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呆瓜
元倾并无做官的意图,所以书院的课向来是随心所欲的上,便是如此的一份随性,竟然也让他在琴棋书画上别有一番成就。在南自书院算的上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千万不要小看这“炙手可热”。要知道,在一群异性中出名不算难,脱光了也算一种方式,当然这要求身材要好,某处更要好,若是火柴棍或者牙签,还是不要选这种方式的好,否则,羞也羞死了。
但在一群同性中出名,那可就不太容易了,尤其还是一大群自视甚高的同性
那么元倾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同性们也喜欢呢?
他耐性太好。一个人若能耐下性子做事,何事不成?
唐大帅哥能被古今中外的美女国王妖精仙女儿喜欢,可不就是因为他那抵死不从的坚定意志,以及坚韧不拔的耐心么,就连被妖精姐姐抓走后,那偶尔的视死如归的小眼神,也令男人佩服。
如果此时能有一直话筒递给元倾,请教他有关“耐性是如何炼成的”之类励志话题,那么元倾肯定要对香炉在他耐性的历练上提供的帮助大大赞赏一番的。
对了,便是元倾风度甚好,紫玉也不得不被他改了个名字。她现在的名字十分符合她的本性,似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她也十分十分十分——喜欢。
“呆瓜,出来。”喔,对了,在元倾的嘴里“紫玉”以后就被等量代换成“呆瓜”了。
.......................
紫玉十分不情愿的从香炉里出来了。大冬天的,这么冷,就应该好好冬眠才是,可她主子恩人呢,偏偏骚包的站在山顶上,吹冷风,学什么那开门吹雪。
山下冷死人,山上冷死熊。
她经过他几年精心教导,早已脱离蒙昧,可惜仍旧没有什么回报恩人该有谦卑态度,也是,她不霍霍他就算好的了。想当年,她的同类白美人可是报恩报的许官人又是带枷流放,又是穿锁骨差点成了穿山甲,又是当和尚连亲子都不敢认,这还是报恩呢,要是报仇的话,大概,许官人早不知投胎多少次了。
紫玉出来后,就站在元倾身后,不是她想站在人家身后,关键是元倾站的位置太奇妙,前面左右都是悬崖,不站在他身后,难道要飘在半空吗?她又不是气球。
元倾扭头看她,唇红齿白,眉清目秀,不辨雌雄的一翩翩佳儿,当然这是在她不出声不动作不作怪的情况下,才算数。
“走近一点。”
小呆瓜十分不甘愿的上前又走了两步,之后,一只微凉的小手就被一只温暖的玉手握住了。她连撇嘴都懒得撇了,更勿论挣脱。
要说,元倾对她也算好的,当然也有过分的时候,做的最过分的事就是教会了她洗衣服,尤其还是洗他的衣服,洗衣服也就罢了,还要洗他的……,他的……,他的……,她都不好意思说。
要不是踹了恩人会天打雷劈魂飞魄散(这是千止在她投胎前告诉她的),她早就……,早就……,早就……,娘地,她不敢,她做蛇之前,极有可能是只老鼠投胎,连胆子都没得一个。
远眺一片江山可入画,近观点点美景可入诗,他一人在凌霄峰上,寂静的美景陪伴,难寻温暖。有了她就不一样了,风景处处流动,连山中凛冽的空气都多了些灵犀。
即便没有真正的做过男女之事,他也多少知道了一些。值得纪念的第一次当然要留给他认定的家伙。不过在这之前,须得她配合才行。如果可以,元倾也很想高唱“扯上二尺红头绳,把那呆瓜捆起来啊,捆起来!”,可谁叫她力大无穷,他打不过她呢。
凌霄峰上一双玉人,不过,貌似俩家伙思想都不甚纯洁啊!话说,自古以来,会读心术的能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如果此时有人读到元倾的心声,那么接下来一定要蛋定,不要露出痕迹来,否则,即便他现在不会法术,可照旧会天涯海角的追杀。
紫玉并不知道元倾在想什么,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中肯的给出一个万分贴切的评价:道貌岸然。
可见,呆瓜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呆,而俊雅的公子呢,也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无欲无求,是仙人们的专利,所以,对元公子来说,天堂太远,人间正好。话说,“正好”干嘛捏?
紫玉自始至终都没有察觉是元倾起了别样的心思,要与她撕缠到底。尚算安逸的几年书院生活让她麻痹大意了,总想着做蛇的时候风吹日晒尚且过了千年,而今报恩报着报着千年就嗖得过去了也说不定啊,早就把那司命特意给她看过的簿子内容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她不知道,命运的齿轮哪里会在乎凡人的想法。连千止下凡之后,也要沿着既定的轨迹来。
元倾依依不舍的辞别书院众人,简简单单一行李包踏上归程。
包袱里有师长的馈赠,有师兄弟的临别赠礼,这些东西或是一份书画,或是普普通通的笔墨纸砚,然而因为是赠品,含了些些许许的心意,所以,多少年以后,元倾依然保存。
书画装裱了即挂于书房,其他东西能用即用,不因贵贱而轻忽。其中有一方砚台他一直用着,或许当初赠送它的那人早已忘怀,可元倾依旧使用着,仿佛是在怀念那书院的无忧时光。
有没有一些普通的日常用品是别人随意给你的,可你却用了多年?
元倾下山后,又成为元家的男凤凰,小厮侍卫们团团围住,伺候着他回了家。
拜见远近亲长,约访旧日友人,很是忙碌了一段时间。
元大奶奶对风度翩翩的儿子满意的不得了,只偶尔闪过几许对儿子不近女色的担忧,不过或是少年开窍晚,她近日里开始偷偷替儿子寻摸媳妇儿了。
元倾早前在书院的时候就写信同母亲商量回家后自己想主持翻修下书房。
元倾的社交活动终于告一段落,这天早上给母亲请安,刚一落座元大奶奶就主动提出书房的翻修事宜。
元倾谢过母亲,不客气的领了银两、人马、物事,踢里哐啷的主持书房重建事宜。
期间元大爷因为好奇心作祟,还偷偷假装顺路看过几眼,自觉这建筑上的事儿不能十分展现儿子的才华。等他以后知道了这书房的妙处后,才觉得有必要擦擦眼睛对儿子再看一眼。
元倾的新书房并无出奇之处,分内外两部分,内书房建在外书房里面,要说特别,只能说墙壁垒得比较厚。尤其内书房,墙壁里面中空,时下有不少烧地龙的人家会这样建,可墙壁也没这样厚啊,如此厚的墙壁温度透出来不太容易吧?!
虽则书房甚是普通,可元倾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风度,还是学识都算的上是元家他这一代里面的佼佼者,因此大家都把目光焦距在他首次进园制香的事情上,不说是万众瞩目,可只要看到他的人,个个都恨不能把眼睛变成聚光灯,还要自带定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