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7章 遍地开花(一)
    第317章 遍地开花(一)
    龙坪里龙泉北部的龙泉军司令部军事会议结束,作为在朝鲜的北方军队,林俊只有这两个军,精减后的龙泉军恢复最初的编制,这是一个军两个师两旅六团制,以下采取三三编制,所以部队数量并不大。由于都是近距离防卫作战,更多的是防守反击战,龙泉军的后勤兵种一直不是太多。
    所以龙泉军相对比其它军队要少的多,日军一个师团,最高编制是两万八千人。可是其中战斗步兵只有两个旅团,四个联队,一万多人。其它的是炮兵工兵和辎重兵,以及其它辅助兵种。
    改制后的日军变成三联制,后勤辅助兵种大为减少。但一个旅团只有三个步兵联队,整个师团一万八千人,战斗步兵只有一万零点,辅助兵种占到百分之四十以上。
    对于军队的编制问题,龙泉军是很有特点的。龙泉军的作战单位是以军为作战级别,与日军的师团不是一个级别,高过日军的编制。
    在日军方面来说,总体计划上是以军为作战区域。但对中国的战争,日军是以进攻战为主,所以作战时是以师团为作战单位。
    这样一来中国军队,以师级对抗日军的师团级作战,无论装备和兵员数量都弱于日军,所以中国军队是以军级和集团军级对抗日军的进攻。
    而龙泉军作战单位确没有规律,总体作战计划上是以军级单位为基准,但进入战役的基本战场时候,往往很难分清龙泉军的作战兵力。
    不论是龙泉军与日军的上万人、十万人大战,还是几百人、几千人的小规模战斗,龙泉军有可能出现在日军周围一倍以上的兵力,也可能是不足日军一半的兵力。作战规律根本摸不清,这就是日军方面大喊林俊狡猾的直接原因。
    林俊穿越前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是军迷爱好者,并非科班出身的军人,也并非是军事学家。能从一个普通人走到今天,历史的先知先觉和对战争形势的提前知道,是林俊胜利的重要因素。
    抛开这些林俊并不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也不具备一个国家政要的政治素养。
    耳闻目睹,随着战斗经验的积累,不断的吸收学习,林俊的进步是神速的。能走到今天,林俊在学一样东西,那就是他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战略构想,用他能掌握的历史知识来分析,决定龙泉军的未来走向,也能掌握日军的作战特点和军兵种的优缺点,所以龙泉军每一战都会胜利。
    林俊掌握两个关键问题,这是日军的短处,也是他们的软肋,所以才会胜利的走到今天。
    一个是日本战争资源匮乏,他们无力支撑长时间的战斗。在中国作战,日本的战争能力,特别是武器弹药,机械化兵种燃油附件,以及工业品并不是来自于中国,而是在日本本土运进中国的。这种远距离补给线路,加大了战争消耗和延缓了战争进程。所以日本一场战役失败,很长时间无法发动下一场战斗,从而为林俊的休整发展争取时间。让每一次大战后严重伤亡,消耗疲惫之极的龙泉军得以喘息,为下一战做好准备。
    林俊能快速恢复的原因是龙泉军是本土作战,战争资源是就地利用。不管是借用苏联,还是国民政府,亦或是来自缴获,林俊都能用最短的时间恢复过来。
    另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就是,林俊很明白自己的弱点,他每一次作战计划都是战略上的指导,而把战役、战术下放到参谋部,甚至下放到基层部队,由广大的军官和士兵来研究具体的作战方式。
    其实林俊在借用老一辈革命家的胜利经验,那就是依靠群众,依靠众人的智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智谋就多,这种大家想办法的方式,在军队战略战役上是不行的。他的作用体现在局部战斗,小规模战斗方面,威力是巨大的。
