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三章探寻文王墓穴
    一来可以找到那本奇书,此书包罗万象,又是恰逢朝代更迭之时所写,或许上面有指点迷津的方向。
    二来即便那书没用,所藏之地或许也有一些神奇的机关或是幻术障眼法,让它潜藏近千年不被发现,再不济秦朝破安陵之日,自己能带多少国民来这避难就带多少。
    秦王暴政,秦王朝即使建立起来也会命短,这一点顶天桩已经在心里有些端倪,因此大家只要在文王墓那里躲上近百年,大约到第三代子孙时,就能迎来一段较长的真正的太平时代了。
    说干就干,不过他也不是异想天开之辈,之所以有这想法,因为安陵国,本来就是常出倒斗营生者的地方。
    但凡看一些这个国家的名字“安陵”就能猜出原因,即为安放陵墓的意思,当年魏国祖先的一位皇亲国戚因为修建皇室陵墓有功,后来魏国宗室所用的陵墓几乎都是出自他当年的款式及衍生,因此死后其后代被赐土地自治,号为安陵君。
    这一门手艺也渐渐传了下来,成为了安陵国许多工匠练习的方向,但随着战国时期战火连天,日益民不聊生,除了少量富贵人家外,大部分人死后都是草席一卷,不随便仍在乱葬岗里被野狗乌鸦撕咬,能得一柸黄土埋身就已经是幸运的了,哪来这么多修墓的?
    这些匠人空怀屠龙之术却无法施展,于是便动了盗墓的念头,当然本国和魏国相关的陵墓他们绝不会去动,不说上头知道了会如何震怒,要论起来他们的这行手艺还是源自魏国宗亲先人,可以说自己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单是欺师灭祖这一条在古代就是大逆不道的。
    但是对别的国家就不一样了,世道如此荒凉,连活人尚且吃不饱,死人凭什么霸占着这么多享用不尽的好东西?于是安陵国中原来的那些修墓人,现在的盗墓者们,都以此为信条和行事口号,互相合作,比外面的那些游兵散勇效果高得多,也要专业的多。
    这顶天桩便是流窜于其他各国富贵权高之人坟墓的盗墓成员其中之一,甚至可以算是河南一带倒斗团伙中的领头羊,对他自己扪心自问来说这不也算什么坏事,劫来的财富也常常周济穷人,因此也自认为对得起天地,无愧于先人和祖师传下的这一行技艺。
    现在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那些跟着他倒斗的兄弟们,也多半是义气之辈,很多还是童年发小和三代宗亲,组织团结性和结构分工性十分高,因此他一提出要去寻找西伯侯姬昌墓,找到那《文王格致经》的完整版古书,以寻找拯救国家之策时,大家虽然也觉得这个想法有些不可思议,但都表示同意。
    别看顶天桩现在有点落草为寇的意思,但他的出身并不差,之所以对易理天象等知识有如此研究,全因他是当年周公旦的一支旁传子孙,只是因为追溯上去是一位女性祖宗嫁给了魏国一个后来失势的高官,所以家道中落,现在容身于安陵中,传到这一代人基本只要他一个了。
    但是周公姬旦可是礼乐儒学文化的先驱,后世圣人孔子都对其赞赏有加,其后人无论旁出还是嫡传,都继承了部分他生前留下的书籍和知识,各有偏重。
    而顶天桩这一脉,因为是女子,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嫁到魏国时带来的不是一些治国韬略或者礼仪法制,而主要是些易经八卦、鬼神巫卜等较为旁门的内容,但因为感念祖先之功德,依旧是毫无损失的传到了这位末裔身上。
    顶天桩相信经过这么多年几乎毫无缺失的传承,再加上后人智慧的点拨增加,现在自己在这方面所学到的东西,应该甚至已经超过了祖先周公旦,但是更之上的周文王,他连自己都说不清了,毕竟相比起姬旦来,姬昌更像是一个飘渺无迹的传说故事。
    根据周公旦生前的一些零散推测和流露出的信息,顶天桩大约确定这周朝老祖宗的陵墓定然是埋在远山野岭,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且被自然风貌所隔,旁人若没有机缘,断然难以得见。
