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层次
“蠢蛋!”宁渊斜着眼瞪他,“壶里没酒了,喝个屁呀!”
石二:喝屁?我哥说得对呀,当了和尚,没酒,可不就是喝屁呀!想想心都是碎的!
“不想娶刘大,那还不简单,我用脚趾头想个主意保证能搞定。”宁渊见不得石二那副死样子,狠狠的说道。
石二:哥,你的脚趾头出的主意要是有效,我就给你的脚趾头去做牛做马!
“附耳上来!”宁渊对着醉眼朦胧的石二说道,说完又怒骂,“是耳朵,不是后脑勺!”
两人终于对准了焦距,宁渊问,“你想啊,现在刘家最关心的最在意的是谁?”
“刘娘娘?不,应该是安王爷才对。”石二虽然脑子偶尔犯晕,但整体上还是靠谱的,知道安王才是刘家立足当朝的根本。
“那么安王爷最关心最在意的是什么?”
“当然是……,”石二差点就说了那大逆不道的话,连忙刹住,用“不想和你玩耍”的眼光看着宁渊。
“我说得不是这个,你再想想,安王爷可是二十有五了哟。”
卧槽,石二悟了,“儿子。王爷还没个儿子。”
“想当年陛下登基五载未有子,还是纳了刘氏女后,才一举得男。”
“哥,这我知道啊。”
宁渊:老子让你体会的是说话的内涵,听话要听音,懂否?!算了,还是直白点儿吧,否则,话还没说完,万一我被气死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你想想,陛下当年急不急?还不是刘家有这福气?若安王爷纳了刘大姑娘,说不得也能一举得男呢?嗯?”
“对呀,这我就不用娶她了。”
宾果!
石二的幸福感瞬间提升了一个星系!为毛不是一个“层次”?因为“层次”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他此刻的感觉了。
“哥,你真是我亲哥。不,从此你就是我亲哥。”石二纯粹是被刘大姑娘折磨的怕了,这,这,这简直就是认贼做哥呀,宁渊这样的,卖他几百遍都不在话下,卖了他还得再颠颠儿的跑回来,也幸亏宁渊没什么害他的心思。
石二他娘刘氏虽然已经嫁人了,但对娘家的感情不一般,他可是跟娘家人保持在统一战线统一高度统一战壕的,果断的以安王爷的前程为第一要务。
石二不会玩心眼,所以刘氏听他近乎自言自语的唠叨的时候,根本没想到儿子这是在挖坑,反倒是以为儿子一席话给她提了个醒,在“娶一个娘家侄女更拉近和娘家的关系”和“安王爷有孩子”之间,刘氏很显然的选择了后者,因为如果娘家不够强大,娶侄女有屁用啊。
当天就坐着马车回娘家了,生孩子那是刻不容缓。
关于娶刘氏女能得男的消息就这样在安王爷一派中悄无声息的传播开来,仔细想一下,可不就是么,陛下当年也不是后宫无人,还不是照样无子无女,安王爷呢,后院正妃侧妃美人样样不落,可就是没有刘家的姑娘。
刘大夫人立即矜持了起来。
宁渊虽然将水搅浑了,可他是一点不信自己放的这话的,刘家又不是天仙下凡,能得她!要这么说,天底下其他妇人只要能生孩子就成神了?扯吧。
宁渊的目的只是牵绊住安王,顺便解决下手底下小弟的婚姻障碍罢了。
不过这效果是很不错的,因为虽然许多人同宁渊一样都不信,但刘娘娘信了。
刘娘娘是真心觉得自己了不起的,自己的娘家也了不起,合该就是有个先苦后甜的果儿。这不,这果儿眼瞅着就成熟了么?刘大姑娘又是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说是天之娇女也不为过。
刘大姑娘对韩肃沅还没死心,当然对此表示不满,她又不是母猪,再者嫁给定国公世子也是为安王爷拉拢人才呀,她当然愿意为家族做事,但在做事的时候能间接的为自己寻到幸福,这样岂不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安王爷也不愿意。生孩子跟娶一个娇蛮的表妹,这是道两难的选择题?
“若是娶了表妹,表妹亦是没有孩子呢?”
安王爷讲理不过刘娘娘,只好问道。
“孩子自然会有的,谁生不是生,你也别说那些刺心的话,你舅舅舅母腆着脸来说这个,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将你表妹嫁给你?要本宫说,刘大姑娘嫁给谁也不会差了,再说你正妃侧妃都娶了好几个了,剩下的也就还有个庶妃的名额了罢,难道刘家就非得巴着这个庶妃的名头不放才行?”刘娘娘自是真心心疼儿子,但娘家确实是好意,现在听儿子的意思,却有些曲解了,这可怎生使得?
子嗣重要吗?如同没有同皇位挂钩,其实子嗣也不是那么重要的,起码比不过美色。这么一说,子嗣还是挺重要的,因为有了孩子,意味着能登上帝位,登上帝位意味着有了权势,有了权势,美人自是不在话下。
安王心中滑过那一张清丽无暇的面容,到底狠了狠心,说道,“是孩儿想岔了,惹了娘娘伤心,都是孩儿的错。”说着就跪了下去,眼睛一闭,心中硬是将那抹丽色抹了去。
刘娘娘这些年可算是为他操碎了心,不论别个,只想到那旁个宫里头不开眼的那些个贱人们的种种挑衅,她都硬生生的忍了下去,不是她害怕,而是想着为安王积积福德,早日得一麟儿,现在安王脑子好不容易转了过来,刘娘娘也是伤心了,“你是要做大事的人,成大事不拘小节,为今之计,自然是给陛下给本宫生个孙子,要知道,你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有了你才有了之后的弟弟妹妹,陛下待你情分从小不一般,你当珍惜谨慎。”
话语里的暗示起了作用,安王的脸色终是变得好了——或许刘氏女真的是他们周家的命定女子呢。
朝堂上并不太平,有一种山雨过后还想再下一场的紧绷感。
早朝的时候,宁渊冷着一张脸站在他爹身后五尺的地方,武帝还没来,大家伙儿列好了队形,却不似往常一样交头接耳,时不时的交换点秘密,而是个个都摩拳擦掌。
大皇子不一会儿也站了过来,他没跟旁人打招呼,旁人却不能不上前招呼他,说了几句公事,围着他的几个人也看出他兴致不高了,渐渐的都散开,朝上重新又恢复了安静。
安王往后一看,宁渊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西宁侯仿佛感受到了他的视线,抬头看像他。安王友好的笑了一下,然后回头也陷入了沉思,旁边的几人分明感到有事情发生,却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只得互相用眼神交换着各自的疑惑和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