    这也就是龙泉军战术千奇百怪,根本没有规律可寻的重要原因。这些战术有时候是十几个战士在一起想出来的。他们的水平不可能有什么高明的军事战术,但是都能超出人的想象。有些根本违背常理,也有些战术非常下流,这也是日军方面大骂龙泉军流氓、无赖的原因。
    这一次林俊担心三四个月之后,龙泉军是准备完了,但日本也准备完。同时,四二年欧洲战场会出现转机,英美苏等国会在德国的重压下缓过气来,开始干涉亚洲的战局。
    龙泉军在朝鲜建立一个国家,别人如何去想林俊并不清楚,但他自己却知道。
    用十年后确定宪法这一种说法来拖延时间,林俊要完成朝鲜汉人化的目标。十年正是一代人成长的时间,所以有很多事情林俊要做,但是稳定朝鲜半岛局势就是关键。
    来自于后世,又是一个军迷爱好者,林俊怎么会不清楚。在明朝的时候,有远见的军事人物就确定了朝鲜的战略位置,欲控制亚洲必先控制中国,想控制中国,限制日本必不能失去朝鲜。
    日本侵华之初,就也很清楚这一点,在甲午战争中,首先在清朝手中夺取了朝鲜的控制权,进而用半个世界的时间,终于开始全面侵华。明朝、清朝到今天的国民政府,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但国家的虚弱让中国无法控制朝鲜。
    二战刚刚结束,美国开始武装干涉朝鲜的统一战争,而共和国的老革命家更是清楚朝鲜的战略地位,也因此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牢牢掌握北朝鲜。
    美国控制日本和南朝鲜为什么?这一点林俊是十分清楚的,所以林俊思考再三,决定先占沈阳后占朝鲜,确定这个对中国来说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但是林俊的时间太短,日本根本不给林俊发展的时间。对于国府方面的军事调动,日本不可能不知道。
    林俊的大动作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提前宣布建国,使他风头正盛。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龙泉共和国的建立,确实抓住这个时机,确定了政治地位,但也会遭到各方面的打压。
    林俊没有时间,无论是为了和日本争取时间,还是在欧洲战争缓解前稳定,还是为了稳定内部,林俊都不可能拖延时间。
    他否决了桂秀娥和张大浩提出的,来年春天再开始军事行动的提议,决定进行北方冬季攻势,一举解决龙泉共和国北部的日军。建立长白山到图们江这一条放线,争取为龙泉军南下统一朝鲜半岛确保后防安全。
    陈锋这个龙泉军北方战区的司令,没有在平壤指挥战斗,而是把司令部向北迁移到龙坪里这个不大的山村。
    陈锋把一个战区司令部设在这里是有原因的,这里有一个龙字,体现出龙泉军的意思,龙坪当然是龙呆的地方。
    这些是玩笑,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山村,周围群山环抱,距离江界和新义州都不远。日军在朝鲜北部的兵力集中在咸兴、惠山、长津、大兴一带,陈锋这里距离前线不足百十公里。
    把战区司令部移到如此近的距离是很危险的,但陈锋并没有执行桂秀娥下达的指挥部不许太靠前的指示,这个距离方便陈锋的指挥。
    龙泉共和国刚刚建立,龙泉北部的一切都在整顿当中,交通和通讯非常落后,葛文生的通讯部门并不能建立良好的通讯,高频电台在这样的山区也受到局限。
    为了及时了解战场情况,方便对各部队的指挥,陈锋把指挥部前移到龙坪里,北方第一军和第三军,就分散开与日军对峙咸兴到惠山和长津一带。
    龙泉军的处境陈锋明白,他毕竟是高级将领,指挥大兵团多年,战略眼光和政治形势也十分清楚,毕竟大家都不再是当年了。
    用弟弟陈山的话就是哥哥已没有当年的锐气。可是陈锋明白,今天的位置能那么冲动吗?
