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澹台谋说完之后,澹台宬正准备说些什么的,而小宣则是刚好来到了这里,她行了一礼说道:“至公子,谋公子。”
“嗯,是小宣啊,应当有一年没见你了?”澹台谋看向小宣说道,他觉得小宣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谋公子说的没错,是有一年了。”小宣回答道,“我知道今天至公子来到了府内,所以就准备了许多膳食,不吃现在可否用膳了?”
澹台至立刻说道:“可以。”
在这之后澹台至又看向澹台宬问道:“不知宬弟觉得如何?”
“就听大哥的。”澹台宬笑着说道,“小宣,你派人把膳食都送到这里来。”
澹台宬又对站于不远处的小宣吩咐道。
“是,宬公子,我这就让人将做好的膳食送来。”小宣又行了一礼,然后她就往另一边走去。
“宬弟啊,我记得这小宣的年龄与你差不多……我应当没记错这一点。”澹台谋在说出来之前还是想了想的。
“三哥说的没错。”
“其实小宣做膳食的手艺很不错,有小宣来照顾三弟你也很好,自从小宣认识你之后也就跟着你了。”澹台谋叙述着这些。
“三弟,除了小宣之外,我记得小古与小贺也一起来到了都城。”澹台至想到了之前的事情,“他们应该是在帮你管着这座府邸?”
“是,正如大哥所说。”
“宬弟啊,其实这几人都是值得你信任之人。”澹台至接着说了这么一句。
澹台谋则是想到:这几人本来就是值得信任的,宬弟岂会看不明白?可为何大哥刚才还要提到这一点?难道是我多想了一步?应当不会如此……
澹台谋看向了澹台至,他并不觉得澹台至是想传达出不同的意思,而且看上去澹台至的表现与平时也没有什么不同……
在同一时刻的国政殿内,年轻的皇帝正在踱步思考着,而整个国政殿内则是只有皇帝一人,这让此时的整座国政殿都显得相对安静一些。
在国政殿之外,则是有护卫皇宫的甲兵之士执戈而守。没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都是不得来到这国政殿之内的。
年轻的皇帝在这国政殿内已经待了有近半个时辰了。
当国政殿那扇厚重的正门被打开时,皇帝的思绪也被打断了。
“启禀陛下,太尉大人到。”一位甲兵之士站于国政殿外对皇帝恭敬的说道。
皇帝看向了大殿外,他正好是看到了太尉姜瑀的身影,姜瑀正躬身立于大门外。
皇帝没有说什么,他只是示意让太尉姜瑀来到这大殿之内。
甲兵之士对身旁的姜瑀说道:“太尉大人,陛下让你去到国政殿里。”
“是,臣明白。”太尉姜瑀说着就打算跨过他面前的门槛。
等姜瑀去到国政殿里之后,甲兵之士也顺势将厚重的大门慢慢的关了起来。
皇帝已经走到了石阶之下,太尉姜瑀在来到皇帝面前之后就赶紧跪了下来,“臣参见陛下。”
太尉姜瑀两手支撑在地上,并且额头触碰到了地面。
“太尉请起。”皇帝做出了一个请起的手势。
“臣多谢陛下。”太尉姜瑀随后则是慢慢的站了起来。
“太尉,可知朕今天让你来这国政殿内所为何事?”皇帝看向姜瑀问道。
“老臣不知。”姜瑀躬身回答着皇帝的提问。
“太尉果真不知?”皇帝笑了一下。
“臣……臣确实不知。”
“难道太尉在来到这里之前都没能揣测一番?”
“揣测?”姜瑀看向了站于他面前的年轻皇帝,“老臣不敢随意……老臣不敢揣测圣意。”
“太尉,其实你可以将此看成是朕的想法,也并非是什么揣测。”皇帝在稍微的想了想之后就如此说道。
姜瑀会觉得他此时必须说些什么,但不是随意的说出拒绝之类的话语,毕竟这是皇帝提出的另一个问题,而不是还停留于刚才的那一个问题了,至少姜瑀会认为这是属于两个不同的问题。
姜瑀当然知道他也不能多想什么,“既然是陛下找臣,而且还让臣来到这国政殿内,想来自是与国政之事有关了,莫非是……边关之患?那塞外的戎狄王又再次扰我边塞之城了?”
“这是太尉你的想法?”
“是臣……臣猜测的,臣不知是否如此……还请陛下明示。”姜瑀说着就看了一下皇帝,但他根本就看不出皇帝的心思。同时姜瑀会觉得立于这国政殿内很难,这与他平常的感受是有些不太一样的。
“倘若真是有边关之患,不知太尉的应对之法会是什么?”皇帝的语调没有什么变化。
“臣觉得坚守不出才是上策。之前我边关之士也曾主动打击外敌,但结果都是……没有什么太好的结果。戎狄王派出的骑兵都是精锐,我朝实难以与之抗衡,就算以数倍的甲兵之士与之作战,我朝也难以取得相应的战果,而坚守城池不出则能降低损失,这攻城并不是戎狄人所擅长的,我朝也可以借此来对抗戎狄人的骑兵冲击。”
“太尉觉得一座城池能够坚守多少个时辰?”
“以互为三角之势的城池来说则能坚持数月。倘若是一座孤城则可能坚持不了几天……不过朝廷能够派兵的话则可以多坚持几天,但损失较多的还会是我朝。这些戎狄人只是拿到他们所需要的就去往下一座城池,几乎都是攻而不守的,可能也是在于他们不知如何守城,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也根本就不需要这些攻打下来的城池。”姜瑀边想边谨慎的说着,他可不想在此时出现一些错误。
“我朝可有战胜过戎狄部族的先例?”
“对于这一点……陛下,可能前朝会有,但我朝至今都是难以和戎狄部族相抗衡的。”
“朕有读过国史,朕可以告诉太尉,现如今看来还没有相关的记载。”
“陛下,臣是觉得可能在某些不知道的情况下,我朝也是战胜过戎狄人的,只是没能记入国史而已。”
“某些不知道的情况?太尉具体指的是什么?”
“陛下,就是一些不值得记入国史的情况。”
“既然都可以做到战胜戎狄部族了,这还不值得记入国史?难道这些不应当让后世之人看到?”
“启禀陛下,臣……臣不是指的此意。”姜瑀知道还是出现了他不想看到的情形。
“太尉的话岂不是有些矛盾了?”皇帝是想让姜瑀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但皇帝看到可能太尉姜瑀根本就说不清楚。
姜瑀没能说些什么,不是他不敢说,而是在于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说。
皇帝看向姜瑀说道:“太尉啊,在朕看来可以在国史之中留出一部分,而朕打算让你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