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8章 合计(二合一)
    “来来来,此处还有朕亲制的一样玩意,可是花了朕好些心思呢,你随朕来。”建昭帝似是兴致极高,徐玠才在那小杌子上坐下,就又被他给拉去了屋子东角。
    那里立着一件木器,却因上头盖着块烟绿色暗云纹蜀锦,瞧不出是何物,徐玠扫眼望去,见蜀锦下方露出两只木足,四四方方地,边角处浮雕着灵芝纹。
    建昭帝上前一把掀开那面锦缎,展袖道:“来,好生看看,能猜出这是什么不?”
    徐玠摸着下巴,作出一副沉思之状,心下却直翻白眼。
    建昭帝这木匠瘾真是大。
    想他徐五郎甫一回京,家都不曾归,直接从城门奔皇城根儿,原想着早早将诸事布置妥当,他也好去见红药一面。
    离京数月,他最思念的,便是这个当年的旧邻、如今的帮手。
    可建昭帝显然不着急,净在这儿显摆他的手艺,真是皇帝不急太监……啊呸呸呸,他徐五才不是太监,他堂堂正正八十人瑞一个,真是……皇帝不急老头儿急啊。
    徐玠都想抡拐杖砸这一位的龙脑壳了。
    估计到时候砸出来的也不是脑浆,而是木屑。
    当然,他也只敢这般想想而已。
    纵然心似油煎,又对某许久不见的老太太牵肠挂肚地,可明面儿上,徐玠还是十分诚恳、认真地盯着那木器瞧了半晌,又在天子的鼓励下摆弄了两回,而后,尴尬摇头:
    “陛下恕罪,此物精巧非凡,臣只能瞧出是个凳子,却不知该怎么个用法。臣愚钝。”
    求求您快点儿摆弄完吧,咱也好说正事儿。
    “朕演给你瞧。”建昭帝自是听不见徐玠的心里话,兴兴头头接过木凳,两边一拉,将之展开,大笑道:“看,这个是可以折叠的,也非凳子,而是马扎儿。”
    说着便将马扎放在地上,撩起龙袍一屁股坐了下去,还左右晃了两下,那马扎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
    “瞧瞧,多结实,上头这布是朕叫人特制的,两百斤的胖子也坐不断。”建昭帝咧着嘴,难掩面上得意。
    徐玠一时倒也惊奇。
    这马扎居然有如此机巧,可见建昭帝这木工活计之精湛。
    不过,您老还是先把皇帝当好了吧,臣求您了。
    所幸建昭帝也未耽搁太久,很快便将徐玠轰去了正殿,看那样子,似是生徐玠弄坏了他的宝贝木器。
    半刻后,大齐天子便著着件海蓝肩挑日月八团金龙常服,环琥珀透犀黄革带,足蹬白底皂靴,头戴金二龙戏珠翼善冠,施施然走了进来。
    徐玠正式上前见礼,建昭帝抬手道“免”,命人赐了座,挥退众人,单留常若愚一人在侧,方问:“你回去见过你爹了么?”
    “臣进城就直接来见陛下了,毕竟,国事当先,忠在孝前。”徐玠沉声道,浑身上下都散发出“尽忠报国”的气息。
    明知这话有水分,建昭帝心里还是颇为舒坦,满意地眯起眼:“朕知道,你这是心急你那什么神机营。”
    “陛下圣明。”徐玠立时一句马屁奉上,旋即翻身跪倒,手中已然多出了一只狭长的玄漆木匣:
    “启禀陛下,臣在辽北拿到了贺氏商行通敌卖国之铁证,因兹事体大,臣怕中途有变,不敢具折以报,故回京后便马不停蹄入宫,面呈陛下。”
    此言一出,建昭帝面上的笑容,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淡了下去。
    然而,徐玠接下来的话,却又令他的唇角再度勾起。
    “陛下,咱们大齐的国库又要变得充盈起来了,辽北军饷、西南灾情,皆可得解。臣只要一想到这些,这心里就……欢喜得紧哪。”
    说话间,俊美的少年微抬了头,清幽凤眸如炽如灼,烧得那张脸都明亮了几分。
    “噗哧”,建昭帝一时没绷住,乐了。
    哎哟你说这孩子,怎么次次说话都能碰在他心坎儿上呢?