    第一军和第三军组成北方集团军,陈锋兼任集团军司令。根据桂秀娥的指示,为了避免南北同时开战,北方战役要求让日军不明白的情况下展开,最好能速战速决。
    为此陈锋召开全军作战会议,几天的时间确定了这个作战计划,上报参谋部。如今得到批准,陈锋的作战计划也正式下达给各部队。
    林俊龙泉共和国北方收复战役打响,但是确没有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因为北方集团军的作战很有特点,被参谋部定名为遍地开花,也是这一次军事行动的代号。
    顾名思义也能明白陈锋要干什么?日军对龙泉共和国采取的是围困战术,在咸兴到惠山一带,从中国境内的江源、白山、梅河口到辽源再到四平,布置了八个师团的兵力,在陈锋的当面就有日军第115、105和142三个师团,组成朝鲜北部第3军,直接归关东军司令部指挥,第3军司令是宫本雄中将,参谋长木村三郎大佐。
    在咸兴是第115师团,长津是105师团,在惠山是142师团,三个师团的兵力达到五万多人,可算得上重兵围困。日军把在华北地区围困国军和八路军的战术用在了朝鲜北部。
    把零散的村屯合并到一起,以城镇为中心点,制造了百里无人区。把村庄和一些小城镇焚毁,在重要的路段内建立重兵据点。修建岗楼共事,封锁了龙泉军向北发展的通道。
    特别是在清津港的日军海上第11分舰队,也就是日军的北方舰队,用海上重炮和舰载飞机封锁了海岸,龙泉军无法向海岸靠近。虽然日军没能力上岸进行登陆作战,但龙泉军也得不到海岸线。
    陈锋的战术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那就是把两个军分开,把第一军布置在咸兴方面,第三军在惠山方向,这一次作战龙泉军级单位只是协调指挥,各师各旅分开包干,每一个部队最小分到连级。
    指挥作战权力完全下放,每个部队只是给一个作战指示和大概的区域。怎么打完全是下面自己说了算。
    陈锋的命令非常奇怪,军事会议那天,战区参谋长关锋一宣布战区司令部的命令,各军、师长全都愣住了。暂短的发愣之后,立即变成了欢呼,这种战斗也就他们司令能想出来。太好了,仗还有这样打的,那怕什么?龙泉军怎么作战都不怕鬼子。
    战区的作战计划就是一句话,怎么打不管,怎么作战不管。把部队分散开进行小股部队作战,目标一个,消灭日军和伪军,每个部队层层落实,包干到底。
    陈锋在战区司令部只要数字,一个是歼灭日军的数量,一个是自己伤亡的数字。比例达到了二比一,军官自动离职,完不成作战指标的军官立马离职,进入军事学院去学习。
    战斗指挥哪有这样指挥的,不过这可是自由发挥。赶回各自部队的军官一级一级的召开会议,把战区指示下达给基层部队,短短十几天之后,龙泉军部队的驻地就人去屋空。
    炮兵团和装甲团是配属于各军的,两个团长是赖在军部不走。
    第一军司令部里钟顺也是不耐烦,对第一军直属炮兵团长罗大海说道:“我有什么办法,这是战区指定的作战计划,你能让炮兵打游击吗?”
    罗大海气得说道:“关参谋长这是什么计划,他们都出去威风了,炮兵成看家的了,哪有这样作战的。”
    参谋长代永田严肃的说:“罗团长,记住司令说过的。战争以胜利为最终目的,手段方式只是过程,只要能打胜仗就行,炮兵不动不是更好吗?”
    装甲团长李正说道:“军长,那我们呢?装甲团可是有能力突进咸兴,一个师团的鬼子在我们眼里狗屁不是。”
    钟顺瞪眼睛说道:“屁话,老子在乎一个师团的鬼子吗?你们动?日军从咸兴到长津是两个师团,绵进几百公里,看着兵力分散,但是分部很广,你有多少燃油进行机动?炮兵得用多少炮弹能让鬼子炮楼倒塌,军部和总参谋部不知道吗?为什么这样打,我们缺什么你不知道吗?”
    李正闭上嘴不说话了,他们都不知道军需部的燃油哪来的,但十分珍贵谁都知道。装甲团就是一股威慑力量,也是各军突击攻坚的重拳部队,根本不能轻易使用。
    辽河油田储量倒是可以,但林俊在秘密开采做得十分隐秘,当然产量也就十分有限。为了封锁消息,一切都是在伪装下进行。炼油厂对外是化工厂,开采队都变成室内作业,运输也都是在夜间进行。
    反正几个月时间过去,龙情局、警察局、海岸警备师把盘锦地区变成了一个封闭的地区,谁也不知道里面干些什么。
    就是如此的势力,装甲部队才有了一点机动能力,空军才有能力保护营口、平壤这一条运输大动脉,才能保护平壤的天空安全。但罗阳的空军确无能力向清津、江华湾和辽东湾的日军舰队进行进攻。
    一个燃油让林俊失去了他的优势兵种,这一次北方集团军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计划作战。
    这种分散作战,以杀伤日军为主的作战方式。炮兵、火箭炮兵、装甲兵都用不上,只有步兵利用轻武器和日军展开类似的游击攻防战,消耗的是轻武器弹药,也不需要大批的后勤补给。
    第三军第六师第十三旅八团团部,团长巩文龙在一个朝鲜人大炕上,周围坐着一圈他的三个营长和九个连长,把一个大炕上挤得满满的。
    政治部主任高阳说道:“团长,朝鲜人他妈的这个炕设计的就是好,在上面一坐真舒服,屋子也暖和。”
    巩文龙说道:“别他妈瞎说,什么朝鲜人,现在都是龙泉共和国的人。你还是政治部主任呢,怎么学习的?是不是把你送回学校再学一遍?”
