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8 章(大修)
    顾衡原本的打算是在这个世界攀科技树,但是很快他就发现,除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配方比较简单的日用品,大炼钢铁什么的,在这个时代有些不实际。中原的铁矿石品位差是出了名的,像是后世的时候,国内的钢铁行业大半的矿石都是进口的,为此还闹出了不少事端。
    最重要的是,顾衡除了中学化学课的时候,知道一些铁的化合物,知道钢是渗了碳的铁,至于这里头比例如何,怎么去除其他的杂质,他根本是一窍不通。材料学放在后世也是个麻烦事,这靠的就是不断地试错,反倒是通过力学方面的知识,搞一些机械什么的出来,相对而言要简单一些。但是机械什么的,同样需要相应的材料才行,如今的顾衡,根本没有这个资本去搞这些。
    因此,顾衡能做的,无非就是想要搞一搞各种器具的改良,他上辈子的时候根本就没去过农村,也就是老太太在自家院子里头种了点葱姜蒜,撒点种子种点小青菜平常用来下面条而已。那几个平方的土地,压根用不上什么农具,弄个小铲子翻一翻就了不得了。
    不过,这个时候,《天工开物》之类的书籍已经有了,可惜的是,朝廷里面真正做事的人对于这等书籍兴趣不大,而对于底层来说,他们却没什么机会接触到这些工具书。或许曾经这些技术被广泛推广过,但是每一次的天下大乱,对于生产力都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像是这些生产资料,在战争年代,并不会得到相应的保护,相反,那等不识货的,在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直接将这些拿去作为攻城守城的材料也是正常的事情。因此,哪怕是到了现在,天工开物里面的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没能在各地都推广开来。
    顾衡对于外面的情况并不了解,但是他将能够找到的工具书都找了出来,然后借助于自己学过的力学知识还有其他一些常识,想着对这些工具进行改良,却也仅仅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已。
    还是那句话,顾衡如今年纪小,不管在哪里,都是没有话语权的。他要是有自己的私产,或许还能暗中做一些什么,可惜的是,如今他除了每个月有十两银子的月钱,偶尔还能有点外快,比如说,圣上有的时候过来考校,表现不错的一般都能得到一点赏赐,而在家呢,各种人际往来,作为顾家长房嫡子,一般往来的礼物里头,都不会缺了他那一份。逢年过节的时候,也能得到一批金银锞子。
    但是这些都是有数的,顾衡房里,他的乳母田嬷嬷就管着他的私房,像是带点零碎的钱进宫,用作打点宫里头的宫人,方便自个的生活,田嬷嬷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若是顾衡想要搞点私产,对不起,在这个时代,父母还在,还没分家的情况下,有点私房钱可以接受,想要自个搞私产,若是不通过父母的同意,这就属于不孝了。
    至于找顾家来实践自己的设想,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顾家的情况复杂,顾衡又不是傻瓜,看不出顾家的心思,顾家虽说不是准备两头下注,但是却也不过就是将顾衡当做了可以随时抛弃的棋子。反正跟太子有关系的是顾衡,就算是太子输了,将顾衡丢出去也就行了,顾家顶多就是丢掉所谓的承恩公的爵位。问题是,这个爵位原本对顾家来说就是鸡肋,他们巴不得放弃!