    “咳咳,这个么……”建昭帝清嗽一声,勉力拉直唇角,面作忧色:“臣子不臣、商贾无良,朕这心里,并不好受啊。”
    他摇头叹息着,一脸地忧心忡忡,好容易才捺下了仰天大笑的冲动。
    早就看那帮子军中门阀不顺眼了,若能再顺手搞下去个把文官,他得乐好几天。
    想到此处,一挥衣袖:“常大伴,接着罢。”
    常若愚眼观鼻、鼻观口地上前接过玄漆匣,回身端端正正摆上御案,复又退归原处,整个过程如同隐了身,予人一种他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奇怪观感。
    徐玠不由得望了望他。
    那一刻,他忽然便想起了一只被某怪人关在盒子里的猫。
    真瞧不出,这皇城之中,竟还有个和那只怪猫一样的人。
    “听说,你已经把那红薯种子各处都传遍了,可是当真?”建昭帝含笑的语声传来,令徐玠如梦初醒。
    他立时恭声道:“启禀陛下,臣这一路都在让人教百姓种‘御赐红薯’,所过之处,百姓俱感圣恩,长跪不起,称陛下乃不世明君。”
    建昭帝微笑颔首,状甚欣然。
    他确实高兴。
    不用他花一文钱,徐玠自动自觉地便做了此事,他自是乐见。
    徐玠也挺高兴。
    此行果然不虚,又扳倒一个为富不仁的奸商,并且,他也没打算靠红薯发财。
    前世的大齐,天灾不断,田地大半欠收,甚至颗粒无收,就连向来富庶的湖广,亦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至延康年间,除金国外敌入侵,大齐内部亦有无数农民、商贾乃至于读书人揭竿而起。
    虽造成此等情形的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食不裹腹,乃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条。
    先解内忧,再决外患。
    徐玠不遗余力地到处推广红薯,是想着再逢饥馑之年时,大齐的百姓们,还能够吃上一口饱饭。
    这个国家,有着世上最淳朴、最勤劳的百姓,只要不将他们逼上绝路,只要让他们有一口饭吃,他们便会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种地、过日子,以他们的血与肉,反哺这片土地。
    徐玠希望……不,是必须,他必须让这些百姓过得好。
    因为他们值得。
    这世上再没有谁,比他们更配得起美好幸福的未来。
    而若要达成此愿,以徐玠一人之力,显是不足,所以,他拉上了建昭帝。
    事实上,就算有建昭帝的支持,此事亦并不容易。
    那些大士绅、大地主,出于各自的利益,未必乐于见到红薯的推广。
    相较于大齐百姓,他们自然是少数。
    可是,他们有钱有势,族中子弟或入仕、或读书,哪怕寄情于山水,亦掌握着远超于穷苦百姓的“话语权”——这是徐玠从话本子里瞧来的词儿。
    而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还在朝为官。
    当官为民做主,嗯,或许有那么一两个吧。
    而更多的人,为的不是民,而是私利,或是家族之利。
    所以,要杀鸡儆猴。
    想赚钱,可以。
    但必须在我划下的道道里,按我的规矩来。
    否则,前有汤家、今有贺家,便是最好的例证。
    徐玠不怕这些人反复。
    杀就是了。
    待神机营建成,他就不信谁还敢再拿百姓的血汗去换取他们自个儿的利益。
    思及此,徐玠立时想起了此行的真正目的,遂清了清嗓子,低声道:“陛下,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陛下允准。”
    “你这小子,又要玩什么花样?”建昭帝心情大好,开了句玩笑。
    徐玠立时打蛇随棍上,涎着脸道:“那什么,陛下,臣想请陛下颁个旨,着各地下发海捕文书,捉拿那些散布异端邪说的异族妖人。”
    建昭帝神情一凝。
    异族?妖人?
    这话听着可非小事。
    “细细道来。”他语声淡然地道,单手扶案,不带情绪的眸光,扫向案前少年。
    徐玠恍若未觉,面上的笑容越发讨好,甚至有些谄媚:
    “陛下,臣不是要建神机营么?这神机营里的枪炮之属,需要大批精通算学并格物之人。只大齐士子都不学这个,臣到处挖也挖不到人,倒是一些泰西来的传教士精于此道,臣便想着,把他们都给弄……呃,请,请到臣的那座岛上,让他们为大齐出点力。”
    他说着似是有些为难,长而黑的眉蹙着:“只是吧,这些人到处走,天南海北地,臣一时也找不齐,又怕耽误了差事,臣就想……请陛下帮个忙,把他们往臣的岛上赶一赶。”
    建昭帝愕然地看着他。
    赶一赶?
