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6章 文臣笔伐,百将联名(上)
    隋国公杨定北很担心杨弈,想要离开北渊城,前往长安,但是被独孤风竭力的拦下了。
    杨定北念子心切,不顾安危,但是独孤风的脑子还很清醒,要是杨定北离开了北渊城,前往长安,那非但救不了杨弈,连他都会受到王上的怪罪。
    杨定北是边境大将,有着守卫边境的职责,未得诏令,不得返京,一旦私自离开驻地,必会落人口舌,甚至还会有牢狱之灾。
    所以,独孤风竭力的劝阻了杨定北回京的举止,但是,长安的杨弈依然让杨定北十分的挂念。
    时间飞逝,又是五天过去了,在这五天里,长安依旧如之前那般不平静,只是百姓的情绪不如之前那般激励了。
    “相爷,您说王上这几日不上朝,也不见我们这些臣子,这究竟是意欲何为啊?”
    宰相府里,聚集了一众文臣,文臣们在大堂里议论纷纷,一位身着黑色长袍的文臣冲着宰相李林甫拱了拱手,开口道。
    这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十天前在朝堂上让杨弈怼得无地自容的淮扬郡候,公孙无道。
    “公孙郡候此言差矣,王上的心思又哪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以揣测的?我们不过是为君分忧罢了,无论王上做什么决定,我们只需要支持即可,相信王上。”宰相李林甫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朝堂外,都是拍得一手好马屁,看着公孙无道说道。
    公孙无道虽然是淮扬郡候,但是宰相李林甫可是一品大员,文臣之首,前者面对后者也得礼敬三分,要不然李林甫参他一本,那他可就百口莫辩了。
    “下官受教了。”公孙无道点点头,道:“不过,王上已经将杨弈关入天牢十天了,也没有给他定罪,这究竟是要干什么呢?”
    对于唐王的行为,公孙无道琢磨了好几天都没有琢磨明白,人已经被关入天牢了,可是为何迟迟不见处决的命令下达呢?
    “公孙郡候莫要着急,今日本官着急诸位同僚前来,为的就是此事。”宰相李林甫的目光从公孙无道的身上移开,看向了堂中的一众文臣,笑着说道:“杨弈在剑南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太尉秦叔行想要借此让武将阵营多一位大将军,朝中的武将多出一位大将军,对于我等文臣的压力有多大,诸位都很清楚。”
    “所以,那一日在朝中本官才会严词力阻王上封杨弈为大将军,不惜触怒龙颜,但是好在王上是站在我等文臣一方,将杨弈打入了天牢。”
    “只不过,打入天牢之后就没有消息传出了,对此本官也是很疑惑,未免夜长梦多,本官决定在此事上做一做文章,不知诸位意下何如?”
    李林甫笑呵呵的看着堂中的文臣,双目微眯,展露出身为文臣之首的威严,一副老奸巨猾的样子。
    堂中的文臣瞧着李林甫的样子,又看了看身边的同僚,心里也是拿不定主意,忐忑不安。
    “文臣都是同一阵营的人,相爷有何妙计,但说无妨,我等一定不会让相爷孤军奋战,武将绝对不能再有一位大将军。”
    公孙无道一心想要杨弈死,这时候有针对杨弈的计策,他无疑是最为积极的人,儿子断臂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我等一定不会让相爷孤军奋战。”
    有了公孙无道这个开端,堂中拿不定主意的文臣也是瞬间拿定了主意,纷纷开口表面自己的决心。
    大唐王朝,文臣武将乃是两大阵营,文臣以李林甫为首,武将以秦叔行为首,李林甫都已经发话了,若是文臣不从,那么日后在朝中必然会遭受排挤,为了自己的仕途,这些文臣都决定放手一搏。
    “既然如此,那么我也好动笔了。”
    瞧着眼前这些表态的大臣,李林甫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的一抹诡异的笑容,看起来不由令人发怵。
    ……
    随着宰相李林甫的计划施行,第二天,一位位文臣便是从长安城里的各处街巷坐着马车前往大明宫,手里皆是拿着奏折。
    唐王严令不见人,但是并没有严令不许上奏折子。
    文臣们的奏折在宫门守卫的呈递之下,传到了唐王的桌案上。
    文臣,以笔为锋,写尽天下!
    “王上,杨弈不顾王法,网乱朝纲,私放敌朝公主,微臣段正请求处死杨弈。”
    “王上,杨弈目无天威,藐视唐律,微臣吴刚请求处死杨弈。”
    ……
    这一次,大唐朝堂里大半的文臣都上奏唐王,以大唐铁律为据,杨弈私放公主为由,请求唐王将杨弈凌迟处死,以振朝纲。
    这一刻,朝堂里几乎所有的文臣都站在了杨弈的对立面,想要置杨弈于死地,之前杨弈在朝堂上,这些文臣还没有上奏将杨弈处死,这一次,看来是铁了心。
    文臣笔伐杨弈之事很快在长安城里传开了,长安城再一次震动了。
    文臣笔伐一人,而且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也是护边功臣,口诛笔伐,想要置杨弈于死地。
    只不过,宰相李林甫却没有上奏唐王,而是站在了后面操纵一切,他毕竟是宰相,文臣之首,一旦此事没有得逞,唐王也怪罪不到他的身上。
    不得不说,李林甫能够爬上宰相的位子,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就凭这老奸巨猾的手段,就足以让与之作对的人死无全尸。
    文臣接连的向唐王上奏处死杨弈,不断的向唐王施压,杨弈面临的处境也是越发的危险了。
    一旦唐王迫于文臣的压力,下旨处死杨弈,那么文臣的奸计得逞,大唐可就损失了一位栋梁之臣。
    文臣笔伐杨弈,而这时候被关在天牢里的杨弈对此事还一点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他如今的处境是多么的危急,生死就在唐王的一念之间了。
    甚至王宫里还有消息传出唐王因为文臣上奏一事勃然大怒,欲下旨处决杨弈了。
    这消息一出,朝野震动,相比文臣的喜色,太尉秦叔行的心情几乎是沉重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