    在这样的情况下,顾衡根本不可能信得过顾家。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以宗族为重,这也是因为宗族在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个庞然大物,你就算是不想以宗族为重,那些什么族长,族老一流,也会压上来,逼着你让步,若是不让步,宗族的力量就会让你寸步难行。而像是顾家这样的家族,大家的宗族意识就更强了,宗族可以给予你机会,给予你利益,你就是这个偌大的利益集团的一份子,真要是背叛了这个群体,那么就是千夫所指的下场。
    可惜的是,顾衡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生活在一个宗族只剩下了一个虚幻的概念,大家根本没有这方面意识的时代。那个时候,别说是宗族了,就算是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大家还都觉得,家里头一个人出息了,拉拔其他兄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等到九十年代之后,所谓家庭观念就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默认为,家庭就是你自己的小家庭,你的妻子,你的儿女,儿女成婚之后,就有了他们的小家,做长辈的胡乱掺和进去,导致了小家庭的不合,那就是没有界限感,放到网上去,那也是骂声一片。
    顾衡就更惨了,他甚至根本没有真正享受过所谓家庭的温暖,像是他上辈子后来也算是成功人士了,不是没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但是因为当年的事情,他对于婚姻,对于家庭并没有什么认同感。像是顾家这样的情况,按照后世人的观念,在顾衡成年之前,顾家抚养他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等到顾巍和杜氏年纪大了,顾衡赡养他们也是应当,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没有那个义务为了父母鞠躬尽瘁,成年之后,他就有了自己的生活。
    有着这样的观念打底,指望着顾衡有点好事就想着家族,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顾衡虽说心里头想法一大堆,但是宁可藏在心里,回去也不会跟顾家人说。
    在顾家,真心待他的也就是一个杜氏,杜氏这些年愈发衰老,比起喜欢在外谈玄论道,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顾巍,杜氏简直像是跟丈夫成了两代人。好在顾巍如今年纪不小了,对于女色也没什么想头,要不然的话,只怕顾家后宅就要多几个侍妾姨娘了!
    顾巍明白杜氏的心结,他觉得老妻终究是妇人心肠,丝毫不懂大局观念,生怕杜氏在关键时刻心软,便借着杜氏年纪大了,精力不济的缘由,将内宅的权力交到了长媳手里。
    杜氏对于管家理事也没这么多的心力,除了依旧牢牢把握这自己院子还有顾衡院子里面的事情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管。
    杜氏对顾衡的偏心已经让长媳心中有了想法,对顾衡愈发冷淡,而在妻子的影响下,顾憬对自己这个幼弟也很一般。至于顾慎,他这些年常年在南边,很少回来,顾衡上一次见到他还是两年前的事。
    杜氏对于长子的态度根本不在意,她这个年纪了,许多事情都不用在意,她只想在自己临死前,将幼子的前程安排好。
    这一日,又到了返回宫学的时候,因着入冬以来,已经下了两场雪,眼看着天色又有些不好,杜氏直接拿了自己私房里头的一件紫貂斗篷给了顾衡,让他带着这个去宫学。
    ※※※※※※※※※※※※※※※※※※※※
    这年头的煤矿没那么值钱,尤其京城附近,煤矿规模一般,销量也一般。盐铁早就是官营了,朝廷冶铁,需要的煤矿自然不会从那些小煤矿采购,而寻常的匠户,其实是消耗不了那么多煤炭的。好在如今人力成本低,甚至许多煤窑里头的窑工都是被拐卖来的苦力,只需要提供一些粗粝的食物,也就能糊弄过去了,死了都没人管的那种,因此,这些煤窑呢,还算是有些赚头。
    顾衡也就是做个尝试,因此,压根不需要太好的煤窑,甚至开采得差不多的都不要紧,然后将开采出来的煤炭砸碎,然后混上泥土,用水混合一番,再用模具打成蜂窝煤,晾干了就能用。
    做蜂窝煤这种事情,顾衡没打算让顾家插手,顾家做不了这个。这个其实是顾衡打算用来在东宫,甚至是在圣上那里立身的功劳。
    因此,等到第一批特制的专门在窑里高温脱硫过的蜂窝煤做出来,顾衡就带了几块,加上专门打造出来的铁皮炉子,直接拎到了宫学那边。
    “这是什么炉子?”在场的人都不是傻瓜,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见到炉子的次数很多,最多的其实是那种可以捧在手里的手炉,那种比较精巧。而与这个比较相似的就是那种小茶炉,里面烧木炭甚至是松果果核,就是用来煮茶的。有的时候呢,院子里面没有小厨房,用这种小茶炉也能勉强热个菜,甚至还能用那种银铫子熬点什么银耳燕窝之类的羹汤。
    而顾衡做出来的这个铁皮煤炉呢,体积可要比茶炉大不少,也比较深,但是还是一个炉子的模样。
    顾衡只摆出一副小得意的模样,说道:“这是我专门叫人做的炉子,可以烧煤的!这天开始冷了,咱们几个哪有那么多炭例,寻常想要多喝点热水都要找宫人,实在是麻烦得很!”