    赶鸭子么?
    若非亲耳听闻,他委实不敢相信,这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这哪里是“请”,这是赤果果地诓骗。
    这徐五打的好一副如意算盘,扯着他大齐天子这张虎皮,把那些泰西人骗到那座孤岛卖苦力。
    如果他们不想坐牢的话。
    而他徐玠,则是“收留可怜人的善心勇敢之人”。
    这不就是把人卖了还让人给他数钱么?
    “你爹知道你这样儿么?”建昭帝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打量了徐玠半晌,终是发出了由衷的一问。
    你爹要知道你这样,早把你打死了吧?
    徐玠抬头,一字一顿地道:“为了大齐、为了陛下,臣这张脸,不要也罢。”
    语罢,抬手虚虚往脸上一揭,旋即重重掷地,再抬脚踏两下、辗一转,正义凛然,此心可昭日月。
    建昭帝气笑了。
    不就不要脸么?
    搞得视死如归一般,真是……太不要脸了。
    建昭帝转身一招手:“来啊,给朕把家法拿来。”
    常若愚云淡风轻地应了个是,就像他说的是“给朕把茶拿来”一样,当真领命下去了。
    建昭帝食指轻点御案,似笑非笑地看着徐玠:“你拿朕的旨意当什么了?唵?还帮你赶一赶?朕是猪倌儿还是鸭倌儿啊?趁今儿高兴,朕要替你爹好好教教你做人。”
    于是,在这个美丽的暮春午后,凡路经乾清宫之人,都听见了里头传出的杀猪般的嚎叫,以及圣天子陛下爽朗的笑声。
    当徐玠步下玉阶时,侍立的小太监个个侧目。
    听方才那声音,还以为这位会横着出来,却原来还能走。
    就是走路姿势有点儿怪。
    而更诡异的是,分明挨了打,怎么这人走路还带笑啊?
    这是……打舒服了?
    徐玠确实怪舒服的。
    虽挨了两下打,事情却成了,这顿打,没白挨。
    建昭帝如他所愿,颁下了一道密旨,着两卫分布于各地的人手,密捕泰西传教士。
    至于何以不发圣旨,建昭帝的原话是:
    朕丢不起这人!
    不过,这也只是浅层原因而已,往深里说,若当真颁下明旨,一则要和文官们扯皮,来回就要耗上好些日子,此外,神机营之事,也必将为更多人所知。
    这是有违建昭帝心意的,徐玠亦觉,此事不宜过早声张。
    他买下那座岛,不就是为了避人耳目么?
    如此一想,徐玠便越发觉得,建昭帝打得轻了。
    不是他徐五郎贱皮子,实是陛下当真教会了他好些事儿。
    他有自知之明。
    他今日混得风声水起,不过是仗着比旁人多活了一辈子,有先见之明、能够快人一步罢了。
    若论为官之道、朝政大事,他所知却有限。
    好在,大方向他看得很准,知道利弊所在,且还有个惊才绝艳的亲娘给他掌舵,他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
    出得皇城,徐玠趴在马车上,忖了半晌,到底息了去见红药的念头。
    现下这模样,红药见了又要担心。况他也不能当真不回府。
    那到底是他的家。
    “主子,去哪儿呀?”元贞立在车门边儿,努力扬起小脸儿。
    我长得好看的,主子您瞧见没有?
    徐玠伸手弹了他一个脑蹦儿:“脑袋抬那么高,你不累啊?”
    元贞捂着脑门,身子矮下去半截儿:“奴才就问问……”
    “回府吧。”徐玠有气无力地趴了下去:“都回城半天了,再不回去,又得闹腾。”
    元贞应了个是,小脸儿也垮着。
    主子这话不错。
    王妃最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老找梅影斋的茬儿,他们老金家亏得身契不在王妃手上,且也不大往府里去,若不然,还不定怎么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