。
赵锁儿乖乖听她娘的,等年延有回来,她就把她娘说的赵容升那话说了。
“爹娘身边就你一个亲生的,叫一个孩子姓赵,是应该。”年延有一点意见没有。
赵锁儿第二天就把这事跟陈喜娘说了,陈喜娘更高兴,天天变着法的给赵锁儿做好吃的,赵锁儿想吃啥她做啥。
看着赵锁儿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陈喜娘觉着这回赵家的家业稳了。
不到三个月,赵锁儿开始吐,陈喜娘赶紧给找了京都最有名望的郎中来给她把脉。
“是男是女?”陈喜娘激动地问。天天吃酸的,应该是带把的。
“男女?她这是肠胃不太好。”郎中看赵锁儿这个胎气,也以为是有了,可脉相上并没有。
“不可能,那我闺女咋肚子鼓起来了?”陈喜娘不信,闺女这样十成十是怀上了。
郎中想说是吃胖的,可没敢说,叫她们找别的郎中给看看。
“娘,他是个庸医,我都觉着肚子动了呢。”赵锁儿不信她这养了两个多月,养的是个空肚子,她可是胖了二十多斤,而且就胖在肚子上。
“娘另给你请个好郎中。”
可一连请了三个郎中,都说赵锁儿没怀上。
“娘,这可咋办?”赵锁儿都急哭了。
陈喜娘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赵锁儿,她好好的大外孙子,竟然飞了,“锁儿……”
“哎呦!”赵锁儿抱着肚子跑出去,回来后就躺着直哭。
她肚子动,那是上面的肉,她一动就跟着动。
这事不知怎么传开的,赵锁儿虽然没说她怀上了,可大家都看出来了,到头来是空的,她成了笑话。
赵锁儿很怕年延有嫌她丢人,可年延有对她越来越好,赵锁儿就对年延有百依百顺,他说往东,她绝不往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