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穿越旅途
“顾余,顾余!”方青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常年骑着一辆改装的破摩托,风吹日晒,显得有点儿老哈,不过人倒是挺精神,顾余刚来那会儿,他还腼腆的喊“顾老师”,现在则完全没了陌生感,喊名字喊的十分响亮。
孩子们比顾余还要兴奋,这会儿正好放学,十五六个孩子一起围了过去。
方青一边把写着她名字的快件找出来,一边笑嘻嘻的说,“我旁的不羡慕你,就是羡慕你有这么多好朋友……”
顾余从口袋里拿出笔,签字的时候不忘回击,“我以为你还会羡慕我皮肤比你好,看上去比你年纪小呢!”
顾余会这样犀利,完全是方青这货太看不起人了:上帝已经将她属于亲人的大门关瓷实了,还不允许属于朋友的窗口开大点儿啊?
顾余收到的东西一次比一次多,今天收了厚厚一沓信,两箱方便面和一箱书,是温容言寄过来给她的,两包a4纸(太沉了,发一箱的话,快递不干),一包素描纸,两幅羽毛球拍,是林飞寄给她的,然后是十八只口琴,顾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马静这是连校长也算人头的买了过来,更过分的是,她还给她寄发票,顾余翻了翻,果然在发票后面写着:看好价格,姐可没买劣货。
顾余的师兄,也是这里她前面支教的同事郝亦行,虽然只干了半年就跑掉了,但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寄点东西过来,有时候是笔和本子。
当然偶尔郝师兄也会犯二,有次他寄了一大包彩纸,说他家里妹妹正在狂热的叠星星,然后顾余回信骂了他一顿:这里每人会叠星星,你或者寄个样品过来,或者画个示意草图也行啊!由此可见顾余完全不是创作型的人才。
王晓是她中学时期的好朋友,给她寄的东西贴心又贴身,每月必须的,偶尔还要借给学生们用点。
大家都不在一个城市,东西统一寄到方青那个收货的小店铺里头,然后方青带过来给她。
“你东西越来越多了,下次要是再多非用三轮车送货不可。”山路走摩托凑合,三轮摩托直接无能为力,方青抱怨归抱怨,顾余直接无视,有些东西现在就能分给学生,有些要作为奖励慢慢给,她正指挥着班长他们将东西搬走,“慢点儿,别摔了自己”。
收完了货,顾余的幸福感到了顶点,好心的对方青说道,“你还没吃午饭吧?带干粮了吗?我免费给你热热。”
方青怪叫,“你这么小气!是不是喝口水还要收钱?”他还真的自带了干粮,他来这片地儿送信兼送货,来回一天的时间,不带干粮会饿滴。
顾余倒不是开玩笑,她没有余粮啊!两箱方便面一共六十包,学校师生共计十八人,每人三包,剩余六包,好吧,大方一点,“好啦,请你吃包方便面吧,别太感动啊!”
有便宜不占的是傻蛋,方青连忙跟上。
孩子们的午饭已经吃过了,顾余叫了班长李小花过来,“正好明天周六,你把方便面每个人分三包,校长和副校长那里送六包过去,然后我明天送你们回家顺便家访,大家要是愿意拿回家去也可以啊。再检查下大家的笔芯有没有快用完的,记得叫他们到你这里以旧换新……”
方青靠在门框上,眯缝着眼看了看太阳,笑眯眯的听着顾余唠叨,看看人家班长多淡定,只是点头,都不发声,当然不要看她裂开笑的灿烂的嘴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即便是超市里最普通的一包方便面,在这里也不仅仅是方便面了,它甚至算是一个菜,更严肃点儿说,应该是一个汤菜!