    这里头一群人都是一帮不食人间烟火的,连煤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倒是太子身边的一个太监知道煤炭是什么,生怕他们搞出什么麻烦来,赶紧说道:“哎呦,顾公子,这可使不得!这烧煤是有炭毒的,要是一不小心中了炭毒,那可是难救啊!”
    顾衡轻哼了一声:“真要是有炭毒,那我怎么会拿过来!所谓的炭毒,无非就是炭不能充分燃烧才搞出来的!我这煤炭专门做成蜂窝的模样,之前也叫人试过一阵子,不光耐烧,而且,只要不是将炉子封闭起来,都不会有什么炭毒!”
    小孩子都是好奇心比较重的,当下,贾赦和水昕就鼓动起来:“那快点试试看!”
    几个太监哪里敢让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少爷自个生火,当下赶紧拿了火折子,还有引火的东西过来,开始生火。等到真正将蜂窝煤点燃的时候,他们才吃了一惊。
    这蜂窝煤果然跟寻常的煤炭颇有些不同之处,虽说还有些烟味,但是已经非常淡了,最重要的是,不光是耐烧,而且火力还算是不错。
    这些太监虽说跟在太子身边,份例已经算是不少的了,但是,冬天的时候,每个月木炭的份例依然不会很多。事实上,宫里头品级低一点的嫔妃,每个月的炭例都很有限,不得不额外掏钱另买。而他们这些工人份例更少,而高一级的宫人克扣普通宫人的份例也就变得非常理所当然。
    而如果这煤炭好用的话,情况就变得简单起来了,他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份例变成煤炭,如此,就不用担心炭不够用,冬天的夜里冻着了。
    蜂窝煤比起这些太监想象得更加好用耐用,虽说也有一点烟气,但是约等于无,一块蜂窝煤能烧不少水,也能用来做饭。也就是说,如今要是想要弄个小厨房,不用大费周章另外搭灶,只需要弄个煤炉就可以了。就算是煮饭慢一点,但是多弄几个炉子,压根不费事。
    一群孩子都是不懂事的,根本不知道这蜂窝煤的意义所在,一个个只是觉得好玩,最多就是觉得以后不用如何打点御膳房了,只要有食材,在宫学这边就能简单地做一些吃的,这会儿甚至开始鼓动着几个太监去做夜宵打算尝个新鲜。即便是太子也是一样,圣上就是对太子再好,他这个年纪,也没到可以听政的时候,因此,对于民间用什么取暖做饭,太子同样不清楚。所以,你也别笑话晋惠帝说什么“何不食肉糜”了,人家其实也是一片好心,他对民间的情况丝毫不了解,并非真的愚蠢到那个地步。
    但是这些太监不一样,能够跟在太子身边的太监,都是专门挑出来的。这也是圣上对太子的一片关心,这些太监说是主子是太子,不如说主子是圣上,因此,东宫这边才有了动静,就有人报到圣上那边去了。
    跟东宫这些孩子不同,圣人可不是那等不食人间烟火的。以前做太平王爷的时候或许没感觉,但是从做了太子之后,每年冬天,顺天府都会有冻死的。
    圣人当年开府的时候并不得宠,手里头没什么钱,许多事情不得不亲自过问,自然对于一些行情也还算是了解。比如说炭,最高等的,无非是兽炭,红罗炭,银霜炭,这些价钱都不低,也就是达官贵人才能使用。而寻常人呢,也就只能用质量比较差的木炭了。到了平民这个阶层,连差的木炭都用不起,要么自个想办法在山里头伐木烧炭,要么呢,就是直接烧柴火。柴火这东西可不耐烧,而且也不安全,这年头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的,甚至很多根本就是黄泥混着稻草做的泥坯房,屋顶就是茅草,这种房屋可不怎么防火,稍微不注意,就要走水。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相当一部分人,是取暖都取不起的,到了冬天,只能靠着自身的体温还有有限的防寒物资熬过去。若是能够住在不那么漏风的房子里头还好,否则的话,天冷下来之后,就很有可能要冻死。
    这样的事情,每年冬天的时候,顺天府都会上报,哪一天死的人稍微少几个,都算得上是顺天府的功劳了。这还是城里的事情,不算城外那些村镇里头的死伤。
    圣上才听到下面汇报上来,顿时脸召幸嫔妃的心情都没有了,立马丢下手里的折子,带着几个人就往东宫这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