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真人不露相啊
    这大眼和毛头就作弄他。
    一天夜里,他们将熟睡的伙食长唤醒:“伙食长,搞到一些菜,菜有啦,快去搬回来吧!”
    “在哪里搞到的?”伙食长揉着眼睛,他还没睡醒,迷迷糊糊的。
    “哎,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总之搞到了,快点起来,晚了就没了。”
    小董和毛头到厨房拿了几条麻袋,拽起半睡半醒的伙食长,往村路东头走去。
    夜风把伙食长彻底吹醒,他停住脚步叫他们说出原委。他们倒也干脆,“去偷菜。”
    伙食长转身就走:“简直胡闹,岂有此理!”
    他们一前一后拦住他:“今天这贼船上了就别想下来,装什么正人君子,大不了发现了扣点工分罢了,老这么不吃菜,谁受得了?你身为伙食长不积极想办法,人家替你想了,替你做了,你还矫情什么?”
    不由分说,连推带拽把个伙食长弄到菜农的地里。
    到了菜地,他们叫伙食长去窝棚那看那个看菜的老农睡没睡。
    这伙食长心惊胆颤,步履坚难。前面窝棚仿佛就是碉堡,连滚带爬地勉强摸索到了窝棚边,人也就快吓昏过去了。
    还好,“碉堡”里边的人在鼾睡,。
    他们三个,一人一条麻袋,不分老嫩见菜就摘。茄子直扎手,踩到青椒还会砰的一声响,他们的心怦怦直跳啊,如果嗓眼大那心都能蹦出来。
    满载而归,一人一麻袋。连惊带吓加劳累,回来的路上几个人的衣服都湿得透透的了,水洗了的一般。
    有菜吃了,大家喜出望外,有人问伙食长哪里搞到的菜,伙食长笑而不语。
    大眼和毛头呵斥:“哪那么多废话啊?吃你的就是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败露之后,有四个人分别被扣了半个月的工分,他们是三个“行窃者”和他们的点长李大宝。
    已经有知青开始返城,这使得青年点里的知青们看到了希望,在他们看来,论资排辈是可以有希望回城的。
    1968年下乡的老知青已经走的差不多了,那么再有抽工指标,就应该轮到美花他们那批下来的了。
    美花和小杜匆忙赶往青年点去吃午饭,因为每次都需要在美花播音结束后才能过去,吃饭的时间自然有些晚,她们有些饿了,步履匆匆。
    一个陌生的男青年拦住了她们,“同志,请问一下,大队部怎么走啊?”
    男子彬彬有礼,手中提一个很旧的柳条箱子。
    “喏,顺这条路简直往西走,一百米处就是了,你注意牌匾。”
    “哦,谢谢!谢谢!”男子放下箱子,做了一个抱拳的动作,姿态很潇洒,然后提起箱子离开。
    扑哧一声,美花笑了:“这人有点滑稽,怎么看像远古过来的人啊?就差没穿长袍了。”
    小杜也笑了,做了一个抱拳的动作“哦,谢谢!哦,谢谢!”
    一刻钟的时间吧,两个人就吃完了饭,她们随即又开始往回走去。
    说来也巧,又遇到了那个人,只见他还是手里提着那个柳条箱子,和美花他们迎面走过来了。
    刚才已经打过照面,所以走到近前的时候,彼此就都互相地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他怎么又走回来了,那个箱子看样子很重的,他是找谁的?小杜问美花?
    “我哪里知道啊?”美花说完不自觉地转回身子想去看看那个人,好像这样看过之后,就可以找到答案似的。
    可这一转身却正好和他打个照面,此刻他也正好转回身来。
    也许那个人也在寻思,这两个人怎么又走回来了?或者他发现了什么。
    四目相对的瞬间,美花慌忙转回头来,身后却传来那人的声音,因为这时候他和她们之间已经拉开一段距离了,他的声音像是在喊。
    “哎,两位……真是不好意思,还得麻烦你们,青年点离这还有多远了,我顺着这条路简直走可以走到吗?”
    她们两个停住脚步转回身去,“不远了,你走的对,再往前五十米,桥下边的那栋瓦房就是啦!”
    他微笑着挥手告别,“哦,谢谢!谢谢二位!”
    美花情不自禁地,“不用谢,请问你来找谁?”
    他摇着头,“不找谁,我是来报到的,请问你们也是这个青年点的知青吗?”
