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5章 哪有那么多奇迹(6)
    卡尼期,是晚三叠纪的一段地质时期。
    相比于知名度较高的寒武纪、侏罗纪,晚三叠纪的卡尼期并不为太多人所熟悉。不过,联合政府的高层中,不乏涉猎广泛之人,他们立刻就猜到了‘您听说过卡尼期吗’这句话的意思。
    “你是说,气候专家推演出的‘不太妙’的未来,与‘卡尼期洪积事件’类似?”
    “是的……”
    “卡尼期洪积事件?是什么?”有些高层人员对此并不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在晚三叠纪的卡尼期,下了一场持续了两百万年的暴雨。”
    “两百万年?”
    “是的。”
    “一场暴雨下了两百万年?开什么玩笑?!”
    “雨当然不可能不停息地下了两百万年,准确来说,是全球都进入了降水极频繁、单位时间内降水量极高的雨季,而这雨季,持续了数百万年,原本奇旱无比的盘古超大陆,直接就被浇灌成了雨林。”有人做了个简短的说明。
    “是的,我这边的气候专家认为,今天的这场灾害之后,‘卡尼期洪积事件’会再度出现。具体的推演过程我也不太明白,但是有几个关键点我还记得。今天发生在三条地震带上的高频强震,说明了板块运动突然加剧了。其后果,就是会引发一系列的火山喷发。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监测到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但那些平时就很活跃的活火山,现在都有了喷发的迹象。一旦这些火山彻底活过来,它们就会把亿万吨的温室气体泵入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海底的洋脊地震带,发生在这里的地震,除了会引发海啸,还会造成大规模的海底火山喷发,它们会加热海水、使海水的平均温度上升,喷出的碳与硫,还会使海水酸化。言而总之,就一句话——今天之后,全球气候肯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气候将不仅仅只是赤道地区的专属,而是会覆盖到全球。”
    “全球都会变成热带雨林气候?”
    “是的。气候专家推测,到时候,全球都会是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而且陆地上还会因降水而出现频繁的大规模水涝。这样的环境,比石虫自爆产生的放射性污染还要恶劣。面对放射性污染,我们还能躲到地下,但如果天天闹水灾的话,躲在地下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场灾难之后,当年石虫自爆留下的放射性污染应该会被稀释到无害的程度,以后,幸存的那些人类,终究还是要回到地面上去生存。所以,我这边的气候专家建议现在就可以做相关的准备了。”
    “气候变化,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吧。现在这个时候,去应对还没有出现的气候变化,是不是过早了?现在我们首要的任务,应该是集中力量、尽可能多的把人与资源送往空间站,然后就是把高危地区科研人员与资源转移到相对安全的高海拔地区。”
    “气候专家的意思是,可以提前做一些理论上的准备与计划。”
    “那就让这些专家在理论上做研究吧,我们暂时不会给他们更多的资源。”
    “嗯……”
    “我认为……”有人提出了补充意见,“我认为,还应该让其他领域的专家也参与进去。能够影响气候的,可不仅仅只有火山爆发、温室气体与海水。不要忘了,现在地球的自转减慢了,地球的质量也已经少了十分之一,这肯定会影响到洋流与大气环流。而且还有一点,地磁的强度目前已经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了,少了地磁了庇护,大气层顶端的大气,将会更加容易被太阳风吹跑。如果地磁不恢复,大气又得不到补充,那地球的大气层或许会变得跟火星一样稀薄。所以,我认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应该联合起来、一起协助气候专家。”
    “我这边的行星物理学家还提出了一点,地月之间的距离正在拉远。一直以来,月球对地球都起着一个‘稳定器’的作用,也就是稳定‘地轴’,月球远去之后,地轴就会晃动,其后果,就是四季紊乱。”
    “听你们这意思,今后地球的环境,可能远比‘卡尼期洪积事件’还要恶劣啊!”
    “是的,所以esa的气候专家强烈建议我们上点心,并提议研发新材料来提高电子产品在高湿度环境中的寿命、放弃不耐涝的小麦、培育更耐涝的水稻等农作物、储备抗生素药物等等,而且,我们还得考虑能源——现在大部分核电站与水电站都没用了,短时间内也不可能重建,海啸过后,石油与煤炭的开采一时也不可能恢复……所以,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能用的能源,主要只能直接靠太阳了,比如太阳能电池板,还有太阳能熔盐塔,可如果一直下雨的话……”
    “方老那边我问到原因了!”有人插话,面色看起来竟然还有那么一点激动。
    众高层都是一愣,随即就想了起来,刚刚有人说过,说方涵想要把一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设备送到天上去。
    “方老怎么说的?”
