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国心里甚是愧疚,与冯明学相处了三个半月时日,他竟然对冯明学的家境不甚了了,当然,也不是他对冯明学漠不关心,而是不好意思去过问,因为他早就看出冯明学的日常生活过得异常清贫,家境的贫寒可想而知,而他自己出身将门之家,虽不能说达官显贵,但家境还是相当的殷实,他与冯明学彼此间的贫富悬殊很大,自然不好意思开口去过问冯明学家里头的事情。
冯明学嘴唇剧烈地翕动着,刚想对邓建国说什么但却欲言又止。他确实不知道邓建国是将门虎子,也不清楚邓建国是独生子女,但邓建国那种泰山石敢当的气魄,炉火纯青的单兵技战术和精强的武艺,使他不得不坚信邓建国定然能够带领尖刀排勇往直前,履险如夷。
邓建国见冯明学尚在迟疑不决,便胸有成竹地道:“没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恕我妄自尊大,居功自傲,不要说据守山头的两个敌军步兵营,就是把敌军最精干的特工团拉来,我也照样杀他个落花流水,片甲不留。“
冯明学见邓建国执意打头阵的态度坚决如铁,很难拗得过他,便只好打消把危险和死亡留给自己的念头。
张召锋忽地站起来,向大家扫视一眼,用袖子擦了擦湿润的眼角,转脸看向冯明学,沉痛地道:“连长,本来穿上这身军装,就应该随时准备浴血疆场,为国捐躯,对于我们军人来说,打仗和流血牺牲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什么好害怕的。“
哽噎了一下,他脸色变得异常沉重,说道:“我这人嘴巴贱,说话不中听,但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却不吐不快。“
他又扫视了大家一眼,沉声道:“这可能是我这门大炮最后一次当着大家的面胡说八道了。“
他微微一顿,洪声道:“我现在就把话说明白一点,这一仗打下来,全连不管是谁光荣了,我都不会太伤心,但我不能看着冯连长有什么三长两短。我请大家好好想一想,我们的嫂子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老父亲,双目失明的老母亲,还要常年累月的在地里头干活,更有两个女儿要抚养,全家老小,屋里屋外,一切重负全压在嫂子一个弱质女流的肩膀上,这是何等的辛酸?何等的苦累?“
言到此处,他眼眶泪光隐现,咬了咬两片厚嘴唇,又道:“大家知道吗?冯连长把一年的工资全部省下来,寄回家去,还不够给父亲治病和供女儿念书。为了举家过日子,为了不拖累连长戍守边防,嫂子愣是靠着她那稚嫩的肩膀,在风雨飘摇中辛勤劳作,苦苦支撑着一个家庭。如果冯连长万一有个……唉…“
张召锋的言语一阵哽噎,眼眶里的泪水泉涌而出,嘴唇剧烈地蠕动着,再也说不下去了。 在场所有的干部军官都沉默不语,无不为之而潸然泪下。
冯明学的双手抖抖索索,泪水禁不住脱眶而出,扑簌簌地往下滴。他赶忙低下头去,用袖子擦着疯涌不止的泪水。他是条百折不挠的硬汉子,但在辛酸苦痛的现实生活压迫下,忍不住想号啕大哭一场。
现在,邓建国才开始明白一个道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他擦了擦湿润的眼角,不屑地瞟视一眼刘远志,见刘远志兀自耷拉着脑袋,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连抬起头来的勇气都没了。
邓建国失望地摇了摇头,扭过脸来,两只手掌啪的一拍,气冲斗牛地道:“行了,军无戏言,不用再推三阻四,就么定了,由我来带尖刀排打头阵,张排长听我的就行了,现在说说别的事。“
接下来,大家开始设想部队向敌军防御阵地后侧迂回穿插的途中所遇的种种艰难险阻,大家一致认为,敌军的警觉性极强,防守得相当森严,白天非常容易暴露目标,只能晚上利用夜幕掩护,秘密渗透,只不过由于沿途路少坡陡,加之时间有限,无形当中给穿插迂回增大了难度,战士们的体能是否支撑得住?是否能在预定的时间内渗透到位?种种可以提早预见的困难让大家疾首蹙眉,还是很多无法想象的危险更是令人焦头烂额。
有一个问题让邓建国异常担忧,就是战士们经过长途强行军之后,体能必定消耗巨大,刚一到达预定位置,立即展开攻击,是否能支撑得住?虽说我们军队素来弘扬大无谓的牺牲精神,甚至深入到不少战士的骨子里去了,可问题是付出惨重的代价后,预期的作战目标是否能达到? 会场的气氛虽然相当紧张,但没有了之前的愁云惨雾,大家各抒己见,群策群力,探讨解决困难之道。
邓建国乍猛地向冯明学问道:“老冯,我要的一百二十把军用大砍刀什么时候能到?“
冯明学道:“最迟明天黄昏出发前能到,不过,只有五十把,人手一把做不到。“
邓建国颔首道:“够了,总比没有好。“
冯明学知道邓建国希望能为全连每名战士配发一把军用大砍刀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