    “是的……”她俩回答着,心里却有瞬间的疑惑,报道?看来他是转点过来的。
    “那我们以后就可以常见面了,我姓杜,叫杜江,以后叫我小杜就行了,多关照啊,谢谢!”那人又双手呈抱拳壮。
    美花和小杜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对不起,不是笑你啊,是觉得很巧才笑的啊,因为她也姓杜!”美花解释。
    “哦,一家子啊,太好啦!那么,请问您的尊姓啊?”他望着美花,那双眼睛炯炯有神。
    “哦,我姓李,李美花。”
    “哦,小李、小杜,日后请多关照啊!先谢谢啦!”杜江又是潇洒地双手抱拳。
    “哈哈!哈哈哈!”美花和小杜转回身来又是一顿笑,看来这滑稽之人以后要常见面喽。
    杜江是1968年下乡的老三届,下乡在离家较远的外省县。他转到这里之前是乡村学校的民办教师,具体说是教体育的体育老师。
    他从小就喜欢运动,所以这体育教师的工作他自然喜欢啊,教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的感觉。学生们也都喜欢他。他会经常带领由他组建的学校篮球队、乒乓球队参加公社和区里的比赛,通常都是拿名次回来的。他每天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乐此不疲。甚至都不太在乎抽工回城了,有一次都已经被抽走了的,可没几天,他竟然又回来了。
    那次抽工他是被安排在市郊的煤矿工作,报到之后,发现户口还没有迁移,于是他急忙赶回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当他走到他任教的村学校附近时,他看到操场上他的学生们正在上体育课。学生们也看见了他,纷纷跑过来围在他的身边,那个亲热啊!感动的杜江这七尺男儿流起眼泪。那一刻,他决定户口不迁了,煤矿不去啦,从此,他要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
    他的父母知道消息后,很是生气,在他们看来,这城镇户口怎么可以轻易放弃?于是背着他将他转点转到了这里,为的是离家近一些,可以够得着了,可以看管督促他一下了。
    他为此和家人好一顿的发脾气,可是木已成舟,只好顺其自然了。
    杜江拿着公社开出的、有大队领导签字的介绍信,来到青年点报道,点长李大宝接待了他。
    李大宝刚刚被选为点长,原来的点长刚刚抽工离开。
    青年点的点长不好当,尤其像这样有几十号人的大点,更是麻烦事情多,乱事多,众口难调,怎么做都不容易保证大家都满意。又不是脱产的,所以整天搞得焦头烂额,一般干一段就都打退堂鼓了。
    李大宝是新官上任,还正在兴头上。
    他热情地接待了杜江,安排了他的铺位,叫伙食长发给他到月底的用餐券。
    杜江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青年点,他以前的青年点只有四个人,这使他感到很新奇也很兴奋。
    饭前,各队的知青陆续收工回来了,他们看到青年点里的陌生人,还以为是谁的亲属过来了,当知道这个人是转点转到这里来的,又是1968年下乡的老知青的时候,都打心里不欢迎他。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每年知青返城是有指标的,原则上要求必须是下乡两年以上才有资格返城,而两年以上的够返城条件的知青是很多的,那一般就是要论资排辈了,优先安排1968年下乡的老知青。好不容易盼到老知青走得差不多了,这又好像是天上掉下来一般地突然地冒出来一个。在他们看来,杜江的到来,将来走的时候一定要占用一个名额,公社不会因为他的到来而多给他们分配一个名额的。
    这些因素注定杜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所以尽管他每天堆着笑脸和他们打招呼,他们照旧是带答不理的。
    备受冷落的杜江只好悄悄独自吞咽着家人为他制造的苦果。他不多言多语,凡事谨慎为之,在生产劳动中只管埋头苦干。
    可这知青中,就还是有那么几个人,每天收工回来劳累了、不顺气了,便想欺负新来的杜江解解气。
    大家在一铺大炕睡觉,无法划分每个人的铺位,一般褥子放下来那么宽的地方就是每个人睡觉的地方了。挨着杜江的知青就是使劲的往杜江那边拱啊,给杜江挤得连翻身都有些困难。
    杜江就当他是睡着了下意识的行为,并不和他理论。
    杜江喜欢看书,他的箱子里有一半都是各种书籍。晚饭后,他习惯就着灯光读书。那些人想睡觉了,从来不会和他打招呼,就“啪”地关了灯。
    有一天杜江收工回来的晚了一点,青年点里竟然没给他留饭,干了一天活的他不得不到村子的小卖店买饼干充饥。
    杜江仿佛对这些并都不太计较。每天收工回来吃过饭,照常一个人静静地看书。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那天晚饭后大眼非得要和杜江比试摔跤。
    杜江笑笑,“我认输了不行吗?你们玩好了。”他继续看书。
    “看什么看,整天装得像挺有学问的样子,装什么大瓣蒜啊?”随着话音,杜江的书被他们打落到地下。
    “啪”地一声,杜江手里的书被毛头给打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