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1章 杨弈看诗的日子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在一间屋子里,一少年郎的手里拿着一卷书籍,目光不断的从书页上扫过,嘴角微动,默念出声,此人正是杨弈。
    杨弈手里拿着一本《西京杂记》的书,而他默念的诗文正是《西京杂记》中的《白头吟》,乃是一位才女所作。
    此时此刻,在杨弈面前的桌案上,堆放了不少书籍,那些书籍都是诗集,足足有上百倍诗集,几乎涵盖了流传下来的所有前人的诗词。
    杨弈放下了手里正在看的书卷,拿起了桌案上放着的一本《饮酒》的诗集,随意翻开一页,嘴角微动,默念出书页上的诗句,“……结庐在人境,人物车马喧……”
    屋子里,就只有杨弈一人,不,他还有书为友,短短五日的时间,杨弈几乎是将桌案上的上百本诗集都翻看完了。
    可是诗集翻看完了,依然没有找到他想要的结果,在那上百卷诗集中,杨弈没有找到任何一首与他脑海里记忆的诗词相匹配,而且,还有那些诗人的名字也没有找到。
    这时候的杨弈,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断定,他的脑海中冒出的诗句,应该是未来的诗句,太虚圣莲将未来的‘唐诗’在他的梦里展现,就如同剑南关大战、隋国公府大难那般。
    “大哥,快搭把手,书要倒了。”
    在杨弈思索之际,一道急促的声音传入杨弈的耳中,杨弈抬眼一看,只见一摞高高的书卷入眼,并没有看见人的面孔,不过从声音里杨弈听出了是谁。
    “大亨,你虎啊!一下子抱来这么多诗集,不能多跑一趟吗?”杨弈连放下手里的诗集,走上前帮杜亨拿了一些诗集。
    砰。
    两人将手里的诗集放在桌案上,杜亨方才气喘吁吁的看着杨弈,随即开口道:“大哥,你最近怎么有了看诗词的兴趣了,短短五日的光景,你足足看了上百本诗集。”
    “大哥,你老老实实的告诉我,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了?这诗看几首都让人想睡觉了,你看了上百本诗集却还精神抖擞,很不寻常啊!”杜亨狐疑的看着杨弈,眼睛里有些担忧之色涌现。
    杨弈眼睛里眼珠子一转,眉头一皱,顿时觉得事情不简单,他不知道该怎么给杜亨解释,难道说自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觉醒来,记忆里多了很多诗句和诗人?
    杜亨肯定不会相信。
    准确的说,除了杨弈,谁也不会相信?谁会相信一个人睡了一觉后,记忆里多了很多诗句啊?
    杨弈为了寻找记忆中的诗句,在五天的日子里足足翻看了上百本诗集,可是无一能够与之对应,杨弈也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毕竟,记忆里的诗句和诗人不是前人留下的诗,而是后人的诗句,准确的说是‘唐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年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杨弈思忖该如何和杜亨解释的时候,杜亨忽然拿起了桌案上一张纸页,望着纸页上笔走龙蛇的字体,默念出声。
    诗念完,杜亨顿时目瞪口呆,一脸的震惊,片刻后方才点头称道,一副品头论足的样子,“一个字,好!两个字,真好!三个字,真的好!”
    望着纸页上的诗文,杜亨有点爱不释手的感觉,目光转过,一脸崇拜的看着杨弈,“大哥,这诗是你写的啊!你可真行。这诗对仗工整,巧用辞藻,当属七言之冠啊!大哥,真看不出来你还有作诗的天分啊。”
    这时候的杜亨对杨弈几乎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眼前的少年郎不仅官做的好,修炼天赋也好,还会写诗,而且最让人惊呼的是颜值还高,你说气人不?几乎是集优点于一身了。
    “是我写的。”杨弈的话脱口而出,随后又立即否定,“不是我写的。”
    “不,是我写的。”
    “不,不是我写的。”
    看着杨弈纠结的模样,杜亨一脸的无奈,你说诗写了就写了嘛,还谦虚什么,“大哥,你到底想说什么?”
    杨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稍微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随即看着杜亨道:“我的意思是这首诗的确是我写在纸上的,可是作这首诗的人不是我,是一个姓杜的先生写的。”
    话说完,杨弈顿时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终于是把头绪理清楚了。
    这一首诗名为《登高》,乃是一首七言,是一个姓杜的先生所作,杨弈凭着记忆将之写下是为了对比诗集中的诗文,可是整整早了五日,上百本诗集里没有一首七言能够比得上这首《登高》。
    “大哥,我知道你想低调,可是你的实力不允许啊!明明文采超群,偏偏要胡编一个姓杜的先生,你以为我信吗?”杜亨好没气的看着杨弈,认为杨弈在骗他,“诗人我到是知晓一些,五柳先生、卓文后,可是一个姓杜的诗人可从来没有听过,既然那姓杜的先生能写出如此好的七言诗,诗名自然是不弱,我怎么可能没听过呢?你就别骗我了。”
    “……”
    杨弈一脸古怪的看着杜亨,十分好奇杜亨的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竟然能够牵扯出这么多,真是够了。
    忽然之间,杨弈觉得智商高或许也是一种罪过,也是一种错。
    “哎,信不信由你,反正这诗不是我写的。”杨弈无奈的摇了摇头,走到桌案后,在坐下前,又说了一句,“不,那是我写的。”
    那诗文是杨弈写的,是他写在纸页上的,只不过却是一个姓杜的先生作的诗。
    “公子。”
    这时候,段天野抱着一摞诗集走入了屋子,看了看桌案上没地方放了,随即问道:“公子,这些放在哪里?”
    杨弈看了看周围,指了一个方向,道:“就放在那桌上吧。”
    段天野点头,将诗集放好后,来到杨弈的面前开口道:“高管家说这是建康城里最后的一批诗集了。”
    段天野口中的高管家正是之前在建康城里带他们三人来到这住处的老者,经过五天的光景,三人也从高管家的口中得到了称呼。
    “最后一批了……”
    闻言,杨弈的目光看向了那最后一批诗集,忽然沉默了下来,若有所思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