    他注意到周公旦生前语录中常提到他做梦梦到父亲姬昌,在一“四气交绕,各色轮转”的山野之处怡然自得的生活游玩,神色喜悦安然,居然和生前常常一副苦大仇深,感叹天机莫测的样子完全不同。
    顶天桩隐约预感到这不是普通的因为思念姬昌而产生的梦境,或许其中有特别的隐喻在,哪怕周公旦自己没有发现,但是后人在整理传播后都知道周公之梦常有预言在其中,甚至还有人托他之名写了《周公解梦》一书来,其灵异程度可见一斑。
    顶天桩觉得,这“四气交绕,各色轮转”之地指的就是姬昌埋骨之所,他经过数种假说和验证,来推测所谓“四气”到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轮转”而且还“各色”,一开始曾想过是否是先天八卦中各卦之气,却觉得太过于虚幻抽象了。
    后来他无意间翻看黄历时,忽的想到自己是舍近求远了,这个“气”或许指的是节气,再引申一点就是季节,四季轮转,景色不同,那就顺理成章了。
    可是问题来了,这不就等于废话么?四季变化,景物自然也会随之改变,放在哪里都是这样,他又想起周公墓千年以来几乎没人发现,哪怕确实这些年来有不少人想去寻到倒斗,但依旧是一点端倪都没有。
    他断定这不仅仅是因为那陵墓藏得偏僻,因为对于盗墓贼来说,再偏远的荒山野岭都有可能去过,说明这墓旁边的自然景物不仅四季各异,而且具有极强的遮蔽性和模糊效果,使得深藏期间的周公墓无法显现在外。
    另外这四季不同的遮蔽景色,应当也是对应先天八卦中的某些元炁,因此这个四“气”至少是一个两重隐喻。
    索性他手下人手众多,而且当年西岐所活动的可能范围也不算特别大,不似今日千年以来各国国土都向外拓展了许多,因此他将所有手下派出去搜寻有可能类似迹象的山野之处,观察一年,再加上他自己的到处排查,终于,在四年后找到了最有可能之处。
    此地高山险峻,地势四面大开大合而中间峡谷之处隐藏的颇深,呈现群龙拱珠之势,是难得的墓穴风水宝地,而且只能埋葬王族之人,寻常人家受不起这群龙顶礼,反而要折寿。
    但是仔细望去,四周植被茂密,难以窥见其全貌,尤其是峡谷深处,完全被自然景物所掩盖,各个角度望去都有遮掩。
    更神奇的是,此地四季的风景变化奇大,与普通的荣枯交叠不同:
    春天泽气上涌,气候潮湿,再加上此地气候偏暖,于是山边的一汪湖泊中便蒸腾出大量水分来,在青翠碧绿新芽的映衬下,形成无边的茫茫青雾,令人看不分明。
    而夏天阳光强烈,火气鼎盛,下方的树木为了抵御,而长出了极其茂密的绿叶,绿意盎然,遮天盖地,将峡谷缝隙完全填满。
    秋天庚金杀伐之气到来,树叶植被大多凋零,但是果实长出,更有夏日被其他绿叶树遮住的梧桐树,在它们凋谢后反倒开始随日光生长,因为这一带气候脚暖,因此秋意不寒,梧桐树得以茁壮成长,一眼望去,整片天地都是金黄色的果实和叶子。
    冬天来临,巽气遍世,所有植物都几乎凋零,但因为水分潮湿,因此降雪颇多,而那些植物叶片虽然掉落,树干却还在,挂满银装素裹,天地间除了一片白茫茫外,不见任何事物。
    顶天桩认为此处风水极佳,但地势奇诡,易躲不易寻,而且四季如画,斑斓不同,却同时都无意识的在掩盖峡谷内的真容,令人十分在意,便与人约定前去探寻。
    然而第一次的寻找并不成功,他们春天前去,到了山中走了五天四夜,却发现恍惚间回到了原点,猜测是水雾渺茫,掩人耳目,难以判断方向,便约定改日再探。
    但到了夏天,情况并未好转,雾气是退了,可这密密麻麻的植被几乎将所有去路都堵住了,更别说无数蛇虫令人生厌,这一次他们还没有上次走的久,就发现已经无路可走,只得折回起点。
    尔后秋天、冬天,他们一样被各种看似正常,但实则内含迷阵的自然现象给阻挡了回来,始终没能深入山腹查询。
    顶天桩静下心来思考后,觉得自己确实将此事想得太容易了,既然周文王想要将自己葬在无人能发现的地方,那怎么会不在周围设上什么奇门阵法来扰乱视听呢。
    自己的见识自然不能和他相提并论,但优势是他已经死了,而自己还活着,所以守墓的阵法是不会变的,自己可以一遍遍的不断尝试,直到得出正确答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