“干粮拿来。”顾余毫不客气的对方青伸手,一个大馍从一只略黑的手里转到她的手里,方青放弃了抱怨,有个美人愿意为你洗手做汤羹,幸福指数高的简直要爆表。
对于方青这种自欺欺人式的想法,顾余根本不知道,她专注的将水烧热,把面块放进去,再将调料包整个都投到锅里,不一会儿属于方便面的香味便在学校上空蔓延……
其实顾余知道了又如何呢,她比方青大好几岁是事实,若真的幻想方青做男友,肯定有一种老牛吃嫩草的愧疚感,即便那嫩草卖相不好,何况她目前也还没饥渴到那种程度。
方青没那么龌龊,只是最初以为是女神,后来发现女神很亲民,也很小气,这么多接地气的特质,使得他更乐意见到她。
厨房的窗户是木头做的,缝隙很大,不一会儿就围满了孩子们,大家叽叽喳喳的在讨论,方便面的品种,以及顾老师是怎么做出这么香的味道的方便面的……
其中的孩子王陶力大力的吸了一口气说到,“我妈煮的就没这么香。”手底下的跟班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嗯,还是这个味道闻着就好,不知道喝一口会不会更好……”
一伙人纷纷的将眼光投向方青,把方青的脸色看得至少得白了三分,然后又投向了顾余,这次众人得眼光也包含了方青的,但他的立场跟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啊亲!
顾余笑着用勺子敲了敲锅沿,“不是已经分给大家了,谁现在想吃,拿自己的过来,老师帮忙煮!”
明明自我感觉笑得很和蔼可亲啊,可是十几个孩子,听了这话,哄的散了大半,跟偷粮食吃的麻雀看见了稻草人一样,剩下的还有两只胆子颇肥的,“老师,我不吃面,你多往锅里加碗水,我就喝一口汤行吗?”
“当然不行。”方青很委屈的想到,但他不敢说出来,以免以后都没了这种吃面的机会,只好眼巴巴的瞅着顾余,试图用可怜到极致的眼神来打动她。
《东成西就》里头欧阳锋的眼神也很可怜,可是看到人的只会想笑,顾余不用看,也知道方青要不高兴了,没有理他,拿出了一只大海碗,舀的满满的,放到厨房中间的一张小桌子上,“呐,馒头热了,快吃吧,不是还要去一处乡里?”
方青看了看碗,确实很满,可是,哼哼,锅里还有汤,“再给我来一勺吧?”
顾余好商量的盛了一勺,给他添到碗里,然后拿出两只小碗,将剩下的汤分了出来,“你们俩进来喝完,下午把缸里的水打满了知道吗?”
陶力和余亮两只半大小子,低低的欢呼了一声,连忙跑进来,一人一只碗,小心的吹着热气,沿着碗沿小口的喝起来。
方青吃完了馒头和面,顾余将自己回复的信都取了出来,主要是写给几个朋友的,还有一封是写给她的老师,她拒绝了学校提供的在本校读研究生的机会。
周末顾余并不布置作业,只是要求想看书复习或者预习的,可以背书包回家。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孩子们周末要帮家里干活,或者照顾年幼的弟妹,或者上山割草,砍柴,成年人能干的活,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大都能干。
相对于那些城市十来岁时连鞋带都不会系的孩子们,他们要能干的多。
下午只上了一节课,然后是活动时间,班长李小花跟陶力领头,去学校后面的山上摘了许多新鲜的野果,有樱桃,野李子和野桃,还有野芹菜和山葱。
顾余啃着李子开始看信,当然是先从最温柔的容言的开始看起。
“听你描述你们学校的孩子,再看看我们学校的孩子,简直一个个都是住在蜜罐子里的小老鼠……”容言虽然跟顾余同是教育管理专业的,但她现在在一个小县城的中学里头专教地理,是个一周只有四堂课的地理老师。
“说一件你大概不喜欢听的事,按照林飞和马静的意思,是不要告诉你,但我觉得这事你知道比较好。有个‘大叔’自称是你表哥的,估计知道我跟你的关系,找你找到我头上了,我看了他的身份证,今年31岁,确实跟你是同个地方的没错,非要问我你的地址,被我拒绝了,还不死心,在我们学校站了两天,把李先生吓得非要同我领证才放心。”李先生原名叫李泽一,是容言的男友,同在一所学校,不过他教的是数学。
“那厮很会博同情,看门的老大爷起码就被他感动了,老想找我谈话,企图帮他说服我。
嘻嘻,好处不够大,我怎么会出卖咱们的友情?
就目前行情来说,我们的友情起码值四十五个亿,平均到全国人民头顶上,人手都能吃一个肉夹馍了……
当然,对付这样的人,还用不到我出手,李先生主动申请找他谈谈……,两人具体谈了什么,你想知道的话,回来听录音吧,没错,李先生他带了录音笔去,可惜录音笔是公用的,不能给你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