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5章 安王
    第六十五章安王
    刘娘娘被缠的没办法,答应寻大皇子也就是安王想想法子。
    次日安王进宫请安,先去了坤宁宫给顾皇后请安,出来后又进了刘娘娘的宫殿,礼仪十足,刘娘娘不待他行完礼便示意贴身宫女快去扶起来。
    安王一听刘娘娘说完刘大夫人所请,心头就有些厌恶,西宁侯连同他那个夫人,哪里是好惹的?
    陛下在位期间只封了两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一个是定国公,另一个就是西宁侯。
    西宁侯虽说差了定国公那么一头,但军功赫赫,对皇帝也是赤胆忠心,这样的人物,身后还有那位在西山上修身养性的老侯爷,安王平素遇见只讲礼数,余事不提,为的是什么?
    还不就是怕被御史看到,参奏他一个结交朝臣的罪名?!
    安王被陛下带在身边教导许多年不是虚的,他知道自己目前最大的敌人不是被封为平王的二皇子,而是他的父皇。
    父皇在一日,他不能动一日。若是父皇不在了,即便他无缘遗诏,也可有一搏之力。但安王也不敢害了皇帝,他出生的时候,一切宫中的刀光剑影都已经结束,国内安定清平,安王性子里不可避免的就带了些聛睨一切的天真。
    “娘娘说的对,结亲是结秦晋之好,而不是结仇。”安王说了这么一句,刘娘娘便明白了。
    “可不是这个道理。”她赞同的说了一句,然后又接着说道,“只是刘家到底是你的外家,府里没有出众的人才,大哥儿也只能算是中庸……”刘家的人都不是如何精明之辈,结两家好的姻亲对刘家也有好处,刘娘娘虽然依从了儿子,到底心疼弟弟呢。
    安王见状连忙安慰道,“表弟很好,同儿子也十分亲热,府里都是常来常往的,表弟的前程还要日后慢慢瞧着。”他登了大宝,怎么也得封赏外家吧,现在刘府可是什么爵位也没有的。
    安王又细细的宽慰刘娘娘,“西宁侯府虽然不同意,但同时也拒绝了东平侯府的提亲啊,何况提亲的还是世子,若西宁侯稍有偏向,娘娘想想,顾世子只是娶个牌位,即结交了西宁侯府,于续娶的这家也没什么妨碍,如此便可结两门声名显赫的亲事……”
    人家一个大活人娶个死人,不比刘府一个死了的公子哥儿强上百倍,如此西宁侯都拒绝了,若转身却同意了与刘府的亲事,那么龙椅上那位该怎么想呢?
    刘娘娘也明白了安王的言下之意,确实如此,他们不拉拢西宁侯,可也不希望西宁侯被其他人拉拢了去,想到此,刘娘娘不仅庆幸的说,“幸亏没成了,东平侯府当真打的好盘算呢。”
    刘娘娘其实还是冤枉了东平侯,娶牌位完全是顾世子的主意,他铁了心,不依着他,他便出家,顾夫人生气愤怒又如何?
    儿子魂牵梦绕的那位已经去了,而且说起来去的还跟自家有那么一米米关系,怎么怪也怪不到人家头上去啊!
    同时在臭骂东平侯府不要脸的还有一位,石二。
    石二有位在礼部当尚书的大伯,性子虽天真烂漫,但却不粗鄙,骂人的话翻来复去就那么几句。
    “行了,”宁渊打算了他的滔滔不绝,侧身问一旁立着的双喜,“你石二爷说了几个‘不要脸’了?”
    双喜躬身回到:“二十八个。”
    石二深深的为自己的词语之匮乏感到羞愧,“哥,我……”
    宁渊拿扇子止住了他的话头,“三妹妹泉下有知,知道你如此赤诚以待,相信也会感到欣慰的。”三妹妹没在泉下,所以她不会知道了。
    石二颇受安慰的点头,再要表表自己的真心,宁渊哪里爱听这个,连忙继续说道,“若是你不嫌弃,可认作义姐,称呼一声三姐姐罢?”
    石二对认干亲很有兴趣,只是认义亲不是应该认为义妹的么,他年纪可比三妹妹大啊!
    宁渊翻了个白眼,“只有义姐,没有义妹,爱认不认。”若是认作义妹,难道以后他要跟着秋鲤喊石二义兄?
    石二委委屈屈的应了,义姐就义姐吧,总比什么也捞不着强啊!
    大皇子跟表弟刘大爷在书房里说了几句话,没过几天,刘家便从外地找了个才貌双全却不幸突发疾病去世的闺秀,吹吹打打的娶给了那长眠地下的刘二公子。
    宁渊去了西山一趟,这次足足待了三个时辰才疲惫的回了城。
    刘府的事情随着二儿媳妇的落葬也落下了帷幕,只是有些事却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发展,要知道,一只蝴蝶闪动翅膀,带来一场龙卷风算什么呢?要知道有些人做出的事可是会影响半个世纪的历史。
    司马炎的皇后杨艳一番“枕帝膝,悲泣”,被《晋书》中称为“聪明神武”的司马炎便欣然“流涕许之”,将自己一手打造的强大帝国交给了自己的白痴儿子司马衷。一滴鳄鱼的眼泪,最终获得的是朝纲败坏、边疆不稳,五胡入侵,导致了北方长达百余年的乱世纷争。
    为什么每一代帝王都要学习史记,都要认真辨白历史政治事件中的始末,这不是让他看到先人有多么愚蠢,而是让他别犯下同样的错误。
    大皇子脑子没坏,刘娘娘也很清醒。武帝的一后一妃都足够聪明,两个儿子目前也看不出智商上的硬伤来,可就是刘娘娘家的这位胆大包天骄傲自负的刘大夫人,直接导致了宁渊倒向了二皇子。
    虽然大皇子不曾行差踏错,但那只是行在表面的上的东西,只是用来迷惑那些御史大臣甚至帝王的幌子,若真的无觊觎帝位之心,如何他的外家就会嚣张到如斯地步呢?说白了,还是大皇子给了刘家底气。
    二皇子十五岁生辰过完后,武帝亲自为其指婚,娶的是国子监祭酒的嫡出的小女儿姜香。
    说起来,西宁侯府同姜家还是姻亲关系,宁元妩的夫婿姜嘉正是国子监祭酒的嫡长子,宁渊见了面要喊一声姐夫的。
    宁渊这日正要出门,却被姜嘉堵在了门口。
    “你看你做什么还要站到门口亲迎?我来这里就如同回自己的家一样,弟弟你太客气了,太客气了。”姜嘉笑着一手摇着扇子,一手揽着妻弟的肩膀,熟门熟路的直接去了励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