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他们回家后很快家里就来了很多人,这些人的意图也很明显,都是为打探沈皓和三贵这次院试成绩而来的,这会张婶可就不藏着掖着了,谁来问都说等过几天请他们来家里吃顿便饭,让他们到时候一定要赏光,这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既然要请吃饭了,那自然就是考上了,不然有哪家落榜的人家会请村里人吃饭的,又不是脑子有病,不过有些人想到之前自己在背后偷偷说三贵的事情就觉得有些讪讪然了,他们也没想到这三贵还真能考上秀才公啊,这在他们这种小村里而已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啊。
这没一会下桐村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沈皓和三贵考上秀才的事情了,张婶家的人简直络绎不绝,好在沈卿家比较偏僻,而且村里人也都知道他们喜静,所有去她家的人就不多,到是省了沈卿不少事,不然还得打起精神招呼他们呢,到不是她不愿意啊,主要是她觉得今天有些累,都怪李石头昨天晚上折腾太久了。
沈皓院试结束后沈卿就开始着手准备给京城送年礼的事情了,之前是只要给皇甫天明送就行,现在可多了个大长公主府,他们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所以沈卿就准备弄些自家做的一些吃食啊什么的给他们送去,顺带也告诉他们沈皓考中了秀才的事情,这种大喜事肯定要分享给亲朋好友了。
沈皓和三贵两个人在城里待了三天就回家来了,正好家里的年货也准备齐全了,李石头把东西送到城里托付给刘掌柜之后就顺带买了好些菜回来,这要不要请别人吃饭先不说,他们大家伙都得先好好庆祝一下,毕竟这可是大喜事呢,没看到这两天里正走路都带着风嘛,谁让他们下桐村一下子就出了两个秀才呢,这说出去是多有面子的事情啊,他这个里正也沾了光了。
这次李石头在城里买了不少菜回来,因为沈卿不仅打算叫上张婶一家子还打算把李红他们也叫上了,之前沈卿也是打算等过几天就请村里人来家里吃顿饭的,不过后面沈皓说先别请人吃席面了,若是等明天他参加秋闱最后中举了的话再请客也不迟,沈皓都这么说了,沈卿也就不打算请人,到时候多买点瓜子点心糖果什么的,到村里发一下就行了,不过张婶家是打算办酒了这次,时间就定在腊月二十,这次张婶也算的扬眉吐气了,谁也阻挡不了她炫耀一下的心啊,不过张叔和三贵他们也就随她就是了。
等在家里进行了一个小聚餐之后沈卿一家子就投入到准备年货的大军中去了,因着今年送到京城去的年礼把家里的腊肠腊肉那些的基本上都给装完了,沈卿就打算再继续弄一些了,后面李石头看反正家里用的猪肉多,干脆就跟村里养了猪的人买了一只猪回来,说起来这些年他们自己家还没杀过年猪呢,谁让他们从来没养过的,每年如果有需要的话也都是跟人家买的,就算他们家到了冬天肉的需求量很大,李石头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自己养猪,不说这养了猪之后每天三餐都要伺候它吃吧,就算经常去给它洗猪圈也够呛的,李石头可不想给自己和他媳妇找事干,还不如多花点银子去跟别人买呢。
李石头一家准备年货准备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张婶一家子也在准备二十这天的席面,虽然说张婶这次是兴奋了点,但也还是有点理智的,除了请了自家的亲戚之外,也就还叫了村里的人,其他的到没有,不过就算这样也有不少桌了,毕竟张叔和张婶两边的亲戚都不少,而且好不容易出了个秀才,就算是沾着一点点边的亲戚到时候说不定都要来的。
等到了二十这天也确实热闹,这也是沈卿第一次见识到张家亲戚的多,反正到了中午开席的时候坐了堪堪二十六桌才把所有人给坐下了,而且你还可以看到饭桌上今天有好多的小孩子,这大冷天的本来一般不会让孩子出门吃席面的,可他们都说要来沾沾秀才公的福气,让孩子长大后也更会读书一点,对于这种说法沈卿也是无言以对了,他们喜欢就好吧,反正别大冷天的让孩子着凉了就行。
等张婶家的喜宴结束后还要不少人明里暗里的跟她打听能不能把自家的水田挂在三贵名下,有了秀才的功名之后他名下的田地是不用交赋税的,这也算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考上秀才后非常好的一个原因了,不过不管谁来说张婶都没有松口,她的几个妯娌也不除外,虽然她们走的时候是挺不高兴的,但毕竟现在张婶家不一样了,她们可不敢跟她撕破脸皮,说不定哪天就要求到她身上去了呢。
除了几个妯娌之外,大贵媳妇也舔着脸来张婶这说好话了,说什么大贵可是三贵的亲大哥,这做弟弟的出息了可不能把哥哥给我忘记了等等,反正也就是要把田记在三贵名下的意思,完全忘记了之前自己是怎么说张婶偏心,怎么说三贵这些年读书纯粹就是在浪费银子,这银子扔进水里还能听个响声,花在他身上那是连个影都没有,还说他那就是个无底洞,不过大贵媳妇虽然忘记了,可张婶却记得清清楚楚,这几年大贵夫妻俩真的是快把她对他们的感情给磨光了,既然他们之前看不上他们的弟弟,那现在就别想沾他的光。
被张婶讽刺了一番后大贵媳妇气得不行,虽然这些年他们家日子虽然也过得算不错,但家里可是有两个丫头片子要养活呢,这要是省了水田和荒地那些交的税钱的话,也是不小的一笔呢,到时候正好他们可以再要一个孩子,她就不信自己生不出儿子来。
被自家婆婆给拒绝了,大贵媳妇有火不能发,只能气哄哄的回自家院子去了,不过后面张婶为了气她,当天晚上在饭桌上就主动跟二贵媳妇说起,让他们把家里的水田记在三贵名下,这样也好省了明年的税,二贵媳妇自然是高兴的不行,本来她还想着要怎么跟她跟婆婆开口提这件事呢,谁曾想她婆婆居然先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