    高阳吓得连忙说道:“别团长,我不是刚刚当这个官,不习惯嘛。你放心下回我绝对不说。汉朝一家亲,都是龙泉共和国公民。”
    巩文龙笑着说道:“当然,这是你的事,主要是那些朝鲜族士兵,要他们记住我们是一家人,朝鲜没有了,龙泉共和国就是这里的主人。好啦,别说这些,我们研究一下怎么打。旅长已经把权力给了我们,作战要求比例二比一,要是高于这个比例,他妈的老子就得进学校,你们也别想好,谁有什么意见赶紧说。”
    第二营长全守日是朝鲜人,汉语说的不怎么样。还是被编入龙泉军以后学的,有些着急。汉语朝鲜语参杂了一半,说了半天大家总算弄明白了。巩文龙拍拍他肩膀说道:“老全不错,有头脑,对就这么干。”
    有了一个基本的方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什么损主意全出来的。第八团的任务是开元里这个小镇和周围的日军。
    这是鬼子一个大队,驻守在开元里。在这里修建了不少炮楼、岗哨和工事。
    朝鲜北方人少,村屯也很稀,又是山区,道路有限的几条,其他地方根本不能通行,又是大雪封山的时候。
    日军守住了要道,建立了纵深十几里地的封锁线,还真不好办。如果大兵团作战,可以沿着公路向前推进,炮兵、装甲兵一起出动,龙泉军还真不怕日军的防御。
    可是龙泉军办不到,没有那个实力,不给林俊一年半载的时间,他根本没有这个力量,但日本人给林俊这个时间吗?
    无可奈何的战术出来,巩文龙的作战计划是全守日提出来的,那就是从日军认为不能通过的地方,全团分作三个营,从三个点越过日军封锁线进入日军后面在分作九个连在这一片区域行动。
    干什么?当然是杀鬼子。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抢,消灭鬼子是第一任务。怎么杀不要管,干掉一个是一个,积少成多吗!司令部又没有规定时间,不过他得抓紧,不能输给其它团。
    巩文龙知道第九团就在他们侧翼,团长张金顺是在中国长大的朝鲜人,鬼得很。接到命令后就嘿嘿直笑,一定有好办法。
    不能输给他,第八团准备了一天时间,每个士兵身上都带足了三样东西,一个是干粮、一个是子弹、另一个就是手榴弹。
    在夜幕下踩踏着白雪,三个营分三路消失在山村,向深山里走去。前面带队的是朝鲜族本地人,第八团一营三连是最先开始的连队,也是作战单位中最小的级别,目标顺风村。
    那是在日军后面的一个兵站,情报是军情处提供的。为这个战役,空军侦察机和地面军情处,最先弄清的就是日军的兵力布防。
    顺风村地理位置重要,是前面日军的后勤兵站,连长方觉认为杀伤鬼子当然是先找好打的。柿子挑软的捏,先争取一些数字。司令部指示可不全是消灭数量,还有自身伤亡过大也是错误,当然不能硬拼。
    先把这个兵站端了,弄一个旗开得胜再说,一连最先出发向顺风村扑去。
    开始行军的时候,这些士兵才知道,在雪地中行走已然十分困难。在山林中穿行更是困难。
    没膝盖深的积雪,每行动一步都十分困难,还没走出几里地远,就在寒冷的夜晚头上冒出白气。战士齐康说道:“班长这种衣服真好,要是穿棉袄可能都得爬了。”
    班长是南方人,本来是最怕冷的,当看到大雪的兴奋劲过去后,就剩下大骂北方的寒冷了。这个时候也忘记冷,把帽子摘下来说道:“当然,这是司令亲自设计的,当然最好了。”
    方觉说道:“姚班长别摘帽子,会感冒的,那就糟了。”
    吓得班长姚永连忙戴上帽子,他可最怕感冒了。一夜的行军,在第一连浑身湿汗几次的时候,他们终于临近了顺风村。
    与第一连一样,很多第一军、第三军的分散部队全都越过了日军封锁线,各自接近他们的目标。