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10章 利出一孔
    旭川走上街道时是在西城之地,他所能看到的人流其实还算较少,若是在其他城区就会见到成倍的人群。这主要是因为此地居住的都是大户之家,做为积年不变的富贵群体可是深为教团所忌惮。
    这实在是由于突然崛起的团体基本出身于草根阶层,而且还是在他们做出反应之前就控制了财富之源。此城的大户们不是没有做出反扑的举动,但是相较人数更多的信徒就已经很吃力了,没想到还会碰到更加不讲道理的神迹显现。
    南城一役后其实也没留下太大仇怨,但是作为落败的群体就得受人压制,只要不是太过分就只有接受的命。他们固然看到了专门针对西城而出台的办法,但因为不存在致命的威胁才忍了下来。
    此法说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只允许一户出一个人通过神秘莫测的黑门,也只有去往异界天地战斗过的人们才可以分得更多。参与了相关搬运的则较为次之,在暗河中负责其他搬运及后勤活动的则更次之。
    看上去是多参与付出就多得的规矩,全城大部分人都对此很认可。
    反正对于小家小户而言并无任何问题,就算其他城区还存在稍大一些的家庭也没关系,如果分家能获得更大好处就赶紧分。反正血缘关系在那里摆着,除非愿意被戳脊梁骨才能彻底断绝关系,平时该走动不还得走动么?
    如果家中关系好的当然不会耽误大家的互相走动,关系不好的便也可以借此不再苟且,经济关系反而被挤到了墙角中。
    一般而言是丁壮在前去承受大部分的风险,当然也可以借此谋取相当程度的好处,毕竟神教所要求征收的份子也不算轻。而由于有四娘在神教的地位便留了一道门,于是健壮的女子也可以获得冒险的资格。
    每家出一人去往一级的办法看似毫无意义,但其实也是在尽可能地动员更多适龄劳力。至于老弱则可以在安全的黑门这边做一些辅助工作,多多少少也可以因为苦劳而分得些好处,总不至于让他们的劳力也闲置下来。
    总的而言算是全家一起上阵谋好处,但也只限于小户之家。若是大户之家就只能出一人去获取各种珍奇之物,而家中大部分人则是待在门这边眼巴巴地看着,尤其以自恃身份之人也不可能放下身段去帮忙。
    但是大户之家不仅仅是以亲情作为联系的,平时更以更以细密相连的利益和福利来留人。但耐不住几次“活动”带来的财富那真是相当的惊人,光是在积累上就存在肉眼可见的增长,以至于原本的长工都辞了东家去冒险了。
    原本能积累来许多的财富不就是靠了佃农和长工么,但就算这些让也能在稍作比较后看清形式。随便个谁都能发现还是从黑门所得要获利更高,孰优孰劣之下就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了。
    但这些人都去冒险了就让各家大户一筹莫展么,因为他们不可能提出比从黑门获利更高的报酬,不然那就不是生产力落后的小农经济了。仓促间让自家子弟顶上也得有个熟悉过程,而就是这样也因为劳动强度而让家人抱怨连连,很是有人不满眼下的辛苦劳作。
    大户世祖眼下所能凭借也就是世代积累下的田产房产的底子,这些东西在往年是提供大量余粮的保证。尽管河青城的现在呈现的是物贱粮贵的局面,但多少还能做为来年粮食的保证。
    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家族名声和田产担保来刻制当粮木牌,只要持此木牌就可以去他们的仓库换取粮食。这在从前金饼稀缺的时候就可以做为硬通货来用,现在再拿起来也就是顺手的事情。
    然而木牌上所承诺的粮食说有当然可以算有,在没有过分需求的情况下完全能满足全城人的食用。但如果说没有的话还真是没有那么多,至少比起河青人不断增长的欲望要少太多了。
    换取更大更好的房子、换取结实坚固的甲胄和武器、换取家中一时还没有获得的物品……
    总之想要获得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在折价成粮食后也需求越来越多,若以现有库存来算的话是根本不够用的。有的大户可以昧着良心多刻木牌发出去,哪怕是超出自家所能拥有的实际物力也不在乎。
    他们更希望有各种各样的新奇之物来装饰家门,不至于在全城面前彻底坠了威风才是更重要的。只是因为统计方式和信息流转的速度还是较为有限,所以暂时还没有出现币值大贬的现象。
    反正族产都是由家族上层掌控的,无论是在使用还是分配上寻常族人无关。于是机灵一些的人就早早强行分家以追求好处,就是还抱着老习惯不放的人也开始心存犹豫,想着还不如将自己的大家给拆了干脆。
    这对于大户中打酱油的下层成员诱惑最大,而对于中上层的掌权者则不啻于刀剑毒药。但凡能看出其中狼子野心的都会变着花样咒骂教团,但还顾虑到会不会被白眼狼出首给教团当进身之资,所以也只敢闭了门后在至亲眷属面前这么做。
    总之新的规矩还在闷头摸索中不断磨合,而旧的规矩因为没有强制命令可以苟延残喘。故而西城已经在人口总数上相比较少了,于是在凭力气获利的大势下就不再如从前那样占便宜了。
    只要黑门还能不断地将这里同外界联通起来,那么就有可能给河青城提供风险较少的发财机会。成本就只是不断地在受害之地与河青城之间来回搬运,而且还是每隔几天便能获得一次的机会。
    其中关窍也不难被旭川想清楚,但也只能想清楚他能看到的和听到的部分,他并不理解其中很多深层次的规律。不然这一位就不再是微服巡察的贵公子,而是到处采风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了。
    他不由得暗自赞叹道:“厚利,而且还是一孔之厚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