    “休眠舱!!”那人继续激动!
    “不对吧,我记得你之前说的是研究林蛙还有涡虫的设施设备吧?”
    “你们自己看!”那人直接把一份文件甩到了公共大屏幕上,“这项研究因为还没有多少进展,所以还没有对我们公开过!”
    众高层一听,顿时也激动了起来。休眠舱,如果能造出这玩意儿的话,那就太省事了——在生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人轮流休眠,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于是他们二话不说,立刻把公屏上的文件拖进了自己跟前的电脑里、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很快,他们就从这份文件里了解到了一个大概——
    方涵手里的这个项目,确实跟休眠舱有关,但研究到今天,进展有限。
    一是林蛙。
    林蛙属下有一个亚属,名为木蛙,它也有雪蛤、阿拉斯加林蛙之称。这种蛙与一般的蛙不同,当环境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它肝脏会迅速制造出一种糖类,并通过血液循环将这种糖类送到身体上的各个角落。
    这种糖的作用,就是让细胞不会被冻坏。
    因为这种机制的存在,木蛙即便被冻成了硬邦邦的冰块、心脏停止跳动了,也不会真死——当温度升高、它的身体解冻之后,还会活蹦乱跳。
    所以,方涵团队研究木蛙的目的,就是想把木蛙的休眠机制复制出来、应用到人类身上。但进展有限,方涵还没有成功地将木蛙的这种休眠机制成功应用到小白鼠身上。
    另一个研究目标,是涡虫。
    涡虫,扁形动物门的一种三肠目扁虫,是一种比木蛙更低级的生物。但是它有两个非常特别的能力,其一,是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
    也就是说,把一条涡虫切成碎片,就相当于是帮它进行无性繁殖。
    其二,就是‘记忆’转移能力。
    这个能力,听起来像是奇幻,但在涡虫身上,确实是事实。
    把一条涡虫放进一个迷宫,让它在里边走几天,然后切掉它的头。等它的无头身体上长出新头之后,把它再放进这个迷宫里,它在里边行走的路线,会与之前的路线基本一致。
    如果把切下来的头喂给另一条没有走过迷宫的涡虫吃下去,然后把这条涡虫也扔到迷宫里,它也能按照同样的行走路线在迷宫里溜达。
    这种记忆基本上还是一种‘条件反射’——对人类来说,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如果人类能像涡虫一样通过物理接触就能转移知识,那么,肯定会对知识的传承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份文件中,方涵提到,他受到了涡虫实验的启发,做了另外一个实验。
    就是把木蛙也放到迷宫里,把食物放到迷宫里的特定的地方训练它、让它蹦跶几天,然后把它冻起来、再解冻。
    解冻之后,再把它丢迷宫里。
    结果,它不再‘记得’食物是在哪个旮旯里了。
    这个实验,还只进行了几次,虽然结果都是一样,但保不齐出现同样的结果只是巧合,所以,方涵准备增加实验的次数。
    可是现在,地球上灾害横行,方涵不知道在地球上还能不能安稳地研究这些,所以他希望把这些研究转移到空间站继续进行。虽然现在还没有进展,可一旦有所突破,那人类就有可能走出今天的窘境。
    憧憬……
    高层们看完后,就不自觉地憧憬起来,然而,有人忽然出声打断了高层们的遐想。
    “各位……”
    众人看向了大屏幕,发现月球方面的视频画面不知何时又亮了起来——叶扬又回到了这个视频会议频道。
    “各位……”叶扬欲言又止,脸色看起来极其消沉。
    众人望着他,心下就是猛地一沉——叶扬的神情,让他们已经意识到那件事可能成真了。
    “超过1了?”有人问。
    叶扬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是的……”
    会议频道里瞬间一片死寂,每个高层都面如死灰——刚刚讨论的这么一会儿的时间里,高层们已经稍微从失去quasar的悲恸中走了出来一些了,而方涵的文件,让他们又看到了一丁点的希望、并让他们燃起了对未来的憧憬,可是,叶扬的话,让他们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似的、再坠谷底。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太平洋上空,有数个飓风正在形成……”叶扬接着说道,“是的……我们现在可以直接看到地球了,我们在冯卡门撞击坑,看到地球从月平线上升起了……地月系崩溃,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已经是历史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也是历史了。从现